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东南早报》:小切口折射改革开放大变革

张福财
2018年10月23日14:13 | 来源:东南早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东南早报》:小切口折射改革开放大变革

  “这是我家,开门见客。”

  这句话是《东南早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的开篇语首句。看到这8个字,不知你会不会产生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家”里会是个什么模样?

  正是从这小小的切入点,《东南早报》新闻中心经过几次策划会,决定带着读者参观、了解这40年来泉州“家”里变革的那些事儿,感受改革带来的“泉家福”。

  细微处切入 关注读者体验

  地处于福建泉州的《东南早报》,是一份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满足需求为宗旨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让市民读报有获得感一直是他们办报的追求,面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如此宏大、严肃的主题,该如何操刀这一专题满足多层次阅报群体的需求?

  自5月31日起,《东南早报》持续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如《客厅变大变靓,居民幸福感倍增》《欢笑飘过40年,客厅文娱大升级》《从烟熏到智能,百姓厨房“大进化”》等,从标题就能明显看出,《东南早报》此次选题策划着力点是较为细微的。

  这组专题是整个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的第一阶段的报道,该报开设了一个子栏目,名为《泉家福》,意为展现泉州人家庭幸福的一面,从侧面反映改革开放给泉州带来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家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家”的改变,生活其中的每个人自然都能有深刻的体会。

  截至目前,《泉家福》栏目陆续推出12期报道,从客厅开始,随后走到厨房、餐厅、书房、卧室等家中的各个角落。首篇讨论客厅格局变化,并配以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现今客厅的对比照片,这组照片也勾起了家住泉州惠安县郭女士的回忆。“我是从福州嫁到惠安来的,之前没见过闽南建筑,第一次到丈夫家看到铺红砖的客厅很稀奇。后来很多家庭都重新装修,红砖客厅就少了。”

  该栏目后续的几篇报道都遵循着这以小见大的原则,餐桌、床、橱柜这些物件的变化无不见证着这40年的大变迁。纵观《泉家福》这一系列报道,没有全景式的颂扬,也没有空洞的煽情,而是更加重视反映普通人的价值和生活体验。

  另一方面,讲述与见证都需要通过人来展现,《东南早报》的系列文章也体现出其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以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感受为主,反映人民命运的改变与生活的改善,记录改革精彩40年。

  注重当下 多种风格记录

  《泉家福》栏目正式推出后时间跨度较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配图上。这次纪念专题使用资料配图比较少,其原则是尽最大的可能,去挖掘富有旧时代特色,而在当下又被完整保存下来的题材。

  提到《从烟熏到智能,百姓厨房“大进化”》和《方便更方便,看咱老百姓的“厕所革命”》两期配图,其报道参与者、《东南早报》摄影记者庄丽祥颇有感触,“很多东西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只有去乡下碰碰运气。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旧式柴火灶,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是主人不在家中,前后去了三次才拍摄到需要的素材”,“能找到德化县农村的木桶厕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惊喜”。

  多层次展现地方的改革变迁,不忘趣味、广度与深度的协调,是这次报道的特点。在《见证》板块,有交通局、档案馆等单位提供权威资料的支撑,也有不失趣味的小专题,博君一笑。

  第一阶段主题“家”和第二阶段主题“人”,都是从微观、个体出发,其也是考虑了市民报的特色,内容能贴近泉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受众有获得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