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

2018年11月10日11:17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常务副院长 陈昌凤

人民网厦门11月10日电(记者 燕帅 赵光霞 宋心蕊)由厦门大学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今天在厦门大学举行。在“主论坛:立德树人、入脑入心”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做主旨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来到美丽无比的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非常非常美。

我想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这个是国外的数据,美国去年的一个数据,在美国即使他们的新闻教育已经非常的先进了,但是他们在统计数据新闻,统计编程和计算机类相关的课程的时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看有接近48%的院校根本没有开数据新闻的课程。当然,也有一些开了,但比例并不大,而这些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在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评估委员会榜上有册的重要的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里面。另外一个数据是数据新闻关于编程课程的内容,编程课程没有开课的是88%,他们并没有在新闻传播学院修课的,是跨院系开课很频繁,我们新闻传播学院也有很大的这种不足。

实际上从中国来说,中国的情况现在需要的新媒体方面的技能也越来越多,专业才华也是非常需要。大家看一下这个是最新的招聘信息,大家看这些招聘信息需要的岗位和技能是什么,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但是同学们你们如果去求职要看一下他们需要什么,而我们已经具备了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里面关于新技术方面,关于数据,关于算法、编程等很多方面的技能都很需要。

大家看一下这个是我看到的一个招聘信息,这个招聘信息大家看一些新型媒体需要的人才,算法类的编辑很多已经超过了人工类的编辑,人工类的编辑起薪两三年前工作经验的是8000元,算法的编辑2.5万,同学们你们要不要好好学习?所以新闻教育中关于技术的考察,上次在复旦大学有一个简短的汇报,我们以优秀学生课程表为例来研究一下我们最近的学生学了哪些跟新科技相关的课程,我选择了第四类评估,就是2006年底以前的评估,A类是前十名新闻传播的院系第一名学生的成绩课程表来作为的研究对象,这是第一名学生修课的情况,大四最低修了65门上课,最高修了85门课,在这些课程里面,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最多的一个学院的第一名的学生修11门课,第二名修课9门课,大多数是两到三门课,这个是目前的状况。我排除了一个特有的例子,中国传媒大学有一个数据新闻的方向,那个是本科,不是做一个典型的代表,所以没有把它放进来。

修的是什么样的课程,在座同学可能也有修这样的课程,斜体字的是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的课程是大概这样的内容,其中只有两所学校是已经比较成体系的,其他就是即兴式的安排,可能有这么一个老师或者有一个什么课程就安排了,但是并没有一个很系统的安排,这也是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里面有一些内容我知道他们在教什么,比如网络信息的课程,在做一些信息整合,包括H5的制作等。有一个同学跨校辅修了计算机专业,作为二学位,因为计算机专业修的课程相对来说就更专业一些,这也是我看到同学中间唯一一个做了很多研究的同学,就因为他有了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带着一帮小伙伴包括计算机的小伙伴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这个研究还得到了发表。

你学过哪些计算机方面的工具?可能多数同学都有,我们看到同学们的简历上会有很多的软件,但大多数都是通用性的软件,专业性的很少。像C++的课程很少同学有使用过,或者学过但没有操练过。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自学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块。

我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到了智能化教学的年代,在智能化教育年代,我们需要做很多更新和适应,其中自主的去学习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像KHAN学院是世界著名的,他们有很多的软件,这个是我自己注册学习的软件,交了2900元。像KHAN学院做的东西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很多时候我们培养的学生可能要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学习的兴趣,激发他的意愿之后,也许就不需要通过课堂去学习,但我们课堂能提供的尽量提供,现在很多课程开到MOOC课上,现在大家在申办的MOOC,有几所大学的老师开了非常好的课,有的是很小的学校,并不是排名很前的学校。这个是KHAN学院已经有很多种语言可以免费去学习了。

智慧教育时代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五个方面的内涵,而这五个方面的内涵都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资源作为整合的对象来进行一个智能化的管理去实施的。实际上从传统的教学上,智慧型的学习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才会有看到大家也在纷纷的开MOOC课程。但是实际上它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还是需要大量的技术类的内容来为我们做更多的支撑。会从经验教学向循证教学转变,从标准化向生产向个性化学习为转变。前几年特别火爆的是翻转课堂,这个翻转转课堂要从流程变革向结构变革方面去转变,这个是教育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目前来说有一个很大的方向是文理融合,文理融合的一些先驱者,好比哥伦比亚大学他们这几年做的文理融合的内容很多,像Columbia已经开了传感器新闻的课程,还有无人机新闻的课程,还有开各种各样的,里面有大量的重要的技术类的课程,还有西北大学也开了计算机方面的课程。

这个是我学习的课程,之前我注册过一两门课程,我一直在跟进,最近这个学期有视觉化设计的课程,其实很容易,如果想学习的话,只要你有兴趣,肯花时间,这是很重要的方面。这些课程实际上在更新我们整个的新闻传播教育。整个的新闻传播的业界,大家看到从四年前的纽约时报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已经完全改变了新闻业的业态,不可能再按照以前的样子去走了。现在的变革确实有很多的变化,这是一个网上公开课以及课程的内容,就不展开了。

梅迪尔学院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其中一个它开设了一系列的数据素养课程,数据素养课程可以说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它的基本内容让是让学生在进行创新产品的设计,创意产品设计的时候都可以用上的。现在这种系列性课程,因为清华这两年也想推广新型的课程体系,开数据新闻,开数据挖掘,开新闻编程课,开了系列的课程之后我们有一个新媒体的实验班,就是融媒体的实验班在本科二年级开始。但是我们如果要开成一系列的课程,从素养到升级的课程还需要很大的力气。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需要有跨学科的老师来帮忙,或者说来支撑。清华因为还有几所学校都比较有这样的条件是,原来老师中间就有工科或者理科背景的老师,我们可以跟科学学院进行合作,所以开展了一些课程。对我们的挑战是教育者要做什么,因为新闻传播教育离现实确实还有距离,这也是目前需要关注的地方。

这是西北大学学生通过基本的课程之后自己做的产品,并且他们鼓励这些产品跟社会上的实践进行对接,所以这些产品一旦被公司看重或者买去了,你会得到高分。因此,我觉得在新时代,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要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因为马克思永远都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我们也要重视,比如说新科技前沿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前提是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谢谢大家!

(责编:赵光霞、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