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卢新宁:守正创新 造就新时代的新闻人

——在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上的致辞

2018年11月10日10:06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

人民网厦门11月10日电(记者 燕帅 赵光霞 宋心蕊)由厦门大学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今天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开幕式上致辞,以下为全文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一起参加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指导、支持本次论坛的教育部、福建省委宣传部、厦门市委市政府、厦门大学表示衷心感谢!金秋时节,相聚在美丽的厦大,相信这将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厦门大学历史悠久,新闻教育传统深厚,人民日报与厦门大学联系紧密。多年来,不少才华横溢的学子离开芙蓉湖,步入金台园,成为我可爱的同事。2011年,人民网在这里设立奖学金,激励优秀新闻学子成长成才。今年4月,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同志受聘担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今天,我们又在这里举办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分享观点、激荡思想,足见我们之间的深厚渊源。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新闻学有不解之缘。《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是陈望道,他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最早介绍列宁十月革命实践的瞿秋白,职业身份是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赴莫斯科的特约通讯员。在年轻人中卓有成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革命学说的恽代英、肖楚女,都主编过《中国青年》杂志。这充分说明新闻传播、思想宣传与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学说之间的密切关系。

新闻传播学院是培养新闻人才最主要的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守正创新,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事业的接班人,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

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时代,14亿中国人,大约20亿部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这就是今天新闻宣传的主战场。而专家认定,物联网和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华为公司甚至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有200亿个移动终端。这是李白杜甫时代难以想象的辽阔的传播平台!业界和学界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未雨绸缪、提早布局。这次主流媒体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携手举办论坛,正可以着眼于新时代新闻事业发展愿景,规划培育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底色、有国际眼光、有跨学科全媒体融合技能的新型人才,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更远。借此机会,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是守正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造就新时代的新闻人,需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事业和教育,最根本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年轻学子来说,扣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粒扣子”,新闻传播学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强化担当。老一代新闻人曾经把“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责任感是影响一个人行为更深层、更持久的因素。今天的新闻传播环境非常复杂。越是这样,越需要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挺身而出,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三是深入实践。新闻传播学是一个与实践密切相连的学科,在传播活动无时不在、无人不能的今天,“新闻无学”论很有些市场。只有提高我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体现新闻的专业价值。希望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能加强合作,帮助我们的同学走出来、动起来,将基本理论素养、广博的社会通识和深入的实践训练结合起来。

四是拥抱创新。新技术革命、互联网冲击,让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正经历几百年未有之变局。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探索如何适应这种变革,而要把“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希望学界和业界能展开全方位合作,加强新媒体、新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海纳百川的姿态不断地为我们的学生、为未来的新闻事业赋能。

各位院长,各位嘉宾,如果把新闻看做一条长河,人才就是汩汩源头。培养一代又一代堪为时代栋梁的新闻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衷心希望借助论坛这个平台,推动学界和业界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闻人。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