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与超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创新进路
——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会议综述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本文梳理了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上,来自新闻传播领域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必要性、重要性、方法路径及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性观点。此次论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即在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会议综述
在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历史舞台的背景下,如何向国际学术界讲述中国的理论故事,如何在国际主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发出更多中国声音,如何积极参与构建国际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亟需研究破解的重大议题。2018年初,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开放、合作与可见性,让国际学术界听到中国传播学的理论故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澳门大学和东道主西安交通大学等6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发表”等问题开展研讨与交流。本次论坛是国内首次就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举办的高端论坛,也是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国际发表领域的高产及高影响力学者的首次聚会。
一、争论与选择: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发表的认知取向
在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学术成果发表有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之分。在非英语国家,国内发表与国际发表的权衡与取舍一直是充满争议的热点议题。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科、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知取向。自然科学领域素有“科学无国界”之说,学术论文成果国际发表已成为理工科学者的自觉行为和普遍现象,中国大陆SCI收录论文产出数自2010年起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受学科属性、意识形态以及特殊时期的政治需要等因素制约,对要不要推动学术论文国际发表还存在争议,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参加此次论坛的大多数学者对传播学国际发表持赞成态度。第一,从宏观上看,推动国际发表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指出,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研究急需扩大视野、建构新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发表是主动回应时代发展诉求、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学术表达方式。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推动传播学国际发表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成为展示我国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1]江苏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行芳教授指出,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机会偏少,声音太弱,新闻传播学学科未能取得相应的国际学术地位,不具备应有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这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很不相称,需要本领域学者共同努力,迅速扭转这一局面,不断提升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第二,从中观上看,高校评价导向是国际发表的重要内驱力。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吴锋教授指出,“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双高端”,即追求高端的中文论文和高端的SSCI论文。不论是高校学科评价还是人才引进都把SSCI发表记录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最后,从微观上看,国际发表是学者自我提升和超越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助理研究员苗伟山等研究发现,国际论文发表投入高、难度大、耗时长、要求严,在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是高质量的规范研究之作,是青年学者谋求高端学术岗位的“硬通货”。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温乃楠副教授指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是对人类现有知识的突破;通过国际发表实现与世界各地学术共同体的交流与探讨,在提升自我学术涵养的同时,促进全球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
但是,亦有学者反对过分强调国际发表。有学者认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根植于特殊的国情,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行业发展需要,只有用中文把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才能更好地资政育人、为我所用。要大力培育优秀中文品牌期刊,构建以我为主的发表渠道,不宜过度提倡学术论文国际发表。其一,把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外,固然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但因其使用外文发表,大多数国内读者难以阅知,很难在国内产生传播价值。其二,虽然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发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造成优秀科技论文过度外流、国内科技期刊出现“稿荒”等问题,有研究证实,我国已成为全球科技论文外流总量最多的国家,科技论文外流率已进入“高度外流”的后半警戒区域,在中外科技论文交流体系中处于严重逆差的境地。[2]其三,国际发表造成期刊论文版权的流失,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学科论文外流造成的经济总损失约10亿元人民币。[3]其四,过度推崇国际发表是学术不自信的表现,武汉纺织大学传播系主任马庆副教授认为,在当前国际发表领域存在盲目的因子崇拜,促使中国学术发表陷入“唯西方化”。回顾中国近百年“向西方学习”的历史,存在不间断的中西文化之间的论战,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不竭动力,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也从未隔绝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众多已经国际化的华人学者依然坚持中文发表来研究中国问题的原因。总之,不必刻意为了考核而追求国际发表,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本身是超越国界的。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吴锋教授认为,对中国新闻传播学来说,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都很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更不必相互诋毁,两者都是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服务,都是新闻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新闻传播学者应追求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的双丰收,在两个领域均取得重要贡献。考虑到不同学者的背景差异,可以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争取在相关领域取得一流成果。当然,由于现阶段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总量太少,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话语、知识体系未能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缺乏国际学术话语权,故而需要特别鼓励国际论文发表,推动学术成果走出去,在制度和物质层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状与期待:我国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发表的价值再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国内发表取得长足的发展。文献检索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领域共发表中文论文5万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7703篇。但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产出严重滞后。从SSCI数据库检索发现,2016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SSCI收录新闻传播学论文仅86篇,不仅远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且低于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与数量庞大的国内论文发表产出相比,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产出可谓寥寥可数。“国内声音喧嚣,国际声音沉寂”,这是当前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势。
江苏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行芳教授剖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严重滞后的根源。首先,由于新闻传播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制约了中国学者在国外发声。缘于中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巨大差异,国外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假设、理论在国内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禁区;国内的一些学术概念也被国外视为“异类”,难以获得广泛认可。其次,中外学术研究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层面有巨大差异,西方学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有非常严格的研究规范,注重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相反,国内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范式,一些论文缺乏严格的文献综述,研究过程不够透明,研究方法的阐述不够规范,这类成果在西方学界看来缺乏可信度。第三,很多学者特别是拥有话语权的老一代学者,外语水平有限,出国机会不多,与外国学者之间缺乏接触与沟通,学术视野狭窄,讨论话题传统,研究方法陈旧,所持立场僵化,自然无法被国际相关学术机构认可。
与会学者认为,要改变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偏少的局面,必须更新学界对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价值的认知。其一,学术交流和探讨是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重要价值。对于学者而言,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固然值得庆贺,但从长远来看,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素养才是国际发表的最终归宿。[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贾文山教授指出,由于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源于欧美,所以开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拓展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向学术期刊投稿,可以与编者、审稿人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机制,在长期的交流中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走向世界。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反过来也促进国际发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王海燕副教授指出,有海外求学及研究功底的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导师、同门以及学校同事、访学接待机构的联系人都是建立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建立起来的跨国研究团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国际论文准入壁垒,提升国际发表的几率。因而,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去,拓展国际发表的渠道,同时还要反思中国媒介研究“去西方化”的问题,真正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
其二,学术价值和贡献是新闻传播国际发表的主要意义。国际发表最根本的追求在于论文的学术价值,即是否对相关领域的学术探索有推动,是否有助于真理的探索。[4]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评体系往往机械地以期刊影响因子判定文章质量。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徐开彬教授指出,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动存在极大的偶然性,造成期刊影响因子与文章质量可能不匹配。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可进行比较,人文学科较社会学科期刊影响因子要低,而传播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又比心理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低。所以在对国际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评定时,期刊影响因子只能作为参考,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回到文章中,看其是否有真知灼见,研究方法是否有创新,研究深度是否有扩展,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突破。中国传媒大学张艳秋教授在研究对非传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性新闻理论”,立足于解决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解问题,是新闻传播领域全新的理论贡献,不但在对非传播中得到了运用,也为其他国家间的新闻传播提供了理论参考,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国际发表案例。
三、规范与程式: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操作路径
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操作路径如何?与会学者结合自身国际发表的经验,从选题、写作、投稿三个阶段具体拆解SSCI论文发表的全过程,使国际发表更加有据可循,为初涉者提供经验指导。
一是问题为导向,选题是关键。学术研究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探索过程,江西财经大学冯德斌副教授指出,在确定研究框架时要有问题意识,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能否用有限篇幅回答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是什么,怎么体现出来?以问题为线索串起整个研究过程,是一般性论文的研究思路。具体到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关键是选取研究的最佳角度,是研究中国问题还是国际问题,是从本土视角出发还是立足国际理论框架?中国人民大学李沁副教授通过理顺中国与世界、作者与读者以及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指出,新闻传播的国际发表归根到底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不论是何种研究视角,都要首先明确文章的阅读对象,是写给谁看的。例如对中国本土问题的研究要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结论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话语的全球化表达。
二是语言为工具,思想是依托。中国本土学者进行国际学术论文发表语言是首要功课。[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玥博士指出,在新闻传播学SSCI论文写作中,仅能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恰当表述才是国际发表的关键,尤其要学会用欧美学界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到底是用中文写作再译成英文,还是直接用英文写作?在国际发表中还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唯语言论”,即认为语言大过一切,强迫自己只用英语思考、写作、交流;另一种是“语言虚无论”,即认为语言不重要,思想才是根本依托。这两种论点都有失偏颇,正确的思路是将两者有机整合起来,融会贯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陈侠指出,语言是交流与文化表达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相联系,用母语写作有助于受益中国文化传统,反哺传统文化;用英语写作有利于建立国际视野、展开国际对话;双语写作则有助于塑造多元文化心智,培养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功能。
三是投稿有规律,修改是王道。传播学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经典理论来源于不同的学科,[6]所以在新闻传播学SSCI论文投稿时要树立跨学科意识。大连理工大学传播系副主任蒋俏蕾指出,在寻求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时,除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期刊定位、期刊偏好以及主编意志以外,还可以根据所关注问题的不同学科视角选择跨学科期刊,既要区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也要区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类期刊,这也是提升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有效途径。除了有效投稿,修改是论文国际发表的决定性因素,国际论文发表通常是“三分写、七分改”,一次性完稿就可直接发表的论文十分罕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曹博林指出,论文修改是一种常态,尤其是在国际发表中,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没有硬伤,论文都是可修改并最终发表的。论文修改主要分投稿前的修改和投稿后的修改两部分,投稿前的修改有助于缩短审稿时间,提升个人的信用度;投稿后的修改,是所有投稿人都希望看到的。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王敏博士指出,多数情况下审稿人的意见是为了使研究变得更完善、更有意义,所以要尊重审稿人的时间和付出,重视所有的意见与质疑。而回应信(Response Letter)的价值除了回复对本研究的所有修改意见、修正和提升研究成果以外,还可以增加与国际顶尖同行对话、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
四、疏通与拓展: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渠道构建
在世界范围内,优质学术期刊发表平台始终是稀缺品。统计表明,到2014年底,Scopus数据库收录了240种传播学领域的期刊,分布于28个国家或地区[7];到2018年,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达到85种,仅覆盖9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新闻传播圈与国际学术圈之间存在鸿沟,不少国内学者的研究很有价值,在国内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发表途径,研究成果很难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缺乏国际影响力。与会学者就如何疏通和拓展国际发表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确定交流对象,疏通国际发表渠道
国际发表的目的在于传承、交流与创新。疏通国际发表渠道有两个基本步骤:一是善于跟国际学术界对话,做国际认可的研究;二是精准施策,确定投稿杂志。
一是善于对话,做有价值的研究。我国新闻传播学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能及时回应中国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8]但该领域的国际论文发表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国际学术界认可的有价值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国内属于前沿课题,但若国外学者已有深入的类似研究,其研究价值就大打折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楠副教授指出,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包括理论贡献、实践贡献和方法论贡献。欲在这三者上获得突破,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是否有交流和对话的意识。理论建构是与经典对话的过程,通过充分的理论回溯,搭建经得起推敲的理论框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话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而回溯经典的方法论,则可以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圈是一个永不散场的会议,从怎样获得发言的机会到怎样让别人记住你的发言,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有对话才有贡献,有交流才有争鸣,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了解学术动向,确定发表平台。写好论文不知道往哪家期刊投稿,这就需要全面了解本领域发展态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院陈梁副教授指出,对本学科的期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确定研究的目标、对象和发表平台,包括该刊的研究视角、注重的研究方法,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以及该刊主要作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进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研究成果与投稿期刊的匹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指出,做好文献综述是把握学术发展动向的基础工作,然后才能发现新问题和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着眼“新”字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同行关切和学术动向的基础上,选择一家期刊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选择,更是为了选择交流对象,从有话要说到有人倾听,逐渐形成自己明确的学术定位和研究方向,有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就有了走向国际发表的资本。
(二)树立立体理念,扩宽国际发表渠道
在疏通国际发表渠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宽新闻传播国际发表的多重渠道,就要对“国际发表”有全面开放的认识。国际发表,从狭义上讲,是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对于新闻传播研究而言,是以发表在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期刊上为标准。而从广义上看,国际发表包含更广泛的形式和渠道。
一是在国际会议上发言,积极融入国际学术圈。中国台湾学者吴中浩教授指出,参与国际会议积极发言交流,包括主旨报告、大会演讲或小组谈论发言,只要是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宣传自己的学术成果,都是国际发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伟伟副教授指出,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国际性学会的会刊发表论文也是国际发表的重要途径,参加国际会议可以成为学者进行SSCI期刊投稿前的“热身”。目前新闻传播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三大国际会议是国际传播学会(ICA)年会、国际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年会以及全美传播学协会(NCA)年会。这三大国际会议遵循匿名评审原则,遴选严格、参与者众、影响力大,且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修订意见。在这三大学会年会上发表论文,是初入国际发表者的有效路径。
二是在国际报刊上发表文章,倡导学术发表形式多样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宋毅指出,国际发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在国外报刊上发表文章,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奖、摄影奖都是国际发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播与科技政治系书记王国燕团队的研究是通过图片故事来呈现学术内容,发现图片故事可以显著放大文章的影响力。她认为,可视化是未来学术研究的新趋势,也是拓展国际发表途径的新的理论贡献。新闻传播学领域应该注重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呈现。
(三)培育国际期刊,建设中国新闻传播国际发表新平台
从理论上说,优质学术期刊是国际学术界的公共资源,可以为全人类所共享。但在人文社科领域,评判学术研究成果优劣的标准具有相对性,学术期刊主办者预设了对其有利的学术发表规则,且在审稿研判环节有“主场优势”,因而期刊主办者在国际论文发表方面的便捷性不言而喻。目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国际期刊平台均由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或科研机构主办,并由欧美几家大型出版集团垄断出版。SSCI收录的85种英文期刊中,亚洲地区仅有两种,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中国大陆尚无一本被SSCI收录的期刊。意识到这种窘境,中国大陆一些新闻传播院校开始构建自主的国际发表平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于2016年起开始打造全英文的《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该刊由潘忠党教授和杨国斌教授担任创刊联合主编,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52位顶尖学者担任编委,是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科第一本真正同行评议的英文学术期刊。同年9月,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SAGE出版公司联合创办的《Global Media and China》英文期刊正式发行,该刊是一本全英文的国际学术开放获取期刊,以中国传媒与世界研究为主题,其目标也是瞄准国际一流英文期刊。
五、机遇与挑战:开启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表的新征程
西安交通大学吴锋教授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很多中国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问题,中国选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国学者的使命。对于从海外归国和外语水平较好的青年学者而言,国际发表是一个巨大机遇。以中国为主题的SSCI期刊的增加,扩展了国际发表的空间;国际学术界知华派力量的增强和华人审稿团队的日益强大,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国际发表过程中的观念对抗和文化差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搜集和检索工具,克服了国内学者实证研究不足的缺陷,而青年学者的语言优势、思维活跃优势和感知新知的优势都是新闻传播国际发表的机遇。
新闻传播学者走向国际发表的挑战主要有:研究议题选择面临困境,如何平衡本土化问题和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方法基础薄弱,如何使用国际认可的研究方法;成本较高,包括时间成本、数据成本、合作成本以及财力成本等。
本次论坛还发表了《中国传播学国际论文(西安)宣言》,颁发了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优秀论文奖,增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学者走向国际发表的信心和决心。江苏师范大学刘行芳教授总结道,第一,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也期待听到中国的声音,传播学国际发表正当其时、时不我待,这既是时代赐予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宝贵机遇,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时代重任。第二,融入世界,被世界接受,打造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路还很长,不可抱有一蹴而就的心态,既需要有耐性和毅力,更需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第三“事不同理同”,无论是国际发表还是国内发表,均有共性的规律,不必刻意将其对立起来,搞得势不两立。比如,两者都要求论文聚焦现实问题和前沿话题,都要求分析问题的性质与结构,都要探讨问题的影响及后果,都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背景,都要探索解决问题的前景和出路等。又如两者均强调学术创新,最高层次的创新是思想创新,接下来是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最低层次也要有整合创新。总之,不能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甚至是无效研究或反效研究。只有善于把国际立场、学术立场、专业立场和人类共有的价值立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发出声音和融入世界、协作互动和探求真理的关系,才能在国际发表中掌握优势和话语权,形成良好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明德.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思考[J].西部学刊,2018(1).
[2]吴锋,王建冬.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J].情报杂志,2013(3).
[3]刘丽英,魏秀菊,朱明,管小冬.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的文献经济损失构成及原因分析[J].编辑学报,2015(5).
[4]许钧.试论国际发表的动机、价值与路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
[5]徐昉.非英语国家学者国际发表问题研究述评[J].外语界,2014(1).
[6]李彬,刘海龙.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
[7]Wu,F.,Djurovic,G.3I index: A new method to examin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J].Malaysi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2018(3).
[8]郑保卫,杨保军,龙耘.新闻学与传播学“十二五”战略发展方向及目标[J].国际新闻界,2011(8).
作者简介:吴锋,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出版、文献计量学和文化产业研究。
王学敏,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主要从事新闻学理论研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