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福建教育出版社:坚守出版主业 跨界融合并举

2018年12月20日13:27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福建教育出版社找准主辅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坐标坚守出版主业 跨界融合并举

  ▲新世纪的闽教人。

  福建教育出版社,坐落在福州钟灵毓秀的西湖之滨,古韵淳厚的梦山之麓。在风雨兼程、拼搏奋斗中迎来了60周年华诞。

  60年的时光,足以使一个娇弱的婴儿成长为敦实的壮汉。我们这个曾是全国组建最早的5家教育专业社之一的出版社,从1958年建社之初的几间办公室、十几号人马,发展成有300多名员工、8家下属公司、总资产近7亿元的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出版企业。其间,“文革”停办10年到1978年复办;1987年实行企业化管理、目标责任制,从此迈开从单纯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的步伐;2003年,资产分割支持《福建教育》杂志、《小学生周报》从福建教育出版社分离独立成立福建教育杂志社;2005年以“雁荡山会议”为标志的历史性转折和突围;2009年与教育系统脱钩,并入出版集团,闽教社经历了5次发展史上的大变动。60年来,在一代代闽教人的努力下,福建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闽教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迈进新世纪以来,闽教社更是在事业发展中焕发出青春活力。但是,作为一家地方性中型出版机构,我们也看到,在天时地利方面我们明显不及华东其他省市。当出版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加剧裂变成为一种趋势,走过一个甲子步入耳顺之年的闽教人不断在思考,后面的路该怎么走。那就是唯有不忘初心,勇抓机遇,继续奋进,不断探寻爆发式增长的路子,方可于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社领导班子果断提出了“坚守主业,跨界融合”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作为引领闽教社主辅产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其箭头所指,正是闽教人将在“十三五”期间步伐坚定、发力前进的方向所在。

  坚守传统主业阵地

  20世纪90年代,闽教社曾凭借出版10余种省编教材以及覆盖全省的教材教辅发行规模,获得丰厚利润。2000年,伴随着“减负令”的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辅书的禁令和教材改革政策,极大地震荡并改变了教材教辅市场的走向及格局。新课程实施下的“一纲多本”及高考区域化,使得教辅出版面临发行数量少、品种繁多、利润不断下滑的局面。作为一家地方教育社,无论是出版规模还是出版资源,许多方面都无法与大型出版机构相比。在苦心经营起来的教材教辅受到巨大冲击、出版生态面临恶化的危急时刻,闽教人毫不懈怠,迎难而上,及时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雁荡山会议”,明确方向,找准定位,调整布局,制定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做足做全做优教材教辅的前提下,寻求一条专而精的“大教育”之路。一方面,依靠专业化程度高的编辑团队,对教辅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打造全品种全学段的产品阵列,打造教辅精品,形成了以“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和《名校学案》为代表的从小学至初高中的同步、寒暑假作业、中高考复习等门类齐全的教辅全系列产品。历史上首次完整地构建了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品种全系列的教辅体系,在福建省内可谓教辅产品学科覆盖最完整、市场占有率最高、社会影响最大;另一方面,激励精干的营销团队将现有市场维护好,做足做透,进而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与民营书商和出版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教辅品种的向外推广,闽教社的小学《英语》、《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已成功走出福建,在省外落地开花。闽教版教辅在丢失省外市场十几年后,重新走出了本省区域,在多个省份被推荐使用,占据了一席之地。

  闽教社立足基础教育,却又不局限于此。在“大教育”的发展思路之下,致力出版具有学术高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读物和教师用书,使得闽教社在全国树立了教育专业出版的良好口碑。从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以来,30多年间闽教社在教育理论领域孜孜不倦,勤勉耕耘,走出了一条专业出版品牌之路。进入新世纪,闽教社整合资源,为助力一线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理论建设,推出了以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及素养提高用书为主要品种的“梦山书系”。《一线教师》、“有效教学丛书”、“新课改教师必读丛书”、“全国幼儿教师培训用书”、“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等图书,多被一线教研单位选作教师培训用书。

  与此同时,闽教人审时度势,不畏艰难,在社办刊物停办10年后,毅然决然接收归并改刊,办起了面向一线教师的教育学术类刊物《新教师》,助力闽教版图书的推动,并以此为平台,聚集闽台两岸优秀教师互访观摩、交流学习,“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已成为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教育类图书和《新教师》刊物的互动,在省内外发掘和培养了一支学科领域出色、具备出版潜力的教师出版队伍,为本省乃至省外的名师队伍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用书系列品种的精粹度、巩固市场影响力的同时,高端教育理论图书的影响也在扩大: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主编的“教育学丛书”,汇聚了当代国内著名的教育学理论家的著作,20多年来不断修订重版。《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陈元晖文集》《王亚南文集》《钱伟长科学论文集》《布卢姆掌握学习》《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20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等一批国内外教育界泰斗级学者的专著获得业界好评。闽教社也是国内较早进行区域教育研究或专题教育理论研究的出版社之一,“台湾教育研究丛书”“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基督教教育研究”“德育理论丛书”“明日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等系列丛书形成规模阵势,影响深远。潘懋元、顾明远、瞿葆奎、鲁洁、叶澜、朱永新、周洪宇、郑金洲、盛群利、李森、余文森等一批教育理论界著名学者和中坚力量成为闽教社的挚友良师。多年来,《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教育与正义——教育正义的哲学想象》等多部教育论著获国家图书大奖,《20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多样的世界——生活教育史引论》等多部图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海外各类图书馆收藏,《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实现向马来西亚的版权输出。闽教社凭借其鲜明的品种特色和优良的出版品质,在全国教育出版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坚守学术文化精品

  近几年,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和市场考验,闽教社身处其间,深受影响。然而,闽教人在困难面前始终坚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在闽教人看来,教育出版既不同于大众出版,也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出版;教育出版既关乎出版,又关乎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而且,无论是出版还是教育,它们又都关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即使在盈利微薄的形势下,闽教社仍然没有忘记出版人身上所应担当的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社会责任。“认认真真做出版”,数十年默默耕耘人文社科图书出版的“一亩三分地”,坚持了出版人的精神标杆。

  闽教社以书写“大教育”为目标,将学校教育延展至社会教育;以提升出版的社会效益为出发点,搭建学术文化精品产品线;以民国文史品种为主打,推广大众文化读物。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传播、清末民国人文学术发掘整理、闽台文化传承交流领域,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与业界影响。《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严复全集》、《航拍中国1945》、“西方思想文化译丛”、“莫理循研究系列”和“鲁迅研究系列”等高端学术精品图书与“木犁书系”“叙旧文丛”等市场化品种交相辉映;挖掘整理福建思想文化精髓的“福建思想文化大系”、“图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丛书”、《福建官箴》、《福建历史文化博览》等系列选题持续推进;孙绍振、汪毅夫、黄宗智、南帆、陈日亮、李迅、陈晓明、黄兴涛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教师的个人专著、专集的陆续推出,为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推进作出了贡献;专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最温暖的成长读物“鹿鸣书系”,追求真善美,崇尚正能量,连续两年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坚持耕耘,才有收获。闽教社图书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获省部级或行业奖近百项。先后有数十种选题入选国家级各类重点规划。《音乐便利贴》《学会关怀》等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萃》《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先后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台湾古籍丛编》《辅广集辑释》先后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新视野下的闽台关系研究丛书”、“岭南音乐文化阐释丛书”、“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一辑)等一批优秀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坚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

  如果说,坚守学术文化精品的出版,是闽教社在传统出版大浪中的奋勇搏击;那么,大梦书屋的建成,则是闽教社在实体书店遭遇寒流的情势下的逆流而上。闽教人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即在多出好书的同时,倡导读好书,引领读书风气,滋养读书习惯,这定然是我们这些出版人职业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必须承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闽教人的眼里,那个最真实的梦莫过于为公众提供一个读书、分享、交流的阅读体验场所,让人们重拾对传统阅读的热爱。大梦书屋,正因着闽教出版人心中这份割舍不下的文化情怀与传播文化、传递书香的人文理想孕育而生。

  闽教社斥资打造的大梦书屋,是一家致力营造阅读氛围,并紧密结合读书推广、文艺沙龙、美学生活与概念餐饮等元素的复合型人文书店,其一大亮点就是以无距离的实体文化活动来展现阅读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策划的月度系列文化讲座“梦山讲坛”,这些年来,讲坛聚集了像陈鼓应、孙绍振、葛剑雄、陈漱渝、张曼菱、徐刚、王炳根、张帆、刘统、秦风、谢有顺等这样一批在海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者专家。闽教社通过大梦书屋和“梦山讲坛”这类与公众无限亲和的平台,不仅拉近了出版人与读书人的距离,也传递出其对学术的坚持和对人文的关怀,在具有2000年历史的闽越古都树立起了一座众人向往的文化地标。

  裂变聚合构建全新生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做大做强图书出版主业的同时,闽教人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多元发展,自我裂变聚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出版集团。为此,先后成立了福建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华彩印务有限公司、福州教发数码有限公司、福建闽教图书有限公司、福建闽教电脑多媒体有限公司、福建教育出版社梦山(三山)培训中心、北京八本坊文化传播公司。这些下属企业与出版主业形成良好互动,在图书产品的策划以及资源的聚集与延伸方面,在纸张贸易业务、排制版业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服务等领域逐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对出版社的规模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给出版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出版必须接受并主动融入这种结合所带来的变化中,转变思维,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闽教社时刻关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将出版融合发展列为重要的发展战略,2015年在厦门软件园三期数字出版基地购置4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作为融合发展基地,从基础设施予以保证;通过设立、重组并购,组建了厦门1819数媒有限公司、厦门汇智飞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积极寻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紧向数字阅读、互联网教育、教育培训服务等业务扩展延伸,努力转型成为内容出版产业链的知识教育服务运营商。在具体经营中,一方面注重发挥传统教材教辅优势,创新产品业态,成功开发了运行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的闽教英语APP,实现了点读、复读、翻译、学习计划提醒、难点跟踪等功能,在广大师生中赞誉满满,在同类APP中下载量和业务收入均名列前茅。目前制定了转型升级的目标规划,打造具有无限空间的多学科多载体的闽教云教育平台。另一方面,发力数字阅读,寻找出版新亮点,围绕内容核心,推动优质IP孵化,构建全媒体出版产业生态体系。加强与咪咕数媒等运营商合作,运营的咪咕数媒“伊人必读”女性阅读专区和“宅男日报”听书阅读专区,已有40万用户,被咪咕数媒评为版权最严谨和年度优质的内容提供商。此外,在与软件机构合作的基础上,研发出“闽教版英语听说读写智能学习系统”,并入选莆田市装备中心的班班通信息化授课课题项目。同时,将“互联网+”的思维贯穿整个出版企划流程:从选题策划、发行销售到营销推广,从天猫自营到微博、微信营销,新的改变和新的方法让闽教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闽教社在企业快步转型升级的当口,加快了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创建复合式文创空间和教育培训基地,探索多元发展模式。

  大梦书屋作为闽教社独立投资策划的复合式文创空间,依托出版社的强大资源和自身的蓬勃发展,在本省树立了“大梦”品牌,多家综合性商圈邀请大梦书屋入驻,目前成功入驻融侨商务中心;同时有多家文化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前来洽谈加盟,可以预见“大梦”文创品牌正在催生新的出版产业链。此外,闽教社还希望通过进驻中学和高校的方式,在扩大书屋自身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促进全民阅读,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一个集阅读、沙龙、休闲、志愿服务于一体的人文体验和社会实践场所。目前成功的案例有大梦书屋福州一中店和大梦书屋福州八中店。

  在跨界产业融合方面,闽教社依靠自身在省内教育界的品牌和资源,联合具有线上教育教学和线下教育培训实力的教育培训团队,计划建设具有自身品牌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闽教正谊培训学校。结合大梦书屋,将学科培训、指导阅读、社区四点钟学校相结合,建成首个集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公益托管、阅读指导三位一体的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教育培训学校,作为闽教社教育产业多元的示范性旗舰校,并以此为标准,实现向其他区域的复制发展。

  对传统主业阵地和学术文化精品的坚守,是闽教社对60年出版事业的忠诚守护和对人文理想的坚定追求。出版产业跨界延伸、多元融合亦为大势所趋,唯有投身潮涌之中,才可能把握时机,乘风破浪,闻得彼岸花香。60年弹指一挥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论出版时代几经风雨,不论出版产业路向何方,闽教人总会带着其不变的文化情怀,肩负其“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在“开智启蒙、惠泽生命”的理想之路上坚定前行。

(责编:赵光霞、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