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8期

以创新塑造品牌,增强主流价值观引领

徐晓民 曲 宏
2018年12月21日08:55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以创新塑造品牌,增强主流价值观引领

  主流都市报的“主流”要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新闻放在大局中去思考。新时代,办报的站位要变,审美口味也要变。

  中国进入新时代,都市报也要有新思路、新作为。辽沈晚报的重要转变就是新闻题材由软变硬,围绕中心工作做文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新闻里,用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舆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打造品牌的核心要素

  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的办报理念。新闻要有高度,这高度就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政治高度、大局高度来判断新闻价值,对于内容爆款、价值负面的新闻要坚决摒弃。

  今年,辽沈晚报做了加减法,增加了围绕中心工作的报道量,增加了正能量报道,增加了高品位报道。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聚焦中心工作,要上着天,更要下着地。上着天,就是要理解好中央、省委的思路。下着地,就要用脚采访,用心交流,讲老百姓的话,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看问题。

  都市报报道中心工作,要转换语言系统,要自下而上、上下互通,要用解释性报道、故事性报道、体验式报道,要通俗,让人看明白,通俗中有深度思考,报道中有个性表达,这些是我们实践中的体悟。我们比较喜欢的报道口径就是小切口、大主题、小人物、大背景。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辽宁的形象塑造、品牌建设。我们推出的“辽宁名片”系列报道就是践行这一理念,不仅是要宣传辽宁品牌,还要宣传外延。

  我们的初衷是要展现辽宁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奋斗故事、金字招牌,用都市报的语言和方式讲好辽宁故事。辽宁省一直高度重视对区域名片的孵化,盘锦大米、大连海参等一批辽宁名牌享誉全国。近年来,辽宁省更专注于对区域名片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为了确保所报道的品牌具有公信力,我们与省内14个市进行了充分沟通,最后确定了沈阳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沈阳法库飞行大会、大连樱桃、大连海参、盘锦红海滩、盘锦河蟹和大米、铁岭蒸汽机车、铁岭莲花湖湿地、营口海蜇、阜新玛瑙、锦州笔架山天桥、丹东草莓、辽阳古城、朝阳牛河梁遗址、抚顺旗袍、本溪枫叶、鞍山千山等,作为报道的重点。

  过去,辽沈晚报一般不做这样的选题,认为题材硬。即使报道了,也是小处理。但这次,辽沈晚报是大规模系列推出。这样的选题正应该是都市报报道的重点,只是报道手段可以灵活多样。报社选派了10多名骨干记者,深入到全省14个市的海港渔村、偏远山村、工厂车间、街道社区,挖掘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比如,旗袍,很多人看过电影《花样年华》,感受到旗袍的魅力,但很少人知道它是辽宁的品牌产品。其实,抚顺市是“旗袍故里”,旗袍产业已经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清风满韵、兴京满袍等旗袍品牌已经打入全国市场。此外,读者通过我们的报道,了解到大连樱桃上半年产量竟然占全国25%;全球每5件泳衣,就有1件来自葫芦岛兴城;丹东草莓有上百年历史。

  这个系列报道以小切口进入,同时由点到面的展开。正因为记者深入到了生活中,获取了丰富的素材,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爱读。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工委书记冯守权点赞说:“辽沈晚报以独到、专业、敏锐的视角发现亮点、记录亮点、传播亮点,特别是浓墨重彩宣传沈阳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对于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凝聚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很多媒体如新华社移动端、人民网、凤凰网、百度新闻、今日头条、腾讯、新浪、搜狐、东方头条、天天快报、北京时间、千华网等纷纷转载。

  4月19日,辽沈晚报推出了64块版的《幸福的奋斗》特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讲话精神,反映辽宁振兴发展实际,重点展示近一年取得的扎实成效。特刊获得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阅评表扬。

  正能量、高品位报道,是打造特色品牌的主要方法

  2018年2月3日,辽沈晚报6版头题刊发了标题为《10岁娃需骨髓移植 两天筹得百万》的文章,讲述了男孩鹏鹏从患病到筹款成功的经过。这是“温暖2018·见证城市文明力量”这组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这一事件是扶危济困志愿救助精神的最好体现,辽沈晚报以此为契机,推出大规模连续报道,引起巨大反响。全国12个城市的都市报老总为辽宁文明现象发声、为辽沈晚报喝彩。齐鲁晚报社副总编辑宋国庆表示,远在山东的他们已经被沈阳这座城市温暖了。2月11日,辽沈晚报再次发力,以一版头题看点加近3块整版的规模,刊发《八城区:彰显崇德向善的城市精神》。皇姑区委书记王新北对这件始发于皇姑区的爱心事件作了深入阐述,沈阳八个城区的宣传部长、副部长讲述他们对这种城市精神的理解,辽宁八所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也从辽宁精神、辽宁文化的角度表达了对鹏鹏爱心事件的看法。大家认为,这是辽宁人崇德尚善乐于奉献的真实写照,用细小温暖汇聚出大爱之城,是向上向善的辽沈人心中有爱,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同时,我们还主动策划了一些高品位的报道。比如去年的《发现辽宁》,是与辽宁博物馆合作报道100件辽宁文物。我们精心挑选了能够反映辽宁历史序列的文物。每期稿件从一件文物或一个历史节点展开,通过解读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重新审视曾被史书一笔带过的辽宁历史,探究其基因密码。专业,通俗,又好看。博物馆老馆长说,这是从业50年见到的最好的文博报道。

  创新品牌,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移动端立体产品

  辽沈晚报要求每一个系列报道不但要有内容报道方案,还要有内容营销的策划方案。内容营销不是指广告经营,而是要求编采人员把内容的影响力在移动端传播出去。比如,辽沈晚报品牌栏目《温暖2018·见证辽宁力量》在报纸一版和客户端初始页面推出线索征集,再一次对品牌栏目进行营销。

  品牌的活力是创新,内容产品传播也要有创新,为此我们在持续推进“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技术驱动,用新技术吸引用户。直播视频、音频、漫画、游戏、H5、无人机拍摄,我们都在尝试。还把跳一跳的游戏,用来做新闻。我们不断用新技术制作产品,办报人开始探索新的传播手段。

  “寻访辽宁名片”这组报道,采用的是融媒体全平台推进,纸媒报道的同时,在客户端、微信做了同步推送。除了文字和图片,新媒体的报道还配有精美的视频、H5产品,还有知名主持人为“辽宁名片”报道录制音频,并开发小游戏产品《我为辽宁名片代言》。但我们仍觉得不解渴,还想出本书,搞个线下活动,把“辽宁名片”叫得更响些。同时,我们把这组系列报道引向深入,开始筹划“辽宁名片——县区篇”系列报道,计划把全省100多个县区的名片再报道一遍,也是融媒体、全平台报道。

  二是坚持移动优先,让用户最大化。现在,纸媒与移动平台“两翼齐飞”,编采力量向移动端转移,这个方向是明确的。2016年,我们引进了ZAKER平台,还有个聊沈客户端。现在活动大都在移动端平台进行。去年辽沈晚报推出了“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4.5万人参赛,800万人投票。今年是第二届辽沈中小学书法大赛,全省14个市书协都下发了大赛通知,沈阳市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于洪区教育局号召区内学生踊跃参赛,盛况空前。

  三是坚持队伍转型,从拿笔的手变成拿话筒的手。一支采访队伍、多个平台,直播团队、康康说新闻、游戏工作组,都是生产新媒体的新队伍,记者不但能写稿,还要能做直播主持、视频记者。我们将再造流程,全员融媒体。记者队伍分包客户端频道,考核也向新媒体倾斜。编采队伍要从纸质思维变成互联网思维,要学会产品在移动端的营销,努力打造移动端新品牌,所有的策划报道都要有营销策划,要有适应移动端传播的新产品。

  作为主流媒体,辽沈晚报正是通过创新来打造品牌报道、品牌活动、品牌栏目,引领社会舆论,从而达到传播主流价值的目的。

  (作者徐晓民系辽沈晚报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曲宏系辽宁日报时政部记者)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