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电视剧《大浦东》:艺术绘制浦东发展史诗

高煜荣
2019年01月07日07: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艺术绘制浦东发展史诗

  电视连续剧《大浦东》 剧组供图

  已经退休多年的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上海浦东新区第一任书记赵启正最近突然忙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和创作者都想方设法和他联系,说想一起聊聊关于浦东开发的故事。“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来都没发生过,浦东曾经是一块被影视创作者遗忘的地方。”赵启正说,浦东突然变得炙手可热,缘于电视剧《大浦东》在央视的热播,“大家通过这部剧发现,浦东可以挖掘并进行创作的题材太多了”。

  挖掘浦东题材第一桶金

  一年四季,总有很多人流连在著名的上海外滩,观赏景色并且合影留念。相机举起的一刻,每个人身后都是黄浦江对岸流光溢彩的现代化景观。少有人知的是,那片璀璨的灯光下,正是我国内地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中央商务区——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更少有人了解这处繁华之地的历史过往以及它曾经拥有的寒酸的旧称谓:烂泥塘。

  《大浦东》是第一部深度挖掘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历史的影视作品。“这部剧的时间线从1986年的一张飞乐股票到正在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当下,还有赵海鹰、谢天阳、陈梦蕾等年轻人从象牙塔步入社会,跟随中国金融业一同从蹒跚学步到影响世界。”导演王义明介绍说。

  这条时间线长达30年,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镜头还记录了浦东多个“中国第一”的诞生: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第一个金融贸易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的建成以及贯通浦东浦西的杨浦大桥的落成……

  “《大浦东》这部剧让我备感亲切,它应该算是挖掘浦东故事的起步之作,对记录浦东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赵启正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大浦东》仅仅是开头,是大浦东题材在电视剧屏幕上的第一桶金,这桶金是非常珍贵的。”

  重现洋泾街烟火气息

  浦东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但如何体现这一宏大主题又不落入俗套,难上加难。为此,编剧张强将赵海鹰等人的创业之路巧妙地穿插于城市变迁进程之中。循着他们的成长轨迹,观众可以对上海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同身受。赵海鹰个人成长中的挫折与失败及至最后的成功,都深深印刻着时代的烙印。

  为使作品呈现出真实厚重的年代气息,还原早已消弭在高度发展中的老上海气息,《大浦东》剧组在松江盛强影视基地搭建了一条街,实景重现洋泾老街,真实还原时代老物件。院角的老藤椅、街头的二八自行车、手提式煤炉等细微之处的布景,都令这条街道充满了似曾相识的时代烟火气。

  于是,剧集初始,观众便有幸跟随镜头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洋泾老街,看那里的居民每天挤摆渡船过江上班,清晨时分有人沿街叫喊着“倒马桶”,春节团聚时大家烧起煤球炉用饭勺摊蛋饺……这些自带地域基因的情节以及“老街坊”“老娘舅”“四眼”等饱含市井气的邻里称呼,都齐齐引发了一波老上海人的回忆。来自北京的主演张博甚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笑称,自己第一次因为拍戏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摊蛋饺”,并且在剧中实践了多次。

  如此的高度复原,还得益于剧组近一半“上海主创”的真实记忆。总出品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透露,《大浦东》的很多主创人员都跟上海的城市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导演王义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钱泳辰、姚安濂、张芝华等多位主演也是上海人,就连李念、郝平等亦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就是在这座城市成长起来的,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任仲伦说。

  填补金融影视作品空白

  “这个作品第一重要的意义在于掀开了金融改革的面纱,从艺术角度反映了金融业在国家改革开放中所扮演的角色,填补了金融领域影视作品的空白。”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大浦东》在题材上的创新。

  实际上,由于金融改革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影视作品对这一领域的涉及往往浅尝辄止,但是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浦东的改革变迁若想得到精微描绘,就势必要深挖金融改革背后的故事与深意。为此,创作团队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扎根走访相关部门。尤其是剧目后期,随着网络新生代的登台亮相,电子钱包、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当下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字眼都陆续在情节中出现,全剧更以崭新视角演绎了互联网语境下的创业新生态。

  “《大浦东》堪称一部浦东发展史诗。”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表示,“尽管这部剧没有打出史诗的旗号,但从它对历史脉络的精准记录和历史变迁、人物命运的鲜明刻画,已经具备了史诗品格。”

  (作者为媒体人)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