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闻网站在公共事务报道中的社会责任:以腾讯新闻的精准扶贫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关注以腾讯新闻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对精准扶贫议题的建构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媒体社会责任。商业门户网站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们以市场为导向,同时缺乏自主采编的权力,它们的媒体社会责任主要通过对转载报道的重组和自身原创资源的调动来实现。在对于精准扶贫这一重要公共事务议题的报道中,腾讯新闻通过建构权威性、正面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等方式来体现其社会责任,但报道中还存在不全面、不深入、原创不足等问题。在坚持维护中央权威、积极报道精准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商业门户网站对于精准扶贫议题的报道应当坚持权威与原创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宣传与监督相结合,关注如何通过将转载稿件与原创资源的结合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功能,以助推相关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商业新闻网站;精准扶贫;腾讯新闻;社会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概念从2013年提出以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各级媒体也对于精准扶贫工作予以重点报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其中,以腾讯新闻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拥有大量的用户,它们对于精准扶贫的报道呈现本身是作为衡量其社会责任的一项维度。尽管本身没有新闻采编权,但是通过对相关报道的编辑转发、主题策划的实施等形式,商业新闻网站在该话题领域有重要影响力。本研究即以腾讯新闻为对象,考察其对精准扶贫议题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网站做好精准扶贫报道、提升社会责任站位提出建议。
一、商业门户网站的社会责任
媒体社会责任这一话题由来已久。“社会责任论”由美国哈钦斯委员会的著名报告《一个自由而又负责的新闻界》提出,强调了西方语境中媒体报道的自由与责任的并存,并已然发展成为西方新闻界的重要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媒体社会责任的话题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关注和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理论内涵和具体情境、问题的研究,以及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等问题(严晓青,2010)。随着移动网络和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新媒体涌现,媒介产业化加速发展,新闻媒体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联越发紧密,商业利益与新闻伦理之间的博弈以及这些媒体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媒体管理体制的关系也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国内学界对于媒体社会责任尚无统一定论或标准,但不同的表述或观点中或多或少存在共性,比如大众传媒必须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公正,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传播社会公共文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民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等。郑保卫认为,当好环境检测者、社会监督者、舆论引导者和公共服务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要求媒体承担起的相应使命(郑保卫,2011)。也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媒体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社会各阶层权利的维护来实现公众需要与社会公益的最大化满足(朱清河,2013)。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由于其快捷、广泛、开放、交互等特性,它们在信息真实、文化品位、舆论导向等方面有着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郑保卫,2008),不仅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在政治倾向上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承担起政治责任(秦雪冰、童兵,2017)。当下以腾讯、网易等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及其客户端用户基数大、覆盖人群广、活跃度高,形成了差异化的用户群体,它们在网络信息传播格局中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意味着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易观,2016)。
从2014年起,中宣部、中记协开始实行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多家主流媒体每年定期公布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报告,但是这一制度目前尚不针对商业媒体、新媒体,而且也缺乏细化和可量化的指标体系。不过,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编制了面向包括商业门户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如钟瑛从信息生产、社会监督、文化教育、协调关系四个维度建构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认为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沟通与服务功能,应当加强深层次内容品质建设,改善媒体监督成效,提升文化品格,并构建多样化互动体验(钟瑛、肖瑶、李秋华,2018),而对照该指标体系则会发现,目前商业门户网站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等方面缺乏充分的把握,尤其在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的正面引导方面有待提升(钟瑛、李秋华,2017)。周葆华等提出了涵盖内容质量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政治与公共事务责任、公益责任、文教责任等测量新媒体社会责任表现的一组指标体系,认为报道内容的权威、真实、准确、客观、监督性,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遵守情况,对于公共事务议题的报道情况,以及推动公益事业、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等方面的情况都应作为媒体社会责任考察的依据。将腾讯网对照于这一指标体系后可以发现,腾讯网在内容质量建设、法律和道德规范、公益等方面的报道能够体现出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探索,但是在重要公共事务议题和地方层面重大主题报道等方面仍有待加强,此外,腾讯网在加强内容规范、提升报道内容多样性、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都还有一定不足(周葆华、范佳秋、田宇,2017)。
这些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相关实证研究是对于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社会责任评估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尤其是细化分解和讨论了社会责任的多维度内涵,尽管视角不同,但它们共同明确了包括商业新闻网站在内网络媒体、新媒体在内容质量、法律与道德伦理、文化传播等方面承担着与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相当甚至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这一要求更是要贯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媒体报道活动之中。正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当然,以腾讯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兼具着商业和媒体的双重属性,自身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但没有新闻采编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的社会责任更多体现在对转载报道的选择、编辑和呈现的手法上。而对于个案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明晰商业新闻网站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形式,对于当前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探索实践提供有效的补充。
二、精准扶贫与媒体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扶贫政策得到长期有效贯彻,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四十年来,我国的贫困治理体系和政策呈现阶段性演进,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以体制促减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80年代以后,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资源的有效投放,国家先后开始推进以贫困县、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扶贫治理结构,资源的下沉和机制的创新有效实现了大幅减贫(黄承伟、覃志敏,2015)。而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贫困问题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对贫困逐渐消除,相对贫困不断加剧,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问题突出,贫困主体呈现出分散性、脆弱性、动态性的新特征,贫困治理的边际效益逐渐递减(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2016),传统的以县和村为瞄准目标的扶贫模式无法精确地瞄准到个人,而且存在精英捕获、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权力寻租等现象(易棉阳,2016)。这些对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也就要求进一步创新扶贫模式,要将扶贫资源精确地瞄准和匹配到贫困户和贫困个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当地扶贫攻坚情况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质就是要实现扶贫到户、到人,进一步促使扶贫资源的下沉,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实现扶贫资源与贫困人群的精准对接,消除致贫的核心原因,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过去四十年扶贫开发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为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学者进一步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扶贫工作还包含着生态文明、整体脱贫、促进民族繁荣、政党与政治等多维度的内涵,因而,解决扶贫问题是关乎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刘解龙、陈湘海,2015)。
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也就要求各级各类媒体要高度重视扶贫攻坚的新闻宣传工作,尤其应当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关注。现有的一些关于媒体与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从现状和策略等方面来讨论媒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报道。有学者调查了58家地市媒体关于精准扶贫的报道,发现报纸依然是主要传播方式,开辟专栏、设置专版是目前的主要报道方式,全媒体融合创新的理念正在构建中,但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媒体、强化策划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深度报道、深化媒体融合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秦明瑛,2017),还有一些研究指出了目前相关报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报道形式单一、调研不深入,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等(王天华,2017;聂雄,2017)。
要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必须坚持舆论导向,全面呈现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推进融合互动,创新报道形式。必须要看到,“精准”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媒体报道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精准”的内涵,挖掘典型性、示范性的题材、人物和故事(高卫权,2016),关注留守青少年、妇女等群体,报道贫困人群生活环境的变迁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总结扶贫经验政策(卜卫,2016),开展精准调研,促进精准扶贫与媒介报道的精准性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表达关系(李红艳,2016),而诸如媒体驻村调研采访等活动更多地将话语权交给了农民,建构起了农民的主体性,也有利于搭建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平台,这其中也体现了媒体的担当意识(马梅,2018)。对于商业门户网站而言,由于缺乏自主采访的权力,故其对报道的选择、编辑和呈现的手法应是其社会责任表现的具体考察方面,一方面是对其内容负责,规范和加强自身的把关人作用,鉴别优质、权威的稿件内容,通过对不同来源的稿件的重组来反映自身的新闻关注点,建构自身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发掘可资利用的其他资源渠道,通过一些非新闻采访性的原创内容形式来集中展现网站自身在精准扶贫报道领域的实际作为,直接展现其社会责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腾讯新闻为考察对象,重点围绕精准扶贫这一重大公共事务议题,探讨腾讯新闻在精准扶贫报道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7年全年为分析时间段,通过检索腾讯新闻含有“精准扶贫”关键词的报道,经整理并剔除与扶贫完全无关的报道后得到183条样本。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报道的内容关联度、体裁、题材、来源、涉及地域、主要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腾讯新闻的报道在权威性、真实性、客观性、多样性、原创性等反映内容质量的关键要素方面的表现,以及在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两项功能方面的具体表现,以此来综合呈现腾讯新闻在精准扶贫报道中所展现的媒体社会责任。
四、数据分析与发现
表1. 样本报道主题与扶贫关联度
经统计分析(表1),在全部183个样本中,110篇(60.1%)报道完全围绕扶贫工作展开,以扶贫作为其核心主题;73篇(39.9%)报道中仅有部分段落或语句涉及到扶贫相关的工作,在这些稿件中另外还涉及了包括全国两会、移动互联网发展、人才发展工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可见精准扶贫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或独立的工作,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国家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相勾连的。
表2. 样本报道的稿件体裁分布
从样本报道的体裁来看(表2),主要集中在通讯或特写报道(71.0%),少量报道为调查性报道(2.2%)和综述性报道(2.2%),如《云南威信扶贫搬迁村停建 贫困户寒冬艰难度日》一文调查了当地扶贫搬迁村停建的个中原因和当地的扶贫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一文梳理了习总书记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推进扶贫工作的历程。评论类稿件(9.8%)也相对较少。此外,还包括一些政府通报、活动宣传广告、理论文章等其他类型的稿件。
表3. 样本报道的主要题材分布
样本报道稿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程度都涉及到了精准扶贫这一话题,而从报道的主要题材来看(表3),大量报道集中在时政领域(69.9%),其余分布在社会民生(19.7%)、经济(5.5%)、人物报道(2.7%)、公益(1.1%)等题材类型。当然,稿件的题材可以是互为交叉、跨越的,对于主要题材的统计分析只能呈现一个模糊的数量分布概况。
表4. 样本报道的来源分布
腾讯网作为一家商业门户网站,不具备新闻报道采写资质,腾讯新闻刊载的报道(表4)以转载为主(95.6%)。仅有3篇(1.6%)平台原创原发稿件,分别是腾讯新闻特邀专家学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扶贫、人口资源等领域的工作内容。转载报道成为了腾讯新闻内容呈现的主流渠道,转载源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问题。
表5. 样本报道的转载来源类型分布
在腾讯转载的175篇报道中(表5),67.8%的报道来自于诸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另有3篇(1.6%)来自于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纪委等党政机关的网站,可见,转载的来源类型相对集中,倾向于具有权威性的中央媒体,同时腾讯也注重从省级党报、都市报(22.9%)及其他不同类型的媒体处获取新闻资源,其中,还包括了少量的协会组织(1.6%,如首都互联网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自媒体(1.1%)等。
图1. 样本报道中明确涉及的主要发生地省份分布
从报道内容的地域来看,79篇报道(43.2%)明确指明了涉及的主要发生地省份,另外104篇(56.8%)中的发生地一般模糊为全国范围或是涵盖多省市的区域范围。在明确的事件主要发生省份中(图1),贵州(10篇)和四川(9篇)两省居于前列,其次是北京(7篇)、湖南(7篇)、江西(6篇)等地,华东沿海地区以及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等西部省区涉及相对较。各省份之间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即使是同在西部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较为明显。
表6. 样本报道的主题框架分布
在报道的内容上,所有样本分为领导讲话、领导调研与关怀、政策与思路、理论和解读、措施与成果、典型人物、宣传活动、揭露问题和其他等9个类型模式。其中,占多数的稿件以扶贫的措施与成果为其主要内容(41.0%),其次是与扶贫相关的政策和思路(19.1%)、领导调研和关怀(9.8%)、领导讲话(7.7%),主要聚焦于扶贫的过程和结果、成效,总体基调偏向于正面或中立,近四成的报道涉及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此外还有11篇报道(6.0%)揭露了各地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扶贫领域贪腐问题、扶贫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农村地区彩礼致贫等,总体基调偏向于负面。
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可以发现,腾讯新闻的相关报道重视权威性的建构,近七成的报道转载自中央媒体,稿件来源的权威性赋予了腾讯新闻在扶贫议题上自身的权威性,也表现了腾讯新闻对报道本身的审慎态度。同时,大量报道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和关怀,约四成的报道在文本中提到了习近平,24.0%的报道在标题中直接涉及了“习近平”、“习主席”、“总书记”等词,这些报道包括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在不同岗位上推进扶贫工作的经历、走访调研贫困地区等内容,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怀和重视,也从整体上呈现了中国脱贫工作的总体面貌和成绩。
其次,腾讯新闻的报道重视突出扶贫成效,逾四成报道以精准扶贫的措施和成果为主题,并通过领导关怀、典型人物、有效措施等不同框架来呈现脱贫的正向效果,这些报道呈现了政府、企业、乡村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等不同的扶贫参与主体,产业扶持、互联网+、旅游扶贫、活动宣传等不同的扶贫形式,既包括对具体村落、人物的典型案例的报道,诸如《井冈山脱贫礼赞》这样从整体上描写一个地区的扶贫成果的综合性的长篇通讯,也包括了“精准扶贫在三湘”等系列报道,多样的报道形式体现出了从个体到整体、从帮扶主体到帮扶对象、从微观到宏观、从过程到成果的报道视角和层次的多元化。同时,一些报道将视角进一步延伸,如有报道关注精准扶贫推动形塑新型地方政府、改善贫困村的治理结构,还有报道从中国实施精准扶贫对世界减贫产生积极影响的角度切入,这些视角的延伸将精准扶贫放在国家治理、人类社会发展这样更为宏大的背景中,进一步凸显了扶贫工作的意义。此外,还有一些报道从政策角度来呈现不同部门、地方在推动精准扶贫方面的措施,这些政策并不仅仅集中在扶贫领域,而是将精准扶贫工作镶嵌在不同的工作板块之中,如两办印发的《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提出“践行信息惠农,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等,措施的提出指明了党政部门推动和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导向及其可能产生的潜在成效。对扶贫成果的重点聚焦坚持了正面报道的导向,发挥全面彰显成绩、有效总结经验、积极助推扶贫工作的正向社会功能,是落实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当然,突出强调正面成效并不意味着在扶贫领域不存在任何问题,样本报道中包含一定的负面揭露报道,反映了基层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贪腐、懒政、形式主义等个别问题。这些揭露性报道的存在一方面给受众呈现了一个整体向好却仍存在瑕疵的中国扶贫工作的形象,在政策的推行和落地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参与、不同地域的特性等因素使得其效果呈现出地域差异,一刀切的正面报道是对问题的刻意掩饰,因此真实反映政策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更有利于建构起受众对精准扶贫的更为立体和可信的印象;另一方面,对问题的揭露更是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问题的挖掘、展现和追问,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强对自身工作的反思,铲除阻碍扶贫工作的不利因素,进而推动工作的实际进展。
通过权威性建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统一的形式,腾讯新闻在精准扶贫的报道方面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其报道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报道的地域分布是不均衡的,整体呈现中部地区较多,东部沿海地区较少,个别西部地区省份没有涉及。中西部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精准扶贫报道关注的重点区域,但是腾讯新闻对中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的关注是有明显的差异的,这种不均衡报道的结果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性的缺失,只关注到了个别省份的特例,而忽视了其他省份的工作情况。东部地区虽然经济整体较为发达,扶贫攻坚任务相对较轻,但另一方面,这些省份也在积极参与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援付诸,这些工作其实在腾讯新闻的报道中也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其次,报道对基层的呈现还有待深入,既有的稿件中从政府视角出发的较多,很多报道着眼于地方政府领导的讲话、政府部门采取的扶贫措施等,而以基层扶贫干部、村民为视角的稿件相对较少。农村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村民是精准扶贫工作涉及最重要的主体,从村民视角展开的故事是反映精准扶贫过程和成效的最直观的载体,如记者探访四川27个“悬崖村”,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刻画了贫困户种植核桃林、“光棍村”脱贫、水泥路进村等细节。但是农村、村民,包括驻村扶贫干部,他们在多数报道中是缺位的,取而代之的是数据、概述,这样的报道可以在宏观上展现总体情况,但缺乏故事、细节和基层一线的支撑,缺乏生气,无法引起受众的同理心。
此外,腾讯新闻在整体上呈现原创策划不足、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调动网站的专题策和原创评论资源。商业新闻网站在新闻选取、评论、专题策划等方面仍然具备一定的自主空间,对于重要话题可以通过组合稿件、专题页面等形式来统筹策划、表达立场。在精准扶贫话题上,目前腾讯新闻还没有设置这样的专题或专栏形式,稿件之间缺乏互文关系,只是孤立地散布在不同的频道和栏目,没有形成聚合的影响力。从这一点上来讲,精准扶贫议题本身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凸显出来,腾讯新闻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当然,腾讯新闻在原创原发稿件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精准扶贫的包括对扶贫、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解读。不过,个别报道对“精准”的把握也是有欠缺的,只讲扶贫而忽视了“精准”。精准扶贫并不等同于完整的扶贫工作,其概念强调的是一种特定的理念、方法和过程,强调的是其“精准”,因而,如果报道不能展现出“精准”的内涵所在,那么精准扶贫概念和政策本身便被媒体报道所消解了。
五、讨论与建议
精准扶贫在当今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各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媒体自然不能缺席对这一重要政策的宣传和报道。尤其是对于以腾讯新闻为代表的商业网站来说,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和报道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腾讯新闻2017年涉及精准扶贫的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腾讯新闻对于这一议题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实施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总体成绩,承担起新闻媒体的基本社会责任,但是其担责的自觉性、主动性略显不足,对精准扶贫相关报道缺乏显著的成体系的布局,不利于影响力的塑造,也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全面展现。
在精准扶贫报道实践中,坚持维护中央权威、积极报道精准扶贫成果是基础,媒体报道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和政策,以媒体独有的形式参与并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进展。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商业新闻网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报道:
1、权威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新闻来源的权威性,关注中央媒体在相关领域的重大报道,及时做好跟进,确保发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扶贫攻坚的关键节点做好主题策划,善用新闻网站可调度的原创资源,积极解读精准扶贫的思想、措施和和成效,成体系、有节奏地做好转载新闻稿件的编排,打造核心新闻产品,突出国家政策、扶贫一线、专家解读等不同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实效,树立一批扶贫工作鲜活实践案例和工作典型。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要从宏观上关注政策和措施,通过详实的数据反映我国精准扶贫的整体成效,但同时也要注重个案报道,挖掘扶贫一线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做法,通过扶贫干部、农民自身来讲出精准扶贫的故事,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从政策、概念落实到具象的环境、生活和人的故事,做到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在空间上要兼顾各地区、各领域的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反映扶贫成效,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等具有扶贫典型意义的地区,呈现不同地域的扶贫特色工作。
4、宣传与监督相结合,真实反映扶贫成果及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负面现象,有褒扬也要有针砭,既要总结和推广有效扶贫经验,也要善于揭露各地扶贫实践中出现的贪腐、懒政等不良风气和现象,实现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统一,有效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精准扶贫报道所能反映的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侧面,尤其是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领域的社会责任,这一领域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于商业门户网站来说,这一领域也是其新闻频道、新闻栏目所必须重点关注的。通过权威性建构、正面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的三方面形式,腾讯新闻能够传达出其自身的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但仍需要在报道的全面性、体系性、创新性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由此也可以看到,门户网站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报道并不能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转载上,而是更应当关注到转载稿件的质量及其重组之后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关注到如何通过将对这些转载稿件与自身原创资源的结合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功能,以实际行动来助推相关政策和工作的前进,助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商业门户网站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所应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