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8

从“把关人”到“守望人”: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的功能角色定位

刘沫潇
2019年01月10日15:40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通过对目前国内算法应用较为突出的三家新闻聚合类APP的人工编辑的深度访谈发现,人工编辑的角色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人”(gatekeeper)发展到了算法式新闻分发下的守望人(gatewatcher),“信息评估”是其主要工作,通过对信息不同程度的强调,“宣传”信息而非“发布”信息。人工编辑主要承担内容审核和人工推送两项职责。审核部分表现为人和机器相结合、分工协作、层层过滤的特点;推送部分,由于算法在新闻敏感性和推送时效性上与人工编辑存在较大差距,重大突发消息的推送仍主要依赖“有经验”的人工编辑。总体来说,访谈者认为在算法驱动为主的新闻客户端里,人工编辑的权限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相比有所减弱,但均预期人的作用会逐步提升。天天快报新近上线的纯人工筛选的“大事”栏目和一点资讯设立的沟通算法团队与编辑团队的精细化运营组均是促使算法回归人的价值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把关人;守望人;算法;算法式新闻分发;内容运营

目前国内许多新闻客户端已尝试采用算法来进行新闻分发,赢得了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的低俗化和“信息茧房”效应等。2018年4月,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四款移动应用程序就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下架处理和整顿。与此同时,算法在新闻分发领域的应用也引起了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视。2018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宣布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正式上线,在发布仪式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发表主旨演讲称人民日报“高度重视算法推荐,正在研究通过‘党媒算法’,实现海量内容与个性化需求的匹配效率”。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构建健康活跃的新媒体内容生态”系列评论第一篇《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评论聚焦当下 “算法焦虑”,认为“算法也是价值表达,技术也有价值属性”,呼吁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学会用主流价值“驯服”算法,“驾驭技术”。

目前有关算法的争议,究其根本,无外乎是关于如何平衡算法与人的关系,如何平衡算法的商业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如何在算法式新闻分发的“流行趋势”下对人的功能和角色进行重新把握和定位的问题。而人的作用的发挥首先要依赖于内容供应端的人工编辑,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算法焦虑”下如何发挥人的作用进行探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算法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之所以吸引学界关注,不仅在于其带来了新闻生产和新闻分发方式的变革,更在于其对传统媒介生态和新闻价值观念的颠覆。已有文献对新闻算法的探讨包括算法所引发的技术伦理问题(陈昌凤,霍婕,2018;Mittelstadt, Allo, Taddeo, Wachter, & Floridi, 2016),算法判断对记者主观专业判断的挑战(马特·卡尔森,张建中,2018),算法偏见产生的来源及纠偏措施(张超,2018)以及算法作为一种“非人类的行动者”对媒介生态和传统新闻业“公共性”的挑战(姜红,鲁曼,2017)等。

目前由于商业机密和技术壁垒的原因,新闻传播学科对此话题的研究很难触及算法机密的“黑箱”,致使研究者往往有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无奈与无力。鉴于此,章震和周嘉琳(2017)通过对国内外算法新闻研究代表性文献的梳理,建议研究者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主要采纳算法技术的机构进行考察,以收集一手资料,修正相关理论概念及研究成果。

已有文献聚焦了新闻算法下一系列的矛盾纠纷,包括新闻的公共性与算法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舆论引导与个人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算法判断的“客观性”与专业判断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的化解恰恰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尤其是人工编辑的作用。

针对新闻生产中的编辑角色,最适用的传播学理论为卢因提出的“把关”(gatekeeping),目前“把关”一词已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常识性概念。编辑相当于“把关人”(gatekeeper),对信息进行选择,筛选与过滤,通常可以决定在媒体的什么位置、什么时段放置什么样的新闻报道。然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生态的变革,把关概念本身也在不断的修正当中。

Axel Bruns 2003年在把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 “大门守望”(gatewatching)的概念。Bruns认为相比于传统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新闻渠道的稀缺性,互联网大大拓展了新闻发布的渠道和空间,因此编辑的任务不再是“控制大门”(police gates)而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评估”(information evaluation)成为其“关键任务”(critical task)。Bruns进一步指出网络新闻聚合者的角色更像是 “专业的图书管理员”(specialist librarian), “不断地搜寻各媒体中可获取的信息并作为信息找寻者(information-seekers)的向导,为其提供最相关的消息源”。“守望人(gatewatchers)不断的守望大门,并向他们的读者指出那些最有可能通向有用消息源的大门”,“守望人在根本上是宣传(publicise)新闻而不是发布(publish)新闻”。在大门的守望阶段,“几乎所有进来的材料都会公布,但是强调的程度不同。”

虽然“大门守望”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协作化的网络新闻生产和编辑,但在Bruns总结的“守望人网站模型” (gatewatcher site models)中,“自动化大门守望”(automated gatewatching)模型,就是以算法推介的谷歌新闻(Google News)为主要案例来进行阐发的。因此“守望人”的概念或可为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功能和角色的考察提供思路和指导。

基于以上理论和文献回顾,本文拟探究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具体包含两大研究问题:一是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的工作内容包含哪些?二是人工编辑对自身工作的价值感知和前景预期如何?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深度访谈法,围绕研究问题设计访谈提纲,采集一手资料,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每人访谈时间不低于一小时。

目前国内算法式新闻分发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技术型公司,而非传统的新闻媒体。在技术型公司中,又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和天天快报三家新闻聚合类APP的算法应用最为突出,因此本文选取以上三家公司的相关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三位访谈对象的背景信息详见表1,并应相应访谈对象要求,对其姓名进行匿名化处理。三位访谈者此前均有主流媒体或传统门户网站的工作经历。通过访谈发现,技术型公司的人工编辑被称作“内容运营”,主要承担审核和推送两项工作。

三、研究发现

(一)人工编辑的审核内容与审核流程

在算法式新闻分发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里,内容审核意义重大,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算法分发不当带来的风险。“这个(审核)基本上是每天推送的根源……你没法把一个没有经过人工校验的东西就推出去,因为这个东西的风险很大……比较轻的话可能是APP被下架,重的话有非常大的其他方面的风险。”[今日头条张某访谈实录,访谈时间2018年6月8日] “文章在我们所有内容平台第一步一定是要过审核的。为了把住网站的安全生产底线,(这是)关乎任何一家公司命脉的事情。”[一点资讯白兰访谈实录,访谈时间2018年6月24日]

在算法式新闻分发下,对文章内容的审核基本上是人和机器相结合、分工协作的审核方式,并表现为层层过滤的特点。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审核层级和审核流程,但都至少包含政治安全审核和文章质量审核两方面,而机器辅助审核可以在信息海量的情况下显著提升审核效率。如一点资讯的白兰介绍,通过编辑事先建立敏感词库和“差文过滤模型”,文章在进入内容池之前会首先通过机器审核。机器审核后会优先标注触及敏感词和质量有问题的文章并通知人工优先进行审核。与此同时机器会直接过滤掉质量特别差的文章,提升人工团队的审核效率。

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人工参与的审核类型与审核流程如表2,除了人工和机器审核相结合外,还体现了前期审核与事后审核相结合,内容审核与账号审核相结合的特点。今日头条各种审核实行轮岗制,以方便内容审核编辑熟悉不同类型的审核业务。无特殊策略审核中,“推送审核”的结果由于无法召回进行复审,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错误成本”,成为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的内容审核重点。[ 同注释1]特殊策略审核由于比较明显的借助了计算机模型和算法策略,成为以算法应用为主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审核模式。

此外,在算法式新闻分发下,审核编辑的工作除了机器辅助的安全审核和文章质量审核外,还会协助算法为内容“打标签”,进行“文章画像”,从而为下一步的算法分发奠定基础,因为“编辑对内容天生是敏感的”[ 同注释2]。白兰认为虽然目前机器可以根据文章关键词以及上下文语境提炼文章主题,为文章打上一些基础和关键的“标签”,但视频内容的“打标签”工作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大。

在算法驱动的新闻资讯聚合类客户端,编辑对内容的处理通常依据比重赋值逻辑,对部分内容进行加权处理。也就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编辑(往往由于版面和时长等限制因素)对新闻内容的“生杀大权”,在以算法驱动为主的客户端里,人工编辑对内容采取了一种相对柔性的处理策略。其主要工作不是决定通过或不通过某条内容,也不是决定某条内容所在的具体位置,而是对相应内容进行不同的层级评估和推荐,从而让编辑认可的精品内容与同类内容相比更易分发到用户的信息流里。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人工编辑的审核结果与内容推荐状态相挂钩(详见表3),体现了多层级、较灵活的推荐策略。

表格3中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与前两序列相比更易受到更高一级平台政策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和应用商店政策,因此相应的审核推荐策略也会调整的多一些。[ 同注释1]

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的内容审核均依据公司制定的成文的较为详细的审核规范,且审核规范会定期更新。天天快报的审核工作不在其部门内部而是经由腾讯公司级的安全审核和内容池“企鹅号”人机结合的文章质量审核后进入天天快报的内容推荐池。

(二)人工编辑的推送内容与推送策略

基于访谈,当前算法在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推送的时效性上与人工编辑存在较大差距。“算法能很好的判断热点是什么,但是它没有办法在人发现热点之前判断热点,因为它一定是一个后验数据的反馈”[ 同注释2]。

综合访谈,在以算法驱动的新闻资讯聚合类客户端里,人工编辑的推送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网推送的所有用户均可收到的特大消息或突发消息,通常通过推送弹窗第一时间告知用户。“人工更多是强时效性的内容,突发性的内容,这种是需要人工去做的,因为机器对热点的判断是有滞后性的”[ 天天快报徐某访谈实录,访谈时间2018年6月13日]。算法对突发消息重要性的判断需要基于全网的发文量以及新闻的点击、转发和评论等数据维度的变更,而这些数据的变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算法与人工相比相对滞后,对重大突发消息的推送主要还是依赖于“有经验”的人工编辑[ 同注释7]。此外,由于弹窗推送是一个“把普通用户和客户端做联系”的“手段”[ 同注释7],是“唤醒用户”和“激活用户”的重要方式[ 同注释1],影响着用户对客户端的主动打开频率,并进一步影响用户对客户端的使用时长和留存时间,因此弹窗推送成为各家资讯聚合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运营重点。

第二部分是人工编辑的专题策划,“机器是没有做专题策划这种能力的”[ 同注释7]。以霍金去世的新闻为例,天天快报的编辑会在事件发生后联动科技频道,直播和视频运营等部门进行相应的专题策划,并在信息流的显著位置推送。专题策划既包含重大的突发事件,也包含相对较小的热点事件,这是人工运营主要参与的部分之一。但专题策划并非在所有以算法应用为主的新闻资讯客户端里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比如天天快报在这方面的比重要明显高于今日头条,这是由于天天快报受到了“传统门户的风格”的影响[ 同注释7]。腾讯是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其旗下天天快报的运营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门户网站编辑风格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作为对算法补充的人工个性化推送。其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人工判读,为相关内容打上个性化推荐的标签,再经由算法推荐给相关用户。但用户最终能否看到此则消息则完全取决于算法的判断,人工编辑的作用在此层面上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相比有所减弱。之所以现阶段人工仍需辅助算法进行个性化推送,是因为“理论上来说,算法应该推送给他(用户)。实际上,算法可能没有那么快,所以人工会推送出去。我觉得作为一个从业者来说,事实上算法能做的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同注释1]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用户的“冷启动”阶段,即人工需要保证新用户在打开客户端时第一时间就可看到当天当时的重要新闻。如新用户进入一点资讯客户端时,虽然平台可以基于所掌握的一些用户的“微弱的信息”(如用户下载应用时同意授权给客户端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进行部分个性化推送,但是绝不能完全依靠算法而忽略用户对新闻和资讯的基本诉求,所以在客户端的头部位置,一般会放置当日当时人工推荐的重要新闻,而在接下来的位置则会依靠算法的个性化分发。[ 同注释2]

目前针对算法式新闻分发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推荐的低俗化和同质化。低俗化信息的出现部分涉及到了内容运营部门与技术研发部门之间的权力互动。虽然访谈者认为人工主动推送的东西“显然不会是低俗的内容”,但由于“话语权”在技术部门,因此人工编辑只能保证其主动推送的消息不含低俗内容。[ 同注释1]而技术部门有时也会为了数据和业绩的考虑,存在一些违反编辑本意的操作。“技术也会有那种擅作主张改推荐逻辑,不跟编辑打招呼的事情”,因为“技术驱动的公司,编辑背的不是公司的核心的指标……核心指标需要技术去优化。技术可能有的时候会为了优化指标,做一些推荐逻辑的改动”[ 同注释2],因此这就需要内容运营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进一步的沟通和协调。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可完全归咎于技术部门,公司的目标定位和考核标准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访谈发现,人工编辑在破除算法式新闻分发下的“信息茧房”效应中可以有所作为,如通过人工对重要突发信息的弹窗推送、专题策划和人工强插等方式来加大人工干预的比例。但破除“信息茧房”实则主要涉及“算法的优化问题”[ 同注释1],如“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用户的“兴趣试探”算法等[ 同注释2]。

通过访谈发现,虽然人工推送的信息可能不如用户个人兴趣类的信息点击率高,但在算法驱动为主的新闻资讯客户端里仍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因为如果缺乏对重要信息的人工推介,让新闻热点旁落,“久而久之用户对客户端会失去一种信任感”和“基础的信息安全感”甚至危及到客户端的“口碑”[ 同注释7]。因此,访谈者提到点击率在人工运营方面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人工推送更多会考虑内容本身的新闻性[ 天天快报徐某访谈实录,访谈时间2018年6月13日;今日头条张某访谈实录,访谈时间2018年6月8日]。

(三)人工编辑的价值感知与前景预期

总体来说,访谈者认为在算法驱动为主的新闻客户端里,人工编辑的权限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相比有所减弱。“人能决定的东西其实少了很多……我只能决定它的推荐状态,但我不能决定它的具体推荐位置和它是否要被推送……你(人工编辑)只是在解决机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样。”[ 同注释1]与传统门户网站的编辑相比,在以算法驱动为主的客户端中,编辑的作用“肯定要弱化很多”,以前传统门户时代是“编辑强运营”,“编辑思维为主”,而现在“人工能干预的位置越来越少”,但“这个路子是否对不一定”[ 同注释7]。虽然一点资讯一直以来强调“人机结合”,但“实际上算法的这种分发平台,其实内容的话语权确实是降低了的”,因为传统的门户网站是“一个纯内容平台,产品,技术都是为内容而服务的”,而算法式分发平台“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平台,其实内容是这个平台给用户的一个产品……怎么样促进用户更多的消费,只有技术能够实现,所以技术的话语权确实,简单来说,比内容运营要高的”。[ 同注释2]

此外,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编辑相比,在以算法驱动为主的新闻客户端内,编辑更多是“内容运营”的角色,通过对内容的层级划分来进行推荐。白兰认为“传统的编辑和现在这种新的运营编辑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数据的认识”,通过对算法提供的丰富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用户停留时长,点击率,评论数等,内容编辑可以总结运营经验,优化推荐策略。运营还突出体现在一点资讯频道编辑的日常工作重点,即关注本领域内优质账号在平台的发文情况,通过与账号运营人员点对点的沟通和举办相应的线上活动等措施来调动优质账号的发文积极性,保障频道的“内容生态建设”[ 同注释2]。

作为在算法式新闻分发下的内容运营人员和管理者,三位访谈者均对算法本身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大多数人对算法的迷信可能根据并不是特别的强”[ 同注释1]。“先不说它(算法)正确不正确吧,最起码它不是唯一一条路……我们跟业内的同行聊后有一个共识就是并不是机器化以后,传统的编辑就没饭吃了,那是不可能的,人工智能再怎么发展,新闻这个东西是很人性化的一个东西,在新闻领域内,AI(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替代人。”[ 同注释7] 天天快报新近上线了“大事”栏目,该栏目是其各个频道专业的人工编辑基于对全网以及垂直领域的监控,纯人工来判断和筛选热点信息。通过这种纯人工筛选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短时间内了解各领域重要新闻事件的“刚需”,以节省用户时间。“大事”栏目是一种对传统门户时代的“复古”,也是以算法驱动为主的天天快报“两步走的一个动作”,目前“大事”栏目上线后收获了腾讯公司内部的好评且用户在该栏目的留存率比较高。[ 同注释7]“我们公司(一点资讯)定调叫价值阅读,价值阅读一定不是算法能够实现的,光用算法实现不了价值阅读,所以一定得把编辑的经验融进去,所以我们这边才会有一个专门跟算法沟通的编辑团队(精细化运营组)。”[ 同注释2]

针对人工编辑未来的前景预期,访谈者均认为人的作用不会降低。“我觉得(内容运营团队)萎缩这个事情可能比较难了……你肯定需要人来承担一部分责任的,我个人倒不认为算法会取代人”。[ 同注释1]“我觉得一窝蜂的去做这个(算法式新闻分发),可能不会是一种常态吧,我觉得可能还会过渡到人在里面占的比例会再大一些,最起码要比现在大一些”。[ 同注释7]一点资讯目前还在扩招内容运营团队,因为她们“一直对这个(算法式分发平台)的判断就是未来逐渐的还是会回归价值阅读,算法推荐也要想办法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算法未来一定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背后的价值观就是我们人的价值观”。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访谈发现,编辑的角色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人(gatekeeper)发展到了当下算法式新闻分发下的守望人(gatewatcher),拥有“守望人”的部分特征,如“信息评估”是其主要工作,通过对信息不同程度的强调,“宣传”信息而非“发布”信息。从“把关人”到“守望人”不仅意味着人工编辑部分权限的弱化,也指出了其功能角色的转向:一方面编辑需要由机构本位转变到用户本位,更多的考虑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算法式新闻分发浪潮下,既然看什么的权力很大一部分被让渡到用户,那么人工编辑就应该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做好内容审核,守住新闻底线,并通过对优质内容和重要新闻的加权推荐、弹窗推送和内容强插等方式保证用户的知情权,提升用户的信息消费素养。也就是说在算法式新闻分发下,编辑仍需通过的自己的工作对公众作出有益引导。

此外,编辑需要在传统的新闻价值研判和用户的兴趣点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一场未竟的媒介生态变革。访谈中,一点资讯精细化运营组的经验或可值得借鉴。据白兰介绍,一点资讯在内容部门下单独设立了精细化运营组作为沟通算法与内容编辑的桥梁。该部门的组成人员比算法更懂编辑的困惑,又比编辑更懂一些算法,通过定点的复合化培养,精细化运营组人员将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对内容的敏感性,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产品思维。算法并非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在算法式新闻分发的趋势下,恰恰需要让算法回归价值,而这个价值正如白兰所说,是人的价值。目前一点资讯开发了“辟谣算法”,通过已产生的辟谣内容来匹配和定位相关谣言,利用用户评论确定哪些信息疑似谣言,并通过积累的辟谣数据库来训练分类器识别谣言。一旦确定谣言或假新闻,相关信息会在客户端下架,算法会尽快为曾点开此则谣言的用户推荐辟谣文章。“辟谣算法”的研发本身就是回归编辑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体现,离不开编辑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的沟通与合作。

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新闻客户端已经尝试运用算法来分发新闻,但算法式新闻分发究竟是不是一个合理和必然的趋势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如天天快报新近上线的纯人工筛选的“大事”栏目就是对传统门户网站编辑运营模式的“复古”。随着互联网时代客户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随着用户对互联网使用的逐步成长和成熟,纾解好用户的“算法焦虑”或许恰恰可成为主流媒体和传统门户网站的一个优势和契机。

除此之外,通过访谈,算法优化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让算法“更懂你”取决于机器对文章内容本身的理解能力,也取决于“用户画像”与“文章画像”的匹配程度和贴合程度,而这一切都要经过不间断的、深层次的人机交互和机器学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过程离不开人工编辑对机器的案例提供,经验教导和纠偏修正。

最后,本文基于算法在中国国内的应用现状,重点访谈了现阶段算法应用较为突出、以算法驱动为主的三家技术型公司。但由于传统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大多也开始采用有限的个性化算法分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察人工编辑在这些机构中的功能和角色,与本篇文章进行对比。更进一步,虽然现阶段中国传统媒体对算法的应用程度与技术型公司相比还不是很高,但新近上线的人民号或可成为未来考察传统媒体中算法和人工协作状况的一个案例。本文作者曾在人民号上线后第二天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得到回复是由于刚刚上线,人民号还需要运营一段时间来积累实际经验,因此访谈未能成功,但后续传统主流媒体对算法的应用以及其人工编辑角色的定位同样值得关注和探讨。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