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8

虚拟的真实?

——试论VR新闻“去真实”的伦理风险

韦龙颔
2019年01月10日17:2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新闻生产的理念,创新了新闻报道的手段。然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其伦理风险也逐渐显露。本文针对VR新闻的伦理风险,从VR新闻的概念和缘起出发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认为VR新闻凭借其强大的浸入感和共情感控制观众的情绪,而这种影响往往建立在“去真实化”的可操作前提之上;“去真实”往往披着“真实”的外衣,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宣告“真实”的可操作化,因而与传统新闻真实性理念分道扬镳。

【关键词】VR新闻 虚拟现实 伦理风险 真实性

一、引言

伴随着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人类传播史于21世纪进入了“以个人化为中心、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依赖于高科技的‘第四纪’”[ 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01):34-41.]。虚拟现实技术即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与新闻报道相结合而产生的虚拟现实新闻正在新闻业的第一线蓬勃发展。如今,VR新闻方兴未艾,在拥抱新事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其隐含的问题。本文从VR新闻的概念和缘起出发,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分析VR新闻“去真实”的伦理风险。与VR技术相结合的新闻实践是否符合新闻伦理对真实性的期许?VR新闻在何种程度上与传统新闻所强调的真实性分道扬镳?这是本文期望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回答的问题。

二、虚拟现实与VR新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其基本理念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拉尼尔也因此被尊称为“VR之父”。具体而言,VR技术借助特殊摄影机和计算机,模拟生成360度全景虚拟环境;用户在此环境中以第一人称视角浸入并参与互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虚拟环境可以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也可以是创造者主观想象的产物。有学者归纳出VR技术的核心特征“3I”,即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所谓“沉浸”指的是用户卷入虚拟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互动”指的是用户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人机交互;而“想象”则指的是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和自身的行为,通过推理和联想等思维过程,对其未来进行想象。[ 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01):34-41.]

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相结合,诞生了虚拟现实新闻(Virtual Reality Journalism,又名“VR新闻”)。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VR新闻》(Virtual Reality Journalism)中的定义:VR新闻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承载媒介制作与呈现的新闻,它凭借VR终端中的各类视听传感系统模拟受众反应,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浸入效果。[ The 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at Columbia University, Virtual Reality Journalism[EB/OL]. https://www.cjr.org/tow_center_reports/virtual_reality_journalism.php#vr-as-journalism, 20180701.]VR新闻能够为受众提供在新闻现场进行360度自由观察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是传统的平面媒体无法提供的新体验。

2013年,美国《得梅因纪事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首个新闻项目《变化的丰收》(Harvest of Change),它被视为VR新闻的第一次尝试。2015年后,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加入到探索VR新闻的队伍中:美国广播公司推出“ABC News VR”服务,其首则VR新闻《叙利亚之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CNN将VR用户直接带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现场;《纽约时报》还推出VR新闻客户端“NYTVR”,填补了VR新闻APP的空白。

与美国相比,我国VR新闻的起步则稍晚一些。2015年,《人民日报》率先推出“9·3阅兵”的VR全景视频,成为国内首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主流媒体。同年12月,新华社发布VR新闻《虚拟现实,带你“亲临”深圳深夜搜救现场》,这是VR技术在我国重大突发新闻报道中的首次应用。

总体来说,相较于传统纸质新闻和视频新闻,VR新闻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VR新闻强调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观众不再是旁观新闻事件的第三者,他可以直接“站”在新闻现场,“再也不用记者绞尽脑汁地表述,因为站在这样的现场,直接的听觉、视觉、触觉的冲击,让一切文字都变得苍白无力”[ 孙振虎,李玉荻.“VR新闻”的沉浸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6(09):29-32.]。其次,VR新闻中媒体的中介角色被削弱了,在第一人称视角下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角度,无需他人转述,“受众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了解到新闻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是在此之前已经制作好的,但是由于受众拥有视角选择的权利,因此其接收新闻的过程比以往任何的新闻传播媒体都有更大的自由度”[ 彭立,彭泺.新媒介技术正改变与增强新闻传媒——基于VR技术、AR技术及MR技术的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0):153-157.]。第三,VR的交互性从行为和心理两个维度加深了观众的新闻体验。[ 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7(06):27-35+151.]

除此以外,在新闻生产方面,与传统视频新闻相比,VR新闻凭借360度全景缝合图像突破了取景框和蒙太奇的限制,“新闻的生产者通过对取景框的操纵来实现对故事内容和意义的操纵的能力被降到了最低限度……镜头组接不再有太多实质的意义,而日渐沦为一种纯粹的转场手段。对新闻的意义的获取和阐释则主要通过用户的体验以及用户与情境之间的互动来完成”[ 常江.蒙太奇、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J].新闻大学,2017(01):55-61+148.]。也就是说,VR新闻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在形式上进行加强和拓展,更重要的是,它在新闻生产的逻辑上,已经与传统新闻发生断裂——传统的视频新闻从业者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凭借取景框和蒙太奇镜头组接向受众传达新闻真实,而VR新闻则直接凭借360度实景拍摄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创造出新闻现场,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更加完整的新闻体验。可以说,VR新闻是新闻生产中的一种全新理念。

因此,基于以上特点,有学者特别指出,VR新闻是对新闻真实的进一步接近,因为它排除了新闻从业者在进行新闻生产时难以避免的倾向性,强调受众在消费新闻时的第一人称体验,而VR技术为这一体验提供了空前贴近新闻现场的情境,“新闻的全貌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示在受众眼前,对于事件的是非善恶能够交给受众自己来判断”[ 程悦.虚拟现实(VR)在新闻场景中的应用:机会、困境与挑战[J].科技传播,2018,10(06):121-122.]。

然而,当VR新闻以一种革命性的姿态在新闻业掀起风暴时,它的伦理风险也随之暴露在我们面前,首当其冲的便是虚拟现实对新闻真实性的威胁。颇为讽刺的是,正如前文所述,有学者基于VR新闻的种种新的可能性,认为它是对新闻真实的进一步接近,但这种颇为乐观的态度在事实面前却不得不陷入沉默。

三、VR新闻的伦理风险:“去真实”的隐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学者甚至认为,不能仅仅将真实看作是新闻的特征,“因为特征是在新闻成立后表现出的外在特性,而没有真实新闻根本不能成立,它是决定新闻生命的因素”[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37.],由此可见“真实”对于新闻的决定性意义。

讲述真相是新闻事业的崇高理想,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一向是中外新闻事业一致认同的新闻伦理,甚至是底线原则。2009年11月,中国记协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其中的第三条明确表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转引自展江,彭桂兵.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21-23.]而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于1973年起草颁布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伦理规约》也开宗明义地写道:“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是探究事实真相以及就事件和议题提供公正而全面的报道。”[ 转引自展江,彭桂兵.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5-16.]可见,真实既是巩固新闻事业的根基,也是新闻事业所不懈追求的理想,而违背真实则一直为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所不容。

既然,VR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类型,它必然也要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就有违新闻伦理。为了深入分析VR新闻的伦理风险,我们不妨先从一些具体的案例入手。

前文提到的美国《得梅因纪事报》的VR新闻作品《变化的丰收》(Harvest of Change)以360度全景影像和计算机虚拟建构的农场场景,描述了美国爱荷华州四个家庭农场的变化。其中,360度全景影像由记者和摄影师现场拍摄,而计算机虚拟建构的农场场景则完全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其中的事物在大小、比例等方面与农场实景保持一致,观众可以通过穿戴设备在其中进行参观。

也就是说,在《变化的丰收》这部VR新闻作品中,有一部分是根据真实场景模拟生成的“虚拟现实”,尽管这个虚拟现实在众多指标上与真实的农场保持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真实”是可以基于数字技术进行量化还原的吗?

很显然,虚拟的真实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虚拟的存在。借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打个比方:这些虚拟的现实是真实世界在“洞穴”中投射下的影子,它们与真实世界存在根本上的不同;然而,这些“影子”却常常给人以幻觉,让人们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本身。一方面,VR新闻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对现实世界逼真的模拟使观众浸入虚拟现实之中,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使观众无法保持“批判的距离”,从而模糊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另一方面,这些“部分真实”的VR新闻又打着“新闻”的旗号,倚仗新闻业长久以来凭借对真实性的坚守而建立起的权威,做着僭越真实的行为。《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写道:“报刊应该追求‘全部真实’,以代替两个‘半真实’就构成‘一个真实’的想法。”[ 威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03.]无论报刊、电视,还是VR新闻,只要是新闻,不管何种媒介都不能真假参半。

如果说《变化的丰收》在僭越新闻真实性方面还不具备典型性,那么,美国VR新闻的先驱Nonny de la Pe?a的两部VR新闻作品《洛杉矶的饥饿》(Hunger in Los Angeles)和《叙利亚项目》(Project Syria)或许可以引发新闻界更深的思考。

《洛杉矶的饥饿》是美国《新闻周刊》前记者Nonny de la Pe?a的第一部VR新闻作品,它以美国的饥饿问题为背景,讲述了洛杉矶八月里的一天。在进行一项有关家庭饥饿问题的采访时,Nonny de la Pe?a和其团队成员亲眼目睹了一个人在排队领取食物时因血糖太低而晕倒在地的场景,但镜头却没能及时捕捉。后来,Nonny de la Pe?a通过VR技术重现了这一情景。《洛杉矶的饥饿》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置身于饥饿“现场”,由一系列视听刺激营造出的沉浸式体验使观众直面饥饿问题,产生强烈的共情。这部VR新闻面世后,相关慈善机构收到了大量捐款。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主席Klaus Schwab看过该新闻片后决定支持Nonny de la Pe?a拍摄一部关于叙利亚的VR新闻:“我相信Nonny de la Pe?a可以为那些叙利亚的难民儿童做些什么,他们是受叙利亚内战影响最严重的。”[ 汪睿.用VR“造”更真实的世界[N].周末画报,2017(955).]随后,Nonny de la Pe?a受资助前往伊拉克边境的难民营录制影片,制作出了又一部VR新闻《叙利亚项目》。这部作品完全用计算机模拟出了一个场景:一位年轻的女孩正在唱歌,随后一颗炸弹爆炸。这一强烈对比在身临其境的浸入感中,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

无论是《洛杉矶的饥饿》还是《叙利亚项目》,VR新闻的制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计算机完全模拟的场景。不同的是,前者的模拟基于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一种“搬演”行为,而后者则完全是一种“导演”行为。新闻片中的导演行为是对新闻真实性最直接的破坏,是对新闻伦理的严重违背。然而,无论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还是并未发生过的事件,在VR技术的塑造下,统统都可以被纳入“真实”的范畴。但是,这种所谓的“真实”,实质上却是对新闻真实性的破坏,是一种“去真实”的表现。正如著名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的创始人Palmer Lucky所言:“除非我们找到可以完美捕获并再现真实战争前线的技术,否则任何相关的模拟呈现都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偏见。”[ 转引自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从传播效果上看,这两则不同程度的“去真实化”的VR新闻都凭借其强烈的共情能力引发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似乎值得“提倡”,但这同时也突出反映了VR新闻的伦理风险: VR新闻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浸入感和共情感控制观众的情绪,而这种影响又建立在“去真实化”的可操作前提之上;“去真实”往往披着“真实”的外衣,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宣告“真实”的可操作化,因而与传统新闻真实性理念分道扬镳。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新闻事件内容的‘真实’与由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新闻感知的‘真实感’,无疑是有着主客观之别的。换句话说,尽管我们的知(感)觉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那被知(感)觉的就一定是真实的物体。”[ 彭立,彭泺.新媒介技术正改变与增强新闻传媒——基于VR技术、AR技术及MR技术的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0):153-157.]

具体而言,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VR新闻的伦理风险:一是话语层面,二是操作层面。

首先是话语层面。虚拟现实技术宣称自己是对现实的虚拟,它强调自己所呈现的现实是被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真实是新闻的立命之本,新闻真实是新闻从业者遵循新闻规律对客观事实的认识状态。如果新闻可以用VR技术去创造,如果新闻所倚靠的真实可以用VR技术去模拟,那么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就存在可操作的空间,如此一来,本质主义的新闻真实性就将面临解构的下场。

其次是操作层面。如果说,在话语层面谈VR新闻的“去真实化”带着太多形而上的色彩,那么在操作层面,VR新闻的伦理风险则是一个现实问题。前文提到,VR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可以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也可以是创造者主观想象的产物。据此,VR新闻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出现了两种虚拟环境,一是用360度全景摄像机实景拍摄、后期缝合的VR新闻,如《人民日报》的“9·3阅兵实录”,二是依赖计算机技术完全模拟影像的VR新闻,如《变化的丰收》中的农场场景。如果说,《变化的丰收》、《洛杉矶的饥饿》和《叙利亚项目》等VR新闻只存在部分“搬演”或“导演”,那么,完全“无中生有”的VR新闻片也已经出现。2016年,《卫报》推出首部VR新闻作品《6×9》,该片模拟一个犯人被关在6×9英尺牢房中的场景,为观众还原牢房内的幽闭感,让观众亲身体验单独囚禁的感受。《6×9》运用VR技术创造了一个架空现实的“真实”空间,脱离了任何具体监狱的原型。对于观众而言,真实已让位于“体验”,感官上的刺激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这部VR新闻片所采取的完全虚拟的报道方式已经与传统新闻业所强调的真实性分道扬镳。若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VR新闻必将重新界定新闻赖以存在的根基——真实。如果新闻业还以讲述真相为崇高理想,如果新闻也还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不动摇,那么我们亟需反思当下VR新闻的发展态势,完善相应的职业规范。

四、结语

正如《华尔街日报》视觉新闻总监Jessica Yu所说:“VR想成为主流的媒介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代表了未来新闻报道的一大方向。”[ 转引自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01):34-41.]如今,VR新闻方兴未艾,其展现出的优势和暴露出的问题都需要纳入考察的视野中。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出VR新闻在虚拟现实的“表象真实”之下潜藏的“去真实化”的伦理风险:VR新闻在“去真实化”的可操作前提之下,凭借强大的浸入感和共情感控制观众的情绪,而“去真实”往往披着“真实”的外衣,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宣告“真实”的可操作化,因而与传统新闻真实性理念分道扬镳。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技术,VR还将持续不断地给新闻业带来新的变化。我们应当正视VR新闻所隐含的问题,以开放的胸襟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