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中传2018

网络暴力的新特征:随意化、平等化、游戏化

——基于对QQ“对骂群”的实证分析

邱凌
2019年01月13日11:12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2018年6月,网络“对骂群”走红爆发,从微信“对骂群”到QQ“对骂群”,网络暴力在网络社会尤其在社交媒体中不断上演、变化。本研究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访的方法,对QQ“对骂群”进行就,发现当前网络暴力存在发展阶段缩短、加入暴力门槛低,娱乐化,游戏化、暴力主客体平等化、“被暴力”心理感受被稀释、暴力边界清晰,退出简单等新特征。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对此审视,发现网民在此过程中被“从众效应”带动的心理,同时也希望进行自我呈现,获得群体认同和归属感。

【关键词】网络暴力 QQ“对骂群” 从众心理 群体认同

研究缘起

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介入和冲击,暴力也顺势向互联网渗透、延伸,最终发展成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不仅使网络社会中充斥着戾气,还对部分网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权利伤害。虽然相关部门对此严格监管,但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即时交互性等特点,“马蓉骂战”、“王凤雅事件”等网络暴力还是屡见不鲜,甚至网民直接建立群组展开骂战。

2018年6月7日晚,微信“对骂群”在一夜之间野蛮生长,“骑士勇士球迷对骂群”因 “开创性”Bbox骂人走红之后,大量“圈外人”涌入,并不断“自立门户”,竞先模仿,导致“对骂群”病毒式扩散。“肯德基麦当劳对骂群”、“LOL王者农药对骂群”、“南方VS北方对骂群”、“盲人哑巴对骂群”等“对骂群”开始裂变式增长,甚至“有理由VS无理由对骂群”、“对骂群”等无具体指涉的“对骂群”也纷纷建立。不过这样 “广场式狂欢”只持续了一夜。6月8日,微信安全中心对此进行了整治,微信“对骂群”逐渐偃旗息鼓,但仍有部分网友将“战场”转移到更为隐蔽的QQ群,继续建立群组展开对骂。

在这场骂战之中,网民借助低俗、黄色、暴力的言语完成了一场网络暴力的“表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产生负面社会影响。但是在骂战之中,多数网民主动承受“言语冲击”,平等对骂,甚至还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用传统的网络暴力理论似乎难以完全解释,需要进一步分析。因此,本文将主要着眼于网络暴力的新发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QQ“对骂群”是否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

2.QQ“对骂群”的网络暴力具有哪些新特征?

3.QQ“对骂群”出现体现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什么?

一、理论基础

(一)“网络暴力”的意涵

“暴力”一般与“强制”、“镇压”等负面词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TO)将“暴力”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

关于“网络暴力”的具体含义,学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答案。不过大部分学者都更偏向于将“网络暴力”狭义定义为“网络语言暴力”,突出暴力的语言(极端言论、公开隐私等)而非行为,并强调语言暴力给他人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创伤。本研究也主要聚焦于对网络语言对骂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将“网络语言暴力”也等同于“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要素及特征

曾圆(2014)在梳理了2012年群体语言暴力典型事件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暴力的形成源包含冲突性要素、情感性要素、显著性要素和重要性要素四种[ 曾圆. 群体语言暴力的形成及应对措施研究[D]. 湖南大学, 2014.],分为“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构成要件,其中网络暴力的主体是指施暴者和受暴者,网络暴力的主观方面指在策划、引起或实施暴力行为时行为人所抱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态度、情感因素等;网络暴力的客体则指向受暴者;网络暴力的客观方面即网络暴力在客观方面的外在表现,包括网络暴力的主要手段以及存在的客观环境(许婷婷,2015)。

《人民日报》总结了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一是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是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虚拟民族志和深访的研究方法对QQ“对骂群”进行研究,探讨在QQ“对骂群”中网络暴力的新形式和新特征。研究者通过QQ群搜索功能,先后加入“对骂群,不限权”、“说唱VS喊麦世纪斗争群”、“南北方对骂群”、“19互喷对骂群”等QQ对骂群,并对以上QQ对骂群进行了半个月的观察,了解群内成员的话语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群成员进行深访。以下是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三、研究结果

QQ“对骂群”群成员以95后、00后为主,呈现低龄化特征,文化水平也普遍不高。通过研究发现,QQ对骂群中呈现的网络暴力与传统的网络暴力在暴力的部分要素和过程都存在明显差异。

(一)暴力过程:发展阶段短,不断反复

传统网络暴力往往存在酝酿潜伏期、扩散爆发期和平息延伸期,具有相对较长的持续时间。而对QQ对骂而言,暴力发展的时间短,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一天时间内会出现多次,如“南方北方对骂群”最多一天内进行过二十几场骂战。在QQ对骂中,也几乎不存在酝酿潜伏期,直接进入高潮。对群成员而言,对骂可以没有具体事件和固定对象,双方平等,骂人也不需要理由,因此群成员会直接展开对骂。尤其是部分新成员会事先询问群规则(“直接骂,还是要走什么程序?”),他们则一般成为被骂的对象,毫无征兆掀起对骂的高潮。而挑起骂战之后,群成员骂的对象也并不局限于新成员,然后随着时间骂战逐渐平息,但当再有新成员入群,或某成员发言,则又进入骂战高潮阶段,如此不断反复。

(二)加入暴力:门槛低,娱乐化、游戏化

通常而言,网友加入“对骂群”门槛低,只需要进行群搜索自主加入或者通过好友“拉”的方式就可进入对骂情景。好奇则是网友加入对骂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QQ“对骂群”中,群成员大都不认为自己在制造暴力,更多地把对骂当做一种宣泄情绪的途径,甚至是一种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不能在群里说太多无关紧要的话,必须要骂人,而这种“游戏”让人产生“好玩、有意思”的情绪,促使他们保持自己的群身份,并参与到群活动中。这种“游戏”的概念和规则成为大多数群成员的默契。

问:你怎么看这样的“对骂群”?会考虑退群吗?

侦察连,杀杀杀!:你不觉得这很好玩吗?就好比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的样子,工作的时候可以很严格,但生活上很可亲。骂就是为了骂而骂,骂完了大家还有说有笑谁也别记仇。这多有趣。

TBQY:退群?当然不退群啊,干嘛要退群,跟打游戏似的,多好玩啊这。

(三)暴力主客体:暴力双方平等化

在传统网络暴力中,较为明显地存在施暴方和受暴方,且施暴方一般都占据上风。即使双方角色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互换,但二者的界限相对明晰,在地位上存在不对等。QQ“对骂群”中则将双方的界限模糊化,双方的地位也更加平等化,不存在明确的施暴方和受暴方,群内成员(群主和管理员在挑选群成员上具有特权)是平等的,都可以选择是否骂人,在骂人过程中也几乎没有人会受伤。

问:你在的对骂群里大家一般都是怎么骂的?

TBQY:就这么说吧,北方骂南方,南方骂北方,你骂我,我骂你,懂了吗?但谁也别想欺负谁,就自个儿骂就行了,大家都一样。

北方1号:这个群管理员和群主都要保持中立,所以我也不太多参与群。反正他们就相互骂呗,你骂我,我骂你这样,很无聊。

(四)暴力效果:“被暴力”心理感受被稀释

通常认为网络暴力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明显存在施暴方和受暴方,二是要存在暴力言行,其中网络暴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暴力上,三则是对受暴方造成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在这三种要素中,第三个是最核心要素,是判定网络暴力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准,也是网络暴力受到批判和管制的重要原因。在QQ“对骂群”中,群成员主要通过相互谩骂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互骂的形式多为语言、表情包还有少量的短视频,骂的内容也多涉及到暴力、黄色的词汇,尤其跟性有关的话语,这些与传统网络暴力的内容也如出一辙。但是在对于暴力内容的感受上,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被严重稀释,甚至几乎不存在。

QQ“对骂群”群成员都形成了一种默契,认为“对骂群”就是一个骂人的地方,在里面就是要骂人,也可能会被骂,所以在入群之前他们大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并不将此看做是一种对自己的“暴力”。相反,与传统暴力双方势不两立不同,QQ“对骂群”中的群成员只是表面相互对骂攻击,私下里并不因此记仇,甚至会因为骂对眼单独加好友,成为好友,但成为好友后也并不妨碍他们在群里继续相互骂。

问:被骂的时候会觉得很生气,或者难受吗?会不会有自己受到了一些攻击或者被暴力的感觉?

Ayo公主婷:我觉得这更多的是怼,互怼,而不是骂人吧。“怼”就是一种Battle,“骂”就是一种发泄。怼你,我是说唱怼你喊麦,骂人就是我代表自己骂你。虽然有的人忍不住用了脏话,但我觉得还是一种“怼”吧。

北方1号:这个群的宗旨就是双方对骂,不带急眼。就是一种情绪发泄的途径,比如你有点生气啊,有点委屈啊,或者不得劲儿,都可以来群里发泄一下,都可以的,但是骂完之后私聊还是朋友。反正就是这样,反正至今也还没有人急过眼。

侦察连,杀杀杀!:会有点生气,但还好吧,也称不上伤害,因为我也不会生气很久。就当一种考验吧,磨炼意志和心性。而且我觉得大家骂完了还可以有说有笑的聊天最棒了。

(五)退出暴力:暴力边界清晰,退出简单

网络暴力发生在网络空间中,涉及的群体广泛,不论作为施暴方或是受暴方,一旦加入“网络暴力”的圈层就很难退出。但是在QQ“对骂群”中,针对某一话题的对骂涉及人群较少,主要为加入群聊中的人,而这一范围根据创建者的QQ等级有500到2000人不等,相比传统的网络暴力涉及的范围,QQ“对骂群”暴力范围相对小。且作为“对骂群”中的成员,大都有主动权选择是否参与到对骂之中,加入群或退群则是一个清晰的界限,一旦选择退出就是完全脱离了“暴力”的情境。

问:你自己会骂人吗或被骂吗?如果被骂得受不了怎么办?

侦察连,杀杀杀!:我很少骂人,但有时候会骂,就闲的,闲的无聊。我平常生活中我也不会说的,人总要学会带着面具生活嘛,网上言论比较自由,毕竟大家都不认识。有时候别人骂的时候,我也会骂。比如之前看到一个地域黑的,骂得很难听,我就看不惯,怼了几句,其实他骂的是别人,也没说我啥,但我就是单纯看不惯他,就想骂他……如果被骂得受不了了,就退群呗,退群就好了。

四、讨论

QQ“对骂群”的存在,体现着网络暴力的新内涵和新发展。它的产生也并非偶然,而是由网络、个人、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交错形成,除了网络空间即时性、相对自由性、互动性等特性的推波助澜,更重要的还体现在网民心理层面的影响。

(一)从众心理:对骂引起群体极化

从众(conformity)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现象和社会心理,是指根据让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具体而言是作为个人因受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一种社会现象[ 许杭璐, 昝琪. 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探究[J]. 学理论, 2013(35):329-330.]。除了个体的特点,如性别、知识经验、情绪等会影响是否跟随群成员,加入群的对骂活动中,群体因素也会产生极大影响。在QQ“对骂群”中,群体中的成员都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跟着多数群成员进行骂战,这一方面出于其对群体的认可,彰显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害怕因为特立独行而被群体孤立。

此外,情境因素即在QQ群中对骂的情境也会深刻影响网民的行为,尤其在对骂的暴力情境中,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暴力是一个特殊的情境,在双方网络对骂的内容中往往也携带着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愤怒等负面情绪,随着网民的语言暴力,这种愤怒情绪在QQ群中蔓延、扩散,同时还一定程度伴随着释放的快感。于是在这种氛围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模仿这些态度和行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也越来越极端,从而导致更多的谩骂,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使得感染情绪在QQ群中爆发,骂战也不断扩大。

(二)自我呈现:自我暴力的狂欢“表演”

网友在QQ“对骂群”中利用文字、语音等相互展开骂战,但每一位群成员在“对骂群”中所针对的内容、对骂的风格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这些背后体现着他们对自我的定义以及对自我的呈现。自我是我们对自己各方面认识和信念的总和(Baumeister,1998),它包括自己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和认识、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与众不同人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好坏评价、态度等三个层面。而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 杨宜音, 张曙光. 社会心理学.第2版[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5.]。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会互动是一种“戏剧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为达到其预期的“自我形象”而刻意选择自身的表演行为,就是个人对自我呈现的印象管理[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5-28]。

对QQ“对骂群”中的网友而言,他们大都是在进行一场网络暴力的“表演式”狂欢。QQ的匿名性使得他们可以隐藏自己在“后台”的行为举止,甚至可以暂时脱离日常和现实,成为一个真正的“表演者”,QQ群是他们“表演”的舞台,群成员则既是他们“表演”的对手,也是他们的观众,“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释放被现实压抑的自我或者呈现理想的自我。网络的匿名性和即时互动性更使得他们在“前台”表演更加大胆和自由,网民则将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攻击本能释放出来,将现实生活中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压力、怨怼等情绪也在QQ“对骂群”中宣泄出来。他们通过文字、语音等展现自己的暴力倾向,塑造自身“怼天怼地”、敢说敢做、血气方刚、叛逆、自我等形象。当作为“观众”的群成员给予一定的反馈时,网友也会根据不同的反馈加深或调整对自我的呈现。

(三)群体认同:群体赋予个人群体角色和归属感

“自我”总是在两种认同的需要之间试图达到区别与归属的恰当平衡,即个体寻求与他人形成区别的基础上建立的个人认同的需要和寻求与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中与他人变得相似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认同的需要[ 杨宜音.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 1999(2):40-54.]。社会认同是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当人们成为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中的一员时,才可能以某种身份进入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由获得群体成员身份而来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每一个人自我感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QQ“对骂群”中,QQ群名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首先就可以引导、明确和强化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一定程度上将网民框定在QQ群内,形成一个小群体、小型社会。QQ“对骂群”中也一般存在A、B两个针锋相对的相反立场或者存在几种互不相同但相互冲突的观点,群成员进入“对骂群”时具有原本的态度倾向或者临时支持某种立场,由此将自己划入该群体,该群体便成为需要支持和肯定的成为“内群体”,其他群体则成为需要排斥和针对的“外群体”,因此,在“内”、“外”两个群体的相对之下,使得QQ群中的冲突显而易见。在群体中,网民获得了群体角色,这一角色不仅有自身的影子,也有群体特色,包含群体期望。因此网民可以在匿名性的“保护”下,更方便遵守群体制定的规则和规范,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展开骂战。

另外,从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来审视,QQ“对骂群”中的网民大多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和00后,社会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成为其当前的优势需要。网民在QQ“对骂群”中形成不同群体,在群体中他们获得认同、被关注感和归属感,因此他们会与QQ中的群体形成更紧密的情感依赖,从而不断强化他们对群体的认同感,完成群体期待。

结语

与传统的网络暴力相比,QQ“对骂群”已经产生了诸多变化,其将暴力双方置于同等地位,爆发更加直接,也更加娱乐化、游戏化,但其本质还是暴力的。目前,QQ“对骂群”依然存在,骂战仍在继续,甚至还有向其他网络社区扩展的趋势。“对骂群”的存在的确会带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负面社会影响,但其背后反映的当前时代的现状与社会心态,尤其是网民的心理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我们应当对此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网民心理,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从而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