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对非洲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
——基于阶段性抽样文本分析
摘要:本文以人民网国际频道中非洲栏目的100篇文本为报道对象,对研究对象的话语议题、话语方式、话语符号做了三个维度的探究,采用抽样统计、文本分析等方法,力图发现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络主流媒体在对非洲新闻进行报道中的问题,从而为改进对非洲的报道,助力中非关系的长远稳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民网 非洲报道 话语分析
“话语”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研究了政治、法律演说中的说服机制和技巧。20世纪以后,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研究开启了话语研究的新视野,话语研究的主要方向也在结构主义上。
“话语分析”一次最早在1952年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提出。荷兰学者梵·迪克首次将新闻语言纳入话语研究的范畴。新闻话语(包括文字、图片、声音等)是对真实事件的一种再现的过程,并不是对世界完全客观的反映,而是利用新闻的制作手段与编辑技术,使用程式化的规则,对社会现象进行局部的反映和解释,是一种典型的编码(encoding)过程。[ 范红.《新闻话语的编码和霸权的形成》.《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许多研究指出,话语研究包括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两个层面,本文主要基于文本视角进行探究。
一、研究背景、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中非关系一直在我国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非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尤其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有关非洲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我国媒体,非洲形象越来越频繁地通过我国媒体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为了解我国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事务,尤其是在构建非洲形象等方面的问题并浅谈报道策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和分析我国网络主流媒体在对非洲报道上的现状与问题,笔者选定作为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人民网非洲频道刊载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2018年8月14日至2018年9月18日(共计5周)人民网国际频道非洲栏目的报道进行抽样,凡包含“非洲”“中非”等字样或是内容涉及非洲的文章均纳入统计范围内。通过随机数表法,每周抽取20篇,共计100篇。
研究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1、人民网在报道非洲事务时更偏重于选择哪些方面的议题?
2、人民网对非洲事务的报道的叙事话语方式有哪些?
3、人民网在非洲事务的报道上的话语构成表现如何?
二、人民网在对非洲事务报道上存在的问题
(一)话语议题:报道内容的单方面呈现
本文试图通过新闻议题的选择来分析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络主流媒体在对非洲事务的报道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选题侧重与话语偏向,再通过偏重选题的内容来判断在呈现非洲事务中是否存在一定的主导力量。
首先,明确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也是具体统计的对象。本文将分析单位确定为样本中有关非洲的新闻和言论报道的任何一篇稿件,有关图片、图表等内容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单位。
其次,统计分类数据。本文把人民网的非洲报道样本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政治类 (涉及非洲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会议、事件与人物和中非政治交往、中国对非政策等内容)、经济类(涉及非洲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劳工与消费者和中非经贸合作等内容)、社会类 (涉及非洲地区和人民社会活动与社会影响的报道,包括如文化教育状况、疾病卫生、战乱冲突、和中非文化交流等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在人民网在对非洲事务的报道上,政治类的新闻报道属于主导型内容,是传播非洲事务与阐释中非关系所选择的首要话语,这与近期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一定的关系,但还不能得出其他时期政治类新闻占比会减少的结论;另一方面,人民网在一定程度上对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教育与中非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报道,体现了在展示非洲事务上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话语选择。然而,只从社会类占比较高还不能得出人民网在对非洲国家和地区进行报道时已经实现了文化的多元传播。
1、政治类报道涉及话题
如图1所示,本次统计的人民网国际频道非洲栏目中有关政治类的53篇报道中,56%的报道以“中非政治交往”为议题,包括“中非领导人会晤”、“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议题;30%的报道以“中国对非政策”为主题,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议题;14%的报道涉及“非洲政治人物、会议、事件”。
2、经济类报道涉及话题
如图2所示,本次统计的人民网国际频道非洲栏目中有关经济类的14篇报道中,94%的报道以“中非经贸合作”为议题; 6%的报道以“非洲经济发展状况、劳工与消费者问题等”为主题。
3、社会类报道涉及话题
如图3所示,本次统计的人民网国际频道非洲栏目中有关社会类的33篇报道中,55%的报道以“中非人文交流”为议题;“非洲疾病卫生情况”与“非洲战乱冲突状况各占”18%;“非洲其他社会事件”占9%。
综合分析,在议题选择上,明显偏重于政治类报道,占比56%,在此类报道中又以中非之间的政治交往、中国对非的政策为最重。其次,占比大的是对于社会类议题的报道,其中以中非间的文化交流占比最多,而其他内容则集中于疾病、冲突等负面内容。这表明:人民网在该阶段内的非洲事务报道上,呈现了以政治因素为主导,政治色彩浓厚的偏向;同时也在构建非洲形象上呈现出概念化、简单化的负面倾向。
“主导”意指:“被挑选出来的解读”,即在这些解读内镌刻着制度、政治、意识形态的秩序,并使解读自身制度化。”[ [英]斯图亚特·霍尔著:《编码,解码》,王广州译,载于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45 - 358 页。]一来,在对非洲事务的报道上呈现以政治因素为主导表明主流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引导了对非洲事务传播的话语,强调“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中非论坛等内容。二来,在经济和文化报道中,“被援助”、“霍乱疫情”“贫民窟孩子”等内容刻画下的非洲形象较为粗浅。一方面归因于报道数量上的不平衡,压缩了多元信息的报道空间;一方面体现了受议程设置的影响,文化传播的内核受到挤压。
杰特林曾定义“新闻框架”:“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的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的不变范式。”[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等,译. 上海: 上海出版社,2002: 20 -23.]意指人们总是按照自身文化所给定的方式理解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报道上的话语偏向。然而,这一框架在长期稳定的作用下会形成经由媒体呈现的主观选择和联想构建的独特意义空间,使媒体和受众都陷入对新闻对象的刻板性印象中,导致其对信息解读的单一性。虽说新闻报道都是真实发生的,然而却没有在整体上把握真实性,影响到大众关于非洲形象的认知并不可避免地内化为自身经验的一部分,不利于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
诚然,从新闻接近性与时效性的角度讲,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召开,中非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国媒体在对非洲事务进行报道时注重挖掘其与中国的联系体现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但同时需要注意到传播分众化趋势在不断拓宽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受众的需求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网络主流媒体与其他网络媒体的竞争十分激烈,抢占受众市场的意识更应提高,媒体应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
(二)话语方式:呈现出报道主体的单一立场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教授将话语方式分为三种:宣讲式 (或布道式)、对话式和独白式。[ http:/ /data. book. hexun. com/chapter -1855 -8 -14. shtml.]新闻文本兼具话语主体与话语内容,也适用该话语方式的划分。媒体的话语方式则是指其在对话语进行解读时站在何种立场?视角是否多元?为了解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网络媒体对非洲事务报道采取什么话语方式及该话语方式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抽样的文本进行了话语方式分析。
由表2看出,在话语方式上,以宣讲式和表态式话语方式为主,这种话语方式实质是报道主体对内容做单一叙述,表现出叙事主体的权威立场,缺乏平等交流、缺少不同声音。即使有文本注意到叙述事实时应呈现多元视角,也多是自上而下的互动或自下而上的表态。
宣讲式话语多见于与中方对非洲的政策相关的内容,例如《中国港湾:为促进埃及与世界的“互联互通”贡献中国智慧》[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829/c1002-30257092-2.html],介绍了埃中企参与埃及港口建设以及企业举办的生产竞赛活动活动,篇幅着重介绍背景及出席政要的讲话,对于其他声音的表露较少。
表态式话语明显集中于中非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大多持肯定态度。如《万村通:走进非洲百姓心里》:“远隔万里,送去中国的技术和管理,也送去中国的文化和友谊。”[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824/c1002-30249548.html]《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为当地居民修建主干道》:“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829/c1002-30259065.html]《北京图博会举办摩洛哥主宾国活动》:“展示非洲魅力,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825/c1002-30250277.html]
宣讲式和表态式的话语方式一方面体现了被报道对象的主体地位被消解,普通民众声音的被取代。媒体仍旧受制于传统宣传思维的桎梏,重观点轻事实、重说教轻对话;另一方面宣传式与表态式话语与平等的对话交流相比,带有较强的主体性、观点性、说服性,在传播效果上加大了受众接受的难度。诚如西方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所言,宣传和传播最大的不同是操纵还是尊重受众的理解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三)话语符号:尚未构建出非洲的自在状态
语言学理论中有“能指”“所指”的研究。“能指”是表示成分,是符号的形象(image),可以由我们的感官感知。在语言学中,能指是语言的物理形式即语音或文字,始终是物质的。“所指”即所知对象,即被表示部分。而“符号”则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有意义的实体。[ 曾庆香.试论新文化与[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6]
通过对非洲本土化报道的话语符号提取,试图了解媒体如何构建非洲自在形象。(见表3)通过中非间政治、经贸、人文间交流影响下对非洲的符号提取,试图了解出媒体是如何构建在受到中国影响下的非洲形象。(见表4)
从表3可以看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都十分集中,意义空间比较狭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报道语言对构建非洲自在形象的片面化。结合上文对报道议题比重的分析,发现不仅在报道篇数上集中在对非洲的疾病疫情状况与战乱冲突情况的报道,在语言符号的丰富性上也是远远多于其他题材。
从表4中可以看出,符号的能指分散而所指集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报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什么而报道,这其实与话语议题多以政治性为主、话语方式多以宣传式和表态式为主的呈现原因有共同之处,即被传统说教的狭隘思维所束缚。
三、反思
(一)平衡报道议题,增加对非政治类题材的传播
平衡报道议题不仅是一种新闻手段,同时也是新闻报道要遵守的准则和信条。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曾反复对非洲分社的记者说,非洲既是多灾多难的,又是多彩多姿的,要对非洲进行再认识,全面提升对非洲的报道水平。[ 李新烽、李玉洁.超越西方“他者”视角:中非媒体的自我建构.新闻爱好者.2018.7]
当前,国际舆论环境对中非关系的解读并不乐观,甚至给中国扣上“新殖民主义”的黑帽子。中非媒体都面临着西方话语霸权、国际市场竞争、媒体深度转型等诸多挑战,努力提升中非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是中非媒体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我们有责任客观全面地报道非洲,与非洲媒体共同构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和传播秩序,这对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络主流媒体而言更是必须。
具体来说,在对非洲的报道上,媒体不能过多从政治的角度去诠释非洲,要多从经济、人文交流的角度着眼;更不能使负面内容的题材与正面内容的题材呈现失衡状态,应道肩负起改变当下部分群体对非洲刻板印象的责任。我们可以加强与非洲媒体的内容合作,建立健全新闻交换机制,共同就新闻事件、焦点热点、领导互访等,共享报道资源、策划主题采访。同时也要提高驻外记者的新闻采集和制作能力,努力展示出非洲美丽、热情、进步的一面,为中非关系注入力量。
(二)改善话语方式,增加报道上的多元视角
习近平主席早就强调“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并把中非关系定位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可以说,我们把中非间的友好往来传为佳话并十分重视中非关系的长足发展。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讲,我们为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而努力,同时也需要注意在非洲议题的传播中讲好非洲故事。
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要敢于树立对非传播中“舆论不一律”的理念,这不一定意味着受众受到更多声音干扰,而是改单一的宣传表态为多元平等的对话交流,从而让受众自觉主动地了解、认同、并接受。尤其是在中非间友好往来,中国对非政策等内容的报道上,中国在遥远的非洲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本就是符合中非共同利益,符合和平发展理念的好事,已受到中非人民的称道,而任何单纯强调一方地观点都不易于二者关系的发展。
具体来说,媒体可以搭建完善中非平等交流地对话平台,给更多成员更大的表达空间。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也应多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报道,积极培养记者的跨文化报道水平,同时也吸纳不同文化身份的传播主体,为其自身提供话语空间。
(三)扩宽话语符号,呈现被报道对象的自在状态
中国媒体对非洲的报道内容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所使用的话语符号也应当是丰富充实的。在理念上,可以采用分层传播的方法,或按照受众对象分,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专业性、学术性的传播,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则以更加通俗性、贴近性的方法进行传播;也可以按照传播内容分,对涉及不同内容的新闻报道采取不同的报道方法,寻找不同的理论支撑,不断丰富话语体系。在具体操作上,也应鼓励记者多多加强对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从而以更全面客观的视角展示出一个更加自在的非洲。
我们拿一个中国的好故事来举例,如熊猫,熊猫本身憨态可掬,又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作是中国国宝,国际上甚至有“熊猫外交”这一说法,“熊猫”这个符号成了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入口,同样地,非洲也不缺乏“符号”,只是我们要去探寻新符号,积极利用新符号来讲故事。
诚然,一方面,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具备议程设置的功能,应该对报道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一些内容不能单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报道主体与报道对象,那就要求媒体在引导的过程中注重对新闻规律的把握,讲究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引导意味较淡的内容,同样也要注意尊重新闻规律,既使受众能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改变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又免得受众因为媒体客观条件的不足而对议题产生莫须有的误解,影响中非关系的稳定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