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在路上,看见“新闻背面”

《浙江日报》记者 陈宁
2019年02月14日13:2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在路上,看见“新闻背面”

  采访中,吴光潮(左二)搬来凳子,与采访者聊起了坚守基层的故事(左一为《浙江日报》记者陈宁)。胡玲 摄

  新闻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才能感知新时代的脉搏。

  今年是我做记者的第九年,在日积月累的基层采访经验中,我习惯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背面”,我们怎么样才能走得远一点、看得透一点、想得深一点、写得厚一点?把这4个问题落实了,党报记者就能夯实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根基。

  2019年春节前夕,在浙江省德清市乾潭镇梅塘村,73岁的村医老吴(吴光潮)“火了”。经数家媒体报道后,他坚守村卫生室50多年、为村民看病只收一元钱的故事成为美谈。

  实践和基层是找到“新闻背面”的源泉。距离农历春节不到3天,我决定驱车百余公里,到梅塘村去看一看。但在见到老吴之前,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摆在眼前:对于一位已经有过大量报道的人物,记者如何提取新的素材?带着思考去采访,才能抓准问题。

  在阅读了早前的报道后,我发现读者们看到的是一个无私奉献、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典型人物。其实,扎根基层一线半个多世纪的老吴不仅是村里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更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于是,这次采访的突破口“应运而生”——几年前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面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困境,新的一年,老吴有哪些心声?他的卫生室最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梅塘村,开始观察、判断、辨别,争取能见人之所未见,这正是考验记者眼力的地方。

  小小卫生室内,老吴依然被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他耐心地给每位村民配发药品,一人照例只收一元钱。当天同行的还有几名浙江省卫生健康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他们从车上搬下来一台崭新的制氧机,当老吴接过这台机器时,他的喜悦与感激之情令人难忘。于是,我走上前问道:“这台新机器你盼了多久?”老吴带着我来到卫生室的一张病床边,手指着一台老旧的传统氧气瓶告诉我,这是他过去10多年内用的制氧设备,一些支气管、哮喘病人有需求时,他常常骑着三轮车,载上50公斤重的氧气瓶走村入户送氧气。偶遇雨天或是深夜,老吴最担心氧气送晚了,误了村民的病。

  原来,老村医的一个简单诉求,折射的是基层卫生物资匮乏、资金落地难的短板。老吴在基层多年,遇到的难处还有哪些?这时老吴索性搬来了几张凳子,与我们说起了坚守一线的故事:随着年岁渐长,他很担心自己的这份工作没有接班人,但远近村民们又离不开卫生室。在场的几位相关负责人也拿起本子逐一记录老吴的问题,他们纷纷表示:老吴的心愿也是浙江全省1.2万村医的心愿,他们一定把问题记在心上,加强调研,着力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留不住、沉不下来的问题。

  老吴和我说的是早前报道中从未展现的“新闻背面的故事”。抓住这一点,我完成了《浙江日报》新春走基层稿件《老村医用上制氧机》。这是考验笔力的时候,也是检验脚力、眼力、脑力是否用到位的时候。从标题到布局到用词,我尽量还原现场,用好用活采访对象接地气的语言,让事实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功夫在诗外”。一直在路上,带着问题主动出击、亲临现场,才能抓住最激动人心的事物,挖掘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老吴虽然身在偏远山区,但他的大爱与担当是这个时代呼唤的精神,他的诉求与渴望也是基层发展的方向。

  新闻工作者所提倡的“四力”,不也正在呼吁我们像老吴一样坚守平凡岗位,为时代涂抹上鲜活色彩吗?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