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在大赛中的融合再出发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当前,由于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纸媒要在冲击中寻求生机,需要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与新兴的技术特性相融合,以策划、统筹、创新的方式去制作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而并非只把新媒体当成容器,承载传统方式生产的新闻内容。这种融合,在对时效性、贴近性、趣味性要求极高的体育新闻中尤为重要,既是融媒体时代下体育新闻报道对媒体提出的要求,也是媒体在此领域中能脱颖而出的利器。尤其在全球瞩目的大型体育赛会中,如何利用全媒体的思维和技术手段为传统纸媒寻找突破口,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今年7月结束的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中,中国青年报就圆满完成了一次融媒体报道大型体育赛会的战役。
纸媒在融媒体时代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纸媒历经三次冲击:首先,互联网的出现动摇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分流了传统纸媒的受众;其次,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自媒体、新媒体的蓬勃兴起,打破了传统纸媒对新闻报道的垄断局面,在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受众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再次,大数据时代让媒介格局和传播环境剧变。①于是,传统纸媒采取了自创新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和融合、拥抱数据新闻等措施,一直在进行求生以至求好的创新尝试。尽管是被环境迫使改变,但传统纸媒所具有的优势也令“纸媒将死”的论断留于纸面。被边缘化的报业,依托所掌握的新闻时政采访权、国家政策和财政扶持的优势,以新技术为工具,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网站、两微一端等数字平台,与平台型媒体争夺受众。其通常采取“内容+平台”模式,依托内容生产优势,丰富产品形态,覆盖多种传播渠道,延伸平台,基本形成报纸、电子报、网站、两微(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移动客户端等集群。②
以本届世界杯中国青年报的融媒体产品呈现为例,在前后方高效、默契的联动下,不仅在传统报纸版面推出世界杯星球战特刊,还推出中青在线《星球战》网络专题;此外,除了前方记者自制的现场视频外,后方还有原创视频节目《世界杯“毕雪溅”竞猜》;为了增强互动性,H5小游戏《谁是最佳前锋》在世界杯开赛前就已推出,且根据比赛进程不断更新游戏设置,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加上兼具实效性与趣味性的微信、微博、客户端内容推送,世界杯相关融媒体产品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及业界好评。这次世界杯报道是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战役,着重以微博为主要发稿阵地,突出了报社“网报融合”的转型思路,截至7月16日世界杯闭幕当天,开设的微博话题#跟我来看世界杯#阅读量高达7186万,这一决策符合用户对新闻尤其是强调时效性的体育新闻的需求。研究表明,用户社交连接是驱动信息传播、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过于依赖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获取信息的受众也会逐渐忽视新闻的出处,对于可以随时进行阅读的新闻,缺乏信息筛查、判断能力的人群也成为了传播者。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新闻的“品质”更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且其从业者专业、严谨、新闻敏感性强等特点,令其在自媒体狂欢的时代有立足发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如本届世界杯,社交媒体及自媒体上被热捧的信息,不仅误导了受众甚至也影响了部分大众媒体,过分娱乐及八卦的内容不仅消解了人们对体育竞赛及体育精神的关注,更在缺乏约束的媒体传播手段下经过断章与拼凑,成为谣言的温床。如世界杯期间刷爆朋友圈的《政客请走开,不要穿我们的球衣,也不要合影》《沙特球迷在赛场亮出手指,手上戴满了钻石戒指》《逼平阿根廷的冰岛队,都是一些业余球员》等等。本次世界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适应新媒体报道方式的同时,也坚守了传统媒体严谨、专业的价值观,如国内舆论都在惊叹“冰岛都是业余球员”时,前方记者通过自身专业积累,加上对冰球球迷的现场采访,还原了冰岛球员职业性的一面。评论《别被段子和戏精带歪了世界杯》更是在一片“娱乐至死”的嘈杂声中,发出的最符合传统大报价值观的清醒声音——世界杯可以娱乐化,但娱乐有度,更不能毫无顾忌颠倒黑白。作为一向在体育领域尤其是足球领域遵循专业态度的中央级媒体,这篇文章在业内以及球迷群体中也得到广泛好评。
体育报道的融媒体诉求
对于传统纸媒而言,脱离新媒体则无法到达受众,且处于平台最外围的内容提供层面,极易边缘化,在内容时效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无法与新媒体即时、海量、互动、个性化的信息传播形成差异优势,报业内容优势消解、价值降低、变现困难。③这样的窘境在比拼速度、互动及现场感的体育新闻中更加明显,因此,世界大型体育赛会往往成为纸媒改革试水的前沿阵地。
但在传统纸媒尝试融合转型之初,“内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中国青年报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报道中,大量微博、微信也同样是将报纸上的信息照搬发布,缺少为融合传播挖掘增量的举措。但经过近几年中国青年报在融媒体报道上的探索,“一鸡多吃”这种根据不同传播形式对内容差异化挖掘的报道模式,从业者已不再陌生。
首先,在大型体育赛会中,融合报道应当是立体化、多形态的。传统的体育新闻,在内容上大多以文字为主,而融媒体体育新闻不仅有文字内容,还需要大量融入图片、视频和音乐等元素,增强信息中的现场感。本届世界杯,中国青年报无论是从稿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报纸特刊”的单一的世界杯报道渠道。对于一场比赛,除了两微一端上的网稿、评论及照片,前方记者还需要提前数个小时到达赛场录制视频,从策划、采访、拍摄、剪辑、配音等环节皆独立高效完成,赛会期间,完成《俄罗斯对沙特,高颜值球迷预测两队比分》(秒拍点击量77万)等20余期包括球迷预测、《世界杯开幕,先入场的竟然是这群贵州少年》(秒拍点击量44万)等现场观察在内的一系列短视频节目,以及3期《足球以外,俄罗斯以内》具有俄罗斯人文风情内容的系列视频。前方记者抵俄后的首期视频稿件《开幕日!各国球迷红场喜迎世界杯》在秒拍获452万点击量,自此,短视频的制作与发布在世界杯期间就成为中国青年报有别于其他传统纸媒的关键产品。此外,从巴西世界杯延续下来的自制视频栏目《毕雪溅》更加成熟,依然保持轻松诙谐的风格,符合年轻用户需求,仅开赛当周,三期点击量均在25万以上。
其次,科技越发展,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互动性要求更高。本次世界杯报道,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上开设的赛后评论“竞评”栏目吸引了众多读者,包括现场球迷及比赛的大量组图,几乎都是在赛后第一时间发布,“秒发”考验的正是从业者的业务能力和新媒体报道思路。而速度与质量兼具的报道,也为微信制作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德国队被淘汰出局的比赛为例,《悲喜之夜!德国队出局!终场前一幕让网友心酸》的微信因推出及时,短时间内迅速突破10万,前方记者提供的文字与图片、后方编辑的整合,使得这篇稿件脱颖而出。同时,针对同样的新闻素材,组合呈现方式上也应进行创新尝试,如《能解除这道“梅西”题的脑洞洞主非你莫属》,即将现场多名阿根廷球迷的10号球衣照片,以数学公式的方式列出,请网友给出答案;或把各国球迷方阵密密麻麻的助威人群归类为《你看到的世界杯在密集恐惧症眼中也许是暴击》等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微博内容。
再次,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不仅要求传统纸媒尽可能满足同样的诉求,更倒逼传统纸媒的体育报道需要突出深度。在碎片化阅读中,深度报道正是传统纸媒的优势,不应因新媒体冲击而减弱。因此,本届世界杯,中国青年报也在深度报道上坚持深耕,不仅有宏观解读主办国俄罗斯体育形态的《从“麦克拉伦报告”到大力神杯宣言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兴邦”的体检报告》,也有青年角度的观察《中国志愿者眼中的花样世界杯》;不仅有关注中国元素的《强势发力体育营销中国企业改变“旁观”窘状》,也有对热门新科技VR、AR的解读《俄罗斯世界杯再次印证“科技以人为本”》,当然也少不了《中国足球该如何填补世界杯空白》的思考。
复合型人才与多部门联动
事实上,报业转型从根本上可视为媒体人的转型,媒体人转型的程度决定了报社转型的质量和速度。
近几年,中国青年报已经在内部提出“部门主导、三端 (报纸端、PC端、移动端)融合”的口号,强调所有采编部门及员工投入转型。而本届世界杯,前方报道组发挥出巨大能量正体现了转型的成果。三位记者一专多能,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创造出性价比极高的报道,将各国球迷的观点与表现、精彩的比赛现场、观众看不到的幕后故事等大量信息以最具时效性、趣味性的方式传播给受众,抵俄3天就发稿58篇,极大丰富了产品内容,提升了报道质量。
但“世界杯”的概念早已不局限在足球层面,这一全球性的社会活动,综合了体育、文化、教育、经济等多层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前后方多部门的联动才能完成。在传统纸媒转型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中央厨房”将给生产流程带来变革,主要表现在共享线索和选题、素材加工、报道内容多媒体化、发稿方式等方面的融合。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视频、互动内容等各类信息放在一个传播单元中,实现了多种手段的融合。大部分媒体的“中央厨房”都能集合新媒体的“快” 和传统媒体的“全”“深”的特点。④也正是基于采编人员个人的全媒体素质,以及报社内部默契的联动合作,整个世界杯期间,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账号诞生了多篇10万+稿件。在阿根廷输给法国队的比赛中,又是前后方通力合作,后方编辑使用前方记者提供的丰富素材,在凌晨两点推出《刚刚,梅西和这个人同上热搜,但区别很大!网友评论虐心……》阐释了足球风靡全球的魅力,即便在深夜,短短一个小时就有接近3万的阅读量,为读者留下“24小时中青在线”的深刻印象。
注释:
①④周琼:《融合还是转型? 传统纸媒的媒介创新探索及启示》[J],《编辑之友》,2017年第12期
②③贾军:《从用户突破:中国报业的平台转型之路》[J],《编辑之友》,2017年第5期
(曹竞:中国青年报社体育部主任;梁璇:中国青年报社体育部记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