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10期

多元传播格局下坚持“走转改”的现实意义

张 政
2019年03月19日14:41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多元传播格局下坚持“走转改”的现实意义

  多元传播格局下,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走转改”?常州日报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样变迁, “走转改”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之源。新闻工作者把“走转改”作为工作常态,推出了大量有温度、冒热气儿的优秀作品,也赋予了“走转改”新的时代内涵。

  走转改 多元传播 现实意义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这项活动,采写出一大批接地气、传民声、受欢迎的优秀新闻作品,给新闻界带来一股清风。

  近年来,移动端更为普及,传播渠道更为多元,依靠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接收和传递。新形势下,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走转改”?部分新闻工作者心存疑惑。就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及时厘清认识上的偏差,对于新闻界坚定方向、坚守初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时代潮流,但价值坚守不能动摇

  不可否认,当下记者采访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隔空”采访的多了,跑现场的少了,有的记者一天到晚守在网络上,筛选可用信息,进行二度开发;有的记者外出采访,基本不动笔和本,只要带一个U盘,把被采访者准备的电子文本一拷贝,甚至只需要提供一个邮箱,让对方把材料一发,就万事大吉;有的行业记者与宣传部门的人员互相依存、相互借力,不由自主地沦为部门的代言人;有的记者找到选题或领到采访任务后,不是深入基层和现场进行采访,而是依靠智能手机,通过微信、QQ和电话与被采访对象进行联络,对方说什么,自己就写什么。

  技术极大丰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但道听途说的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带着个人的感情而存在片面性,都需要记者去核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操守,也是新闻工作的价值所在。

  在技术发达的现在,有时即便是“有图有真相”的信息,也可能是技术的假象,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备受关注的河南小姑娘王凤雅家人“诈捐”事件,许多媒体在网络热传之下纷纷“中枪”,从开始转载志愿者在自媒体上发布的博文、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其家属利用社会上的爱心牟利,到当地政府调查真相出笼,再到家属要通过法律渠道讨要名誉,其间我们看到事件一次次出现反转,看到主流媒体不断用后续报道推翻刚刚发布的“深度报道”。正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走转改”的坚持和对职业价值的坚守,才会多次被技术牵着鼻子走,主流媒体的权威声誉也不断受到损害。

  当然,主流媒体记者在获取信息来源时有很多优势,大量信息都来自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或各相关条线提供的权威材料和信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需要倡导“到现场去”,在现场仔细核实得到的“二手”材料,去现场感受鲜活的新闻素材,以便找到最货真价实的新闻线索。

  网络和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记者借助多种渠道和现代化手段,及时发现信息,提高采访效率,是时代大势,应予鼓励。但是,新闻是一种强调真实性,有思想、有个性的社会活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记者的观察、核实与思考。一旦过于依赖其他技术或渠道,放弃主观能动性,新闻报道就无法保证客观、全面,更无法做到生动、鲜活。“走转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堪称“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走转改”不是要不要坚持的问题,而是必须成为媒体工作的常态。只有依靠走转改,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贴近性,才能发现更多新闻线索、抓到更多鲜活素材,写出读者和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

  无数新闻实践证明,优秀作品无不是“走转改”的结晶

  对记者而言,深入扎实地“走转改”是提升采写质量的前提和内在要求。采访不深入、不扎实、不全面,写作时素材不够用,记者就只能靠想象和杜撰打圆场、撑门面,如此一来,新闻注水在所难免;记者不到基层,新闻事实未经充分采访和认真核实,很容易为虚假新闻留下漏洞;记者依靠微信、QQ采访,信息漂浮在半空中,远离群众,缺少贴近性,读者自然不会感兴趣;记者不到现场,缺少观察,材料不鲜活,细节不生动,必然写不出精品佳作。

  笔者所在常州日报从2016年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到新闻现场的那一头去:从会场和会议材料这一头,到材料中提到的那一头去;从主管部门这一头,到具体当事者那一头去;从活动起点的这一头,到活动收尾的那一头去,要求记者把“走转改”作为工作常态。历年来在江苏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作品,也无不来自于此。

  常州日报去年推出的《我家是怎样在城里立下脚来的》系列报道,就是这样的报道。系列报道采写了9户家庭进城的经历和故事,写他们的酸甜苦辣、坚持妥协,写他们在故乡与“新乡”间的徘徊与抉择。每户家庭的故事各不相同,但都是一部家庭奋斗史,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变迁史。这组报道刊发后,不仅读者认为报道有深度有力量,很感人很温暖,而且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好评,国务院城镇化专题调研组来常州调研时专门听取记者和被采访家庭的意见。这组报道为何有力量?正是记者用心走基层、专心抓“活鱼”的结果。记者芮伟芬采写菜贩时,凌晨2点半,冒着暴雨,跟随菜贩夫妇去凌家塘批菜,体会他们的艰辛;采写“的哥”夫妇时,从晚上8点跟车到凌晨2点半,又从早晨8点跟车到下午2点,品味他们的辛劳。当记者真正“走”下去了,写出来的报道自然就会有温度、冒热气儿。

  去年,常州日报开设《仙姑村周记》专栏,两名驻金坛记者坚持每周一次赶往仙姑村,整整一年风雨不误,采写了大量鲜活的独家新闻,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以及遇到的新问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记者赵鹤茂被省委宣传部评为走转改先进个人,《仙姑村周记》专栏被评为省好新闻二等奖。

  在传播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内容依然是媒体的核心价值,主流媒体的记者要担当好内容的生产者,特别是精品内容的生产者,坚持“走转改”是唯一不变的途径。

  多元化传播格局,极大提升了“走转改”的内涵

  实施七年多来,在报纸、电视、手机、微博、微信、QQ、短视频等多元传播格局下,“走转改”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其内涵得到不断提升。走基层是新闻的立身之基,转作风是记者的职业素养,改文风是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全面升华“走转改”是时代赋予主流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走基层”要真正走到底。不仅要走到百姓身边,更要走到百姓心里。新闻的核心是人,来源于人,传播给人。无论采访手段多么现代化,无论通讯技术如何进步,记者都必须有足够宽泛的社交范围,没有人脉,就没有线索,没有线索,一切就都无从谈起。记者要获取新闻线索,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此外,采访、调查等许多新闻活动也离不开人脉支撑。因此,记者必须学会走基层,和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各种身份、各个层次的人交朋友,听群众说心里话,延长自己伸向社会的触角,从而及时掌握新闻线索,获取鲜活新闻资源,为自己的新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转作风”要真正转得实。不仅要把群众当做采访对象,更要把群众当成知心朋友。新闻是媒体为人民群众提供的精神食粮。衡量一家媒体的新闻内容、新闻品位、新闻质量是否过硬,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检验标准。从最初秉持的群众路线,到前些年提倡的“三贴近”,再到当前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记者只有实实在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诚心诚意体察群众所思所想,了解群众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才会有取之不竭的新闻源泉和写作灵感。

  “改文风”要真正改得活。不仅语言行文上要活,在传播内容上也要为读者所接受和欢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闻表述与写作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在党报体中适当加入网络新闻的表达元素,就能让报道更鲜活更接地气。但同时也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当人们已从手机上获取消息后,报纸再以什么来吸引他们的眼球?那就是消息背后的故事,也就是说,你的文章不仅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不仅要能提供事实,还要给出观点。这就要求传统媒体记者必须时刻注意改进文风,用贴近百姓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扎实的事实写出优质的新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仍以《我家是怎样在城里立下脚来的》为例,为了写出每个人独有的特征、每件事独有的特性,记者不仅走进采访对象的家庭和工作场所,还向他们的亲友、同行、孩子的学校等去了解他们在生活、住房、教育、就业环境、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困惑和诉求,尽可能捕捉最真实、最独特、最体现人物特征的细节,每户家庭都采访5次以上,最多的达10余次。正是在这样扎实的一线采访中,才有了作品中“蔡成芹家一年到头几乎从不吃鱼,因为吐刺浪费时间”“身家千万的许新用的是最普通的国产手机”等最真实生动的细节,使报道立体鲜活,也更触动人心。

  总之,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走转改”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之源。特别是在当下传播手段不断变革、传播途径越来越多、阅读方式日益浮躁的背景下,更应坚持“走转改”,从而体现主流新闻工作者无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系常州日报副总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