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日报: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隐形"

黄少华
2019年04月10日07:01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隐形”

近日,新浪微博上线一项新功能:仅半年内微博可见。如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刚上线时一样,此举也引发了广泛热议,不少网友感叹,朋友圈不能“挖坟”了,微博也不能随便“考古”了。

限时可见的功能看似简单,实则是不小的转变。近10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充分满足了人们“晒”的表达欲与互动欲,逐步成为网民表达情感、分享意见、展开互动、获得社会支持的开放平台。然而,正当人们习惯并享受其中时,社交媒体却纷纷“转向”,推出限时可见功能,削弱广受青睐的网络社交便利性和开放性。更让人疑惑的是,大众对这样的功能接受度还很高,据统计,有超过1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地说,这反映了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蕴含着三重内在的张力。

第一重是自由和安全之间的张力。向往远方的自由是人性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一点从“生活在别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备受追捧就可见一斑。早期的社交媒体,因其连接和开放特征,为网民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通向远方的道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自我呈现舞台,因此极大地扩展了社交范围,促进了人们在陌生人面前的自我展示。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极速扩张,好友和粉丝数量不断增长,陌生感、未知感或多或少地在侵蚀安全度,导致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行为开始有了各种无形的压力。而且好友的数量越多,这种压力也越大,一旦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需要字斟句酌、小心谨慎,自我呈现的乐趣也就开始消失,甚至变得索然无味。

第二重是即时表达和现实约束之间的张力。社交媒体的兴起,使远距离即时对话成为可能。相同的兴趣爱好能够使陌生人聚在一起,展开即时多边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无论是观点的表达、意见的交流,还是形象的展示、情感的分享,大家起初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此时此刻所感所想的即兴表达。它可能是平和的、客观的、理性的、积极的,也可能是悲情的、戏谑的、冲动的、暴力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表达者都会有一种解放和放松的感受。然而,当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实用性越来越强,社交媒体就越来越像是另一个现实世界,人们开始习惯用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来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约束,思考什么该表达什么不该表达。久而久之,最初的那种愉悦感开始消失,自我呈现的欲望也随之降低。

第三重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张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分离的状态,把自我从私人空间扩展到网络公共空间。在这个交织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在保留私人空间的同时,与他人在公共空间互动,自由地探索自我的不同侧面,这种自我呈现常常是多元、不确定和流动的。然而,随着大数据、搜索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越来越变成一个透明的公共空间甚至“超级全景监狱”,不仅使每个人全方位可见,没了隐私可言,更滋生了大量的隐形观众。这种情景很容易让人产生始终处于被观看的恐惧,从而丧失自我表达的欲望。

想要展现自己的生活,但又不希望自己的“碎碎念”永远可以被别人看到,正是三重张力的具体后果。微信和微博先后推出限时可见功能,主观上是为了平衡这样的张力,应对打开率下滑的压力,但其实际效果如何显然有待检验。如果说在社交媒体发展早期,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生活,那么在网络与现实日益交织融合的今天,网络社交生态正越来越被现实世界的规则和需求所重塑。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授)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