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的境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
——新华社《第1视点》栏目的探索与思考
2018年8月30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一场双边会见之后,新华社以《第1视点》栏目为冠,推出了竖屏时政微视频《习近平这样欢迎第一位客人》。这是中国新闻史上也是中国政治传播史上,第一次以竖屏短视频做中国主要领导人报道。
以此为起点,新华社推出《第1视点》栏目作为中国主要领导人视频报道专用栏目。这是第一次对主要领导人双边、多边外事活动进行近身视频拍摄,从而实现了主要领导人外事活动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形态的现场采访报道。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自8月30日至9月6日,《第1视点》栏目共发原创短视频8条,其中一些全网推送,点击量过亿。这是新华社在守正基础上的重要创新,也是报道业务上的重大突破。
冷静回顾,《第1视点》栏目的初创是一次有启迪意义的政治传播探索。
时政短视频创新是更高的政治能力检验和素质考试
以往,主要领导人的双边外事活动,新华社只是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现场采访,我接到派电视记者现场采访双边外事活动、制作“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任务时,距第一场双边外事活动开始,只有4个工作日和一个双休日了。
这无疑是一场素质考试。新华社开展视频业务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也曾在一些重大主场外交和主要领导人出访等报道中进行过视频直播,但在双边外事活动中近身拍摄并制作时政短视频,这是第一次。6天的准备时间,可以做许多思想、流程、技术性准备,但不可能在综合素质和时政视频报道能力上有质的提升。因此,就看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与日常准备情况如何。我常与同事们交流,为了未来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准备一支高水平的电视摄像和编导队伍。现在,考试的时刻来了。
这更是一场政治能力测试。考的是这支队伍的政治站位、政治素质、认识水平、思想水平;考的是这支队伍特别是负责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考的是这支队伍的每个人以及集合体“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的是“练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的能力;考的是把我们的政治站位、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切实有效表现出来、完成重要任务的能力。
这同样是一场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考试。在我看来,这次任务不只是拍摄一次主场外交的所有双边、多边外事活动,制作几条短视频。要完成这次任务,不辜负上级和新华社领导同事的期望,就必须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时政视频报道,特别是关于总书记的时政视频报道中有所创新,前提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报道规律、稳妥得当表达,是知“正”所在、依“正”而行、达“正”之效。这就必须研究几十年来,摄影时代、新闻电影纪录片时代、电视时代、新媒体视频时代,时政视频报道特别是主要领导人视频报道的规则规律、原则要求、表现特性、禁忌底线、传播要求。而制作适应移动新媒体传播的时政短视频,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深度,就必须在“守正”的同时有所创新,或者说必须有重大创新,必须做别人可能没有做过的事。
在时政视频报道领域创新,是更高标准的政治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的集合体。虽然,在新媒体领域,各媒体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时政视频报道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领域任何的创新设想和举动,都必须是在吃透要求、把握规律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是不知深浅的莽撞。
虽然,这是一场“临时大考”,但我们在应考的同时,厘清了思想脉络和工作要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第1视点》栏目的创办和“有温度、有深度”短视频的制作播发。
这次报道,是在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副总编辑周宗敏直接指挥下进行的。8月23日下午,周宗敏同志主持专题会议,确定了由音视频部牵头、国内部央采中心、新华网络电视等部门参加,陆小华为总负责人的工作安排。这时,中非论坛北京峰会记者注册已经结束,只能从几个部门已注册人员中挑选主摄像队伍,并在编辑部设立了编导组,其中,音视频部各处室抽调的精兵强将占了大多数。社总编室、央采中心、技术局给予了有力支持——高度协作,是《第1视点》栏目在15天夜以继日努力奋战中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础。
仅有的6天准备时间,专项报道团队一分钟都不想浪费。24日,我们组织起采访、编导团队,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精准策划、专业训练,并梳理问题清单,一项项解决。25日是星期六,专项报道团队和社各主要新媒体终端的相关人员开专题策划会,集思广益。26日即星期日下午,音视频部陆小华和胡晓梦召集专项报道团队进行选题论证,初定了选题方向和工作方式。27日上午,何平、周宗敏同志在社党组会议室听取了专项报道团队的专题汇报,观看了模拟样片。在会上,何平、周宗敏同志确定以《第1视点》作为新华社专门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短视频栏目。当天下午和次日,音视频部召集专项报道团队连续深化选题策划,模拟演练,利用资料制作多个模拟样片,并分别请社里从事时政采访的摄影记者进行专项培训。
为保证首场成功,我们决定,采用特别方式,包括全体编导在拿到拍摄素材的第一时间一起看素材,编导组以自报选题、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多个编导小组,以同任务内部竞争的方式,确保能出多项工作成果,确保送审稿件的可选择度。30日中午,在第一场双边会谈视频资料送回编辑部后,周宗敏同志和采编团队一起观看了活动影像素材及部分照片素材。下午三点半,第一场社内审稿会开始。专项报道团队交出的“答卷”,是根据上午两场双边外事活动拍摄素材制作的6条短视频,其中一条是竖屏。何平、周宗敏同志审看后,确定以竖屏短视频为基础,吸取另五条短视频的优点,制作出第一件作品《习近平这样欢迎第一位客人》,当晚10点成功发出。大会议室里,编导团队击掌相庆。
至此,第一场考试圆满通过了。
短视频:温度何呈、深度何达
如何在主要领导人双边和多边外事活动中,做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短视频?这个要求意味着什么标准、什么路径、什么原则、什么底线、什么方法?这一系列问题自任务开始就不断萦绕在我心中。午夜梦回,依然可能因为一个问题萌生新的想法而难以再眠。
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目标传播渠道和传播策略主要是供新媒体传播,特别是在移动新媒体上传播,力争在社交传播中形成多轮再传播效应,以刷屏之效形成特殊影响力。这样的时政短视频,与传统电视时政报道相比,关键区别不在时长的“短”,而在其他因素。
在我看来,至少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于立意。立意的高下决定于是否让人在被感染的同时被影响,不知不觉的影响或有所感受的影响。
在于角度。角度好坏,要看是否既适应移动传播又能揭示出意义,是否形成传播的点击效应和穿透效应。
在于叙述逻辑。叙述逻辑的高下,在于短短的篇幅中以一系列影像的组接形成自洽的逻辑;让流动的影像自身有其清晰的逻辑,以其感染、影响、说服人;让所配的画外音强化关键内容;让所配的少量文字强化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于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应当是适应移动传播、社交传播的,有明确的价值点、得当的切入点、有效的共鸣点和坚实的共振点,才可能在“短”中有足够的分量、厚度、说服力。
在于细节选取。关键影像、决定性细节的选取体现报道者的深层认识、发现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有足够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于叙述节奏。必须适应移动传播状态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适应各种场景和手机观看这样的传播场景。拖沓的节奏和多余的细节,会影响叙述逻辑及其节奏,会影响人们的观看意愿及其行为的持续,从而影响传播力。
在守正的前提下,在符合双边外事活动报道这个规定性的前提下,短视频如何呈现温度?如何让不同年龄层的受众都愿意接受,都能受感染,都能传达出我们想传达的东西,并不是一件易事。
长不过一分钟的短视频,如何体现深度呢?这深度,是信息的累积与深化?是对背景的增厚?是对意义的开掘?即使仅是对意义的开掘,应当如何得当地表现?这些问题,从领受任务的一开始,就在我和同事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为此,一位无论压力多大都能保持优雅的同事,有一天不经意地说,她的心跳都快了。
在第一条短视频发出后,我们团队依然每天认真研究如何守正创新,研究各方面对“有温度、有深度”短视频的显在和潜在要求;仔细揣摩每一次审片的具体修改意见中透露出来的审稿标准和深层考虑,仔细揣摩各方人士认真或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反馈以及他们是否主动进行转发、点评等传播强化行动。同时,认真研究双边、多边会见拍摄要诀,认真推敲已经形成的短视频创意,并不断自我否定再否定,争取日有所进。此后,9月3日深夜、4日白天和5日分别发出两条或三条短视频,创出了新纪录。
在实践和探索中,在与有关方面的磨合中,我们逐渐体会到,短视频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深度”,是一种更适应移动传播规律的要求,是与传统电视时政报道的一种“错身竞争”要求,是希望实现更高水平的政治传播和形象塑造,是希望在万花纷呈的短视频中达到政治传播目的的同时,达到一种传播境界和特殊的传播效果。这远不是一般新闻报道思维就可以实现的。
按照任务要求,要在现场捕捉精彩瞬间,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风范和个人魅力,制作有温度、有深度的短视频。这需要以新华社视频记者在峰会期间所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双边、多边外交场合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作素材,以独特的眼光,发现特别的场景和细节;以兼顾并打通对内对外传播的思维确定报道角度;以挖掘、放大人们不一定注意到的细节,含而不露地体现思想性;以适合移动传播和年轻人接受的时长、叙述节奏制作展现,并不断探索竖屏方式表现的特殊规律。
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如何小中见大,以思想深度体现“有温度”“有深度”的要求。我们仔细研究每一个过审发出和没能过审的时政短视频稿件,仔细揣摩审稿中所提的每一个问题,进而总结成工作规则和提示,找出报道诀窍和方法。比如,按日常思路、以单纯新闻性细节为切入点做的时政短视频往往不能过审。通过分析什么样的选题和成品能过审,要求做什么样的修改,我们发现,所要求做的是:通过放大有说服力的细节,以平实的方式体现温度(感染力、接受度)和深度(思想性、说服力)。有关要求甚至包括不要使用过多的特技和其他包装手段,这不仅是对制作风格的要求,而且是对政治传播特质与把握标准的要求,是以此标准来形成一种传播风范,形成与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与日常新闻报道习惯与做法相比,这迥然不同,比一般新闻报道上了好几个台阶。这样的报道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大国领袖风范和治国理政的理解,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和视频表现能力,同时,还需要前后方专项报道团队和协作团队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工作规则、工作提示、报道诀窍、创意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后续的时政短视频制作更为顺畅,而且对于形成《第1视点》长效机制、提升专业能力,都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要站在比一般新闻报道更高处理解、领悟所报道内容、拍摄影像的深刻内涵,作为思想保障,并基于此确定短视频的价值点、切入点、共鸣点、共振点。我们精中选精、优中选优,形成分工明确的高水平专业团队,以保证具有较高的政治能力、创意水平、保密素养。《第1视点》时政短视频编辑制作政治要求高、创意要求高、专业要求高、生产链条长,特别是为保证政治安全和保密安全,高水平专业采编团队的选择、组建、管理、培训非常重要。根据审稿经验和思考,我们不断优化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则。比如,不断补充完善限制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所谓限制性规则包括,所有纳入短视频的空镜头,编导都要能说清这个镜头的时间、地点、内容;所有镜头中涉及的人物,都要能说清来历、背景、代表性;所有视频中使用的资料性画面,都要在重新审核的基础上明确其内容含意。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团队每事回顾、每日梳理,把审稿要求变成工作规则,把已发出、未发出稿件变成对照样本,把培训融入日常报道协调、沟通之中,并加强复盘和演练,摸索适合“有温度、有深度”时政短视频要求的拍摄规律和方法。同时,不断完善生产流程和技术支撑,并根据即将开始的6种工作场景,预研、制定了不同的技术方案、设备准备、传输方式和保密措施。
影响力构建的基础:有思想的短视频不是浅传播
视频已成为最重要的传播形式,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识。视频拍摄、制作工具的普及与便利化,使得小视频的风起有了基础。而小视频的风起,也使得人们习惯上认为移动传播所需要的短视频、小视频就应是这样的风格。但恰恰因为这样一些小视频平台的兴起和相应风格小视频的流行,才更应当提出这样的问题:主流媒体需要怎么做短视频、小视频?时政短视频应当走什么样的路径?在我看来,时政短视频的制作,既要适应移动传播的需要、适应受众偏好的变化,更要在其中形成自身应有的风格和气派,形成影响逻辑和影响力构建基础。时政短视频是政治传播的重要形态,而不是一般的新闻传播。在视频时代,影响力的构建与以往相比,有一以贯之的规律,也有特殊性。
为此,我们形成了《第1视点》栏目的几个工作原则并努力坚持。
体现高度政治站位,明确政治传播定位。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总编辑何平、副总编辑周宗敏直接参与策划、点题、审片、修改。从一开始就坚持在所有现场拍摄、立意策划、编辑制作中都要明确政治传播的定位,都明确集中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领袖风范和个人魅力的传播,集中于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和行动的传播。
发挥全媒综合实力,展现视频采编水平。新华社多年来着力培养视频拍摄、制作队伍,客观上为突然而至的这一任务进行了长期积累,此前推出的《大道之行》等视频大制作也进行了实战演练,积累了影响力。在《第1视点》栏目创办中,文字、摄影记者以多种形式参与,协同效应明显,体现了新华社的全媒体综合实力。
实践守正创新,打造清新品格。《第1视点》专项报道团队认真研究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电视报道,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的短视频报道,以守正创新为基本宗旨,以与传统电视错身竞争为工作方法,着力打造体现新华社优势与特点的“精、高、实、新”风格。“精”是选材要独具慧眼,一帧一帧地从海量视频中选择可用的素材,立意更要精巧,从人所共见的场景中,发现细节中的大意义。“高”是政治站位要高,传播站位也要高,要着眼于世界、传播于中国、影响于海外。“实”是通过平实的风格、坚实的事实支撑、充满创意而不是炫技的制作,实现可控而有效的传播效果。“新”是采用更易于年轻人接受、移动传播的新表达形态、产品形态,给人耳目一新的传播效果。
以视频体现思想性,实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打破视频就是浅传播的传统观念,注重在视频立意中体现思想性,以创意表达思想性,以精巧制作为思想性含而不隐提供物质基础,做出了一系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至9月5日,《第1视频》共推出《习主席这样欢迎第一位客人》《习主席与30位领导人的握手》《行相同 心相通》《开幕了!习主席主旨讲话中的古语》《习主席与非洲客人的超级圆桌会》《谈起中非携手,习主席用了一个比喻》《习近平: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习主席的12个小时》等8条时政短视频,圆满收宫。
注重把握时度效,实现效果可控。政治传播,必须既符合意图又效果可控、可预期。我们深刻认识到,越是报道总书记的栏目和时政短视频稿件,越要注意时度效的把握,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报道团队注意从多个角度想问题,从多个层面推敲取舍,从多个方面预想传播效果。
我们深知,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安全有序完成。为保证《第1视点》的质量和安全有序,我们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
一是坚持特殊定位。我们坚持列入《第1视点》栏目的短视频,一定是直接展现总书记活动风采和魅力的,一定是根据现场拍摄的影像制作的,一定是有专门创意而不是一般制作的,更不是根据直播信号简单切条的。
二是发挥体系能力。充分发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全流程设计时预先设置的特殊功能,支撑在多地点完成采编制作流程;充分发挥新华社全球视频采集网络基于这个平台所形成的体系竞争能力,支撑《第1视点》实现创意和编辑构想。为此,我们当机立断、克服困难,在审稿地点紧急安装了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系统的终端,实现了可以远程调用视频智媒体平台系统中的素材和半成品,可以前后方协同修改,保证审稿、修改时效。
三是确保安全有序。从组建专项报道团队开始,就实施了确保拍摄素材安全和半成品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保密制度,严格控制相关信息的知悉范围,在系统中划分特殊工作群组确立特殊权限,采取多项措施配合系统数据记录,确保所有接触、使用系统和素材的活动都留痕可查。
四是同题多组竞争。从第一场双边活动开始,每天每场活动都以同题多组同时工作、各自创意创作、初期内部竞争、中期取长补短、后期无私协同的方式工作,确保工作有效率、有质量、有保证。这里的初期、中期、后期是指一个具体场次、一个具体选题在实施时的初、中、后期。因为有这样的机制,大家对中期阶段几稿合一都自觉配合,后期稿件发出,都一起欢庆。30日上午两场双边活动,6个编辑小组同时运用各自的创意制作,就是这种同题竞争的方式确保当日下午有质量相对较高、有新意的短视频送审。
五是发挥综合优势。在双边和多边外事活动报道中,新华社的文字报道、摄影报道,有几十年的经验,更有优势。我们作为后来者,就要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综合利用新华社自主拍摄的视频、照片素材。在30日播发的《第1视点》第一条稿件《习近平这样欢迎第一位客人》里,就体现出这种综合优势的合力。
好感传播是政治传播的境界:温度、深度再审视
《第1视点》栏目创办和系列时政短视频的探索,是政治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
什么是政治传播?在我看来,政治传播是传播主体有意或无意,利用行为、语言等有意义的符号和方式,直接传播或借助媒体、新媒体向社会成员或者域外受众传播政治信息、获得政治效果、实现政治意图的现象、行动和过程。
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传播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形态。从政治传播的视角观察,一切能够传递政治信息、获得政治效果、实现政治意图的传播都是政治传播。政治传播可以表现得很正式、严肃,也可以借助多种新手段,运用更体现时代特点、更容易吸引受众、更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次直接运用更适应手机观看的竖屏形式展现总书记的大国领袖风范和个人魅力,既实现了传播意图,又实现了效果的可控可预期。
如何有效进行政治传播?一是要基于谋势把握如何传播。传播之道基于谋势,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位、因势利导。引导舆论,说到底就是塑造形势、促成趋势、催成大势,最终影响人心。要讲好中国故事,应着眼于谋大势来排兵布阵,而不是分散、孤立地讲一个个故事。要塑造好中国形象,就要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既有感人细节,又有能说服人的思想力量;二是要基于战略思维考量舆论博弈。领导干部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有战略领悟能力,领悟中央的战略决策、战略目标、战略底线、战略定力。只有从战略层面上去领悟,才能够在战术层面上更好地执行,才能很好应对舆论博弈;三是要基于战略布局运用传播资源。传播资源的运用必须依据中国的战略布局,据此运用传播资源;四是要基于解释权竞争推进好感传播。政治传播的境界是好感传播,仅仅靠讲故事是不够的,因为政治博弈、商业博弈的核心往往在竞争解释权上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好感传播最硬的内核,恰恰是价值观传播。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则可以是多样的、多手段的。
正是因为政治传播要达到好感传播的境界,所以比一般的新闻传播更需讲究规律。从政治传播视野观察,有四个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其一,现代政治中权力更源于信息施放。政治学上有一种著名的观点:所有的权力垄断最后都是一种信息的垄断。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个“规律”失灵了,因为人人都使用社交媒体,信息无法真正封锁。因此,权力的运用、实力的体现——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需要有效的信息施放。其二,善治更基于善于运用信息驱动力。认识信息,就发现了力量;占有信息,就拥有了权力;整合信息,就增强了能力;传播信息,就施展了力量;形成信息流,就形成更强支配力。其三,便利性决定传播的有效性,也决定治理的有效性。不管是一国范畴内的公共治理,还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让影响对象获得相关信息越便利,传播越有效,影响越有力。这个便利,包括时间、方式、渠道、手段等,也包括内容要简明、突出、完整等等。其四,效果可控的传播才是好的传播,是善治的基础。要传播,就要预估传播可能引发什么样的影响,引发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效果可控,是传播的前提。如果对效果没有足够把握,宁可不传播。效果可控的传播,才是善治的基础。
对好感传播是政治传播的境界有更多的共识和体悟,就更有利于在《第1视点》初创基础上的再探索,更有利于在时政短视频既体现温度又体现深度上再创新,从而取得更多更令人欣慰的成果。
(作者系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原音视频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博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