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2期

以诗情涵养“四力” 用笔端书写时代

——宿迁日报社锤炼过硬记者队伍的实践与探索

杨卫国
2019年05月20日09:50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以诗情涵养“四力” 用笔端书写时代

  以竹子立根的脚力,深耕新闻土壤;以“登高一望”的眼力,发现万千气象;以女红工巧的脑力,编织时代图景;以劲风扫物的笔力,传播主流声音。宿迁日报倡导新闻工作者多读古典诗词,以诗情涵养“四力” ,书写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笔者认为,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不忘初心,饱含深情,既脚踏实地,坚持到现场、在路上,迈开双脚走天下;又仰望星空,坚持勤学习、多思考,从宏观大局精准洞察世间百态。近年来,宿迁日报社倡导新闻工作者多读古典诗词,以诗情涵养“四力”,书写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以“竹子立根”的脚力,深耕新闻土壤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的竹子面对艰苦环境,扎根岩缝、坚韧顽强。新闻记者也应具备竹子一般的精神与品格,深深地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走近群众,摸实情、动真情、抓“活鱼”。

  脚板先行,采写缤纷“地上事”。好新闻都是记者用脚板跑出来的。记者只有接地气,新闻作品才会有灵气、聚人气。近年来,宿迁日报社在宿迁日报、宿迁晚报、“速新闻”客户端长期开设《宿报记者走基层》栏目,要求每位记者每月至少下一次基层。他们走到车间码头、田间地头,写出了数百篇“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自2017年以来,在宿迁晚报开设的《壮歌行·寻访抗战老兵》专题报道中,采访小组行程万里,跑遍全市100多个乡镇近400个村落,访谈500名抗战老兵,采写了100多篇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老兵抗战故事,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对主创人员作了专题报道。2017年,该活动的主创人员入选中宣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参加全国巡讲。

  搭接热线,报道民众“关心事”。新闻报道的受众是人民群众,新闻工作者应牢牢站稳人民群众立场,关心百姓生活,反映百姓需求,帮助解决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忧心事。一是搭接民生热线。宿迁晚报每周开辟两个《热线》专版,组织记者进村入户采访,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复老百姓反映的各种问题,同时筛选出民生热点问题重点报道,对不宜公开报道的内容,以《民生民情摘报》的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问题解决;二是搭接滚动热线。速新闻是宿迁日报社倾力打造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注册用户148万。我们借助其强大的平台影响力,开设《速问速答》民生互动栏目,设置《社保》《住房》《医疗》等6个子栏目,对用户上传反映问题,安排记者实地核实情况并及时回复,及时解决百姓“急难愁”;三是搭接政策热线。宿迁日报、宿迁晚报分别常年定期开设《新视点》《您知道吗》专栏,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民生政策进行深度解读。自2018年以来,3条热线接到投诉、咨询、求助等各类信息总计1.2万余条,梳理筛选并推出民生重点报道400余篇,促进了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小小三条线,解了百姓忧,也成了报社连接千家万户、了解社情民意、深耕新闻沃土的重要渠道。

  以“登高一望”的眼力,发现万千气象

  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有首《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我们要求记者学会登高望远,培养诗性情怀,开阔眼界,努力看到更多风景。

  站位高,就能发现最美的风景。一个记者如果站不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新闻近视”,眼前的新闻看不见,重要的新闻抓不住,贻误时机,漏掉“大鱼”。记者既要吃透“上情”,胸有全局;还要了解“下情”,找准落点。报社定期召开采编周例会、月度工作例会,高频率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江苏省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和宿迁“六增六强”新举措,策划主题,找准切口,及时反映上级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推出了《思想大解放 推动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宿迁实践》《新视点》等专题专栏,先后推出40余篇相关重大主题报道,为推进中心工作营造了强劲的舆论氛围,推动宿迁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受到市领导重视,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眼界宽,就能饱览更多的风景。心有千峰万峦,才能画好一山。记者不仅要有“专家”的特质,又要有“杂家”的素养。报社要求记者精研新闻理论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社会、法律、经济、管理、文学等行业与学科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拓宽思维眼界,提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

  宿迁日报、宿迁晚报开辟了《今日观察》专栏和《时评》《杂说》专版,记者结合采访工作,对一些工作作出深度思考,采写的《要创新也要坚守》《领导干部应把“敬业”作为追梦的基点》《“新村干”如何干》《脱贫攻坚先要船坚桥固》等一大批引导舆论、建言献策、针砭时弊的时评,增加了党报的厚度和深度。

  眼光“独”,就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新闻在于发现。我们要求记者练就独特的眼力,培养好奇心、思考力和探索精神,保持对新事物高度的敏感,对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人与事要发现“不同”。2018年9月,记者上传了一篇《德国男子凌晨酒后跌落古黄河 宿迁志愿者及时施救获赞》的新闻稿,看标题,就是一件平常的好人好事。但编辑发现内容中有个细节:获救老外问志愿者“收费吗?”当志愿者说不收钱时,老外连连拥抱志愿者。记者遂将副题《宿迁志愿者及时施救获赞》改为《获救老外问志愿者收费吗》, 一个副题的改动,凸显了两种不同社会价值观的碰撞,普通的好人好事立即呈现了独特的新闻价值。我们经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记者的独特视角,有亮点、有深度的稿件多了,报纸质量明显提升。

  以“女红工巧”的脑力,编织时代图景

  唐代诗人罗隐《绣》中有四句:“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诗人将女红工巧、飞针走线、绣花织鸟的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绣女既能脑中有图,又能“景”随手出。我们倡导记者也要像女红织锦一样,努力开动脑筋,精准落笔,通过一篇篇新闻报道,编织一幅幅鲜活生动、精彩纷呈的生活图景。

  绘改革开放成果图。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反映好这一伟大历史成就,我们实行头脑风暴,做好文章,以点带面反映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一是“城”的文章。推出了7篇“奋进·城市荣誉记”系列报道,挖掘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的背后故事。二是“人”的文章。开设《成长·生于1978》专栏,选取12位改革开放同龄人,以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再现宿迁市人民勇于争先、敢于创新、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三是“事”的文章,开展了“我们的奋斗”有奖征文活动,讲述40年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宿迁故事。四是“图”的文章。开展“讴歌新时代 共建新宿迁”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用镜头纪录40年的变迁,用光影见证宿迁的发展。通过四个栏目策划,构筑了一幅时代变迁的“成就图”。

  绘精准脱贫经略图。宿迁作为江苏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闻宣传的一大重心。2018年以来,除了做好常规宣传报道,我们还重点推出三大系列报道,以呈现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推出了“探访宿迁特色产业村”系列报道,在全市产业特色明显的示范村中,选取5家典型进行采访,深挖产业在村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及影响,以鲜活的发展实例来探访宿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二是推出了“走进脱贫村”系列报道,深入三县两区脱贫典型村落,探访脱贫故事,感受脱贫新气象,先后推出5篇系列稿件,在全市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也为其他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三是结合市委在全市开展的“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及时跟进《聚焦三进三帮》专栏,连续报道机关部门扶贫走访活动的工作动态,推进了扶贫攻坚的深入开展。

  绘污染防治攻坚图。污染防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为守护蓝天碧水,宿迁市委、市政府打出“组合拳”,取得突出成就。如何反映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我们跳出传统“套路”,找准宿迁特色做文章,开设“掩映”城市的《一抹绿》、生态有机的《一粒米》与清澈流淌的《一条河》三个重点专栏,采写了《宿迁一粒米的幸福故事》《林荫道撑起城市“凉”心》《从历史中走来,古黄河重获新生》等多篇报道,营造了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以“劲风扫物”的笔力,传播主流声音

  唐代诗人李峤在《风》中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作描写了风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一条笔力遒劲的好新闻,也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笔力,简言之,便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我们要求遵循真、精、活的准则,不虚不假、不空不泛、不乏不钝,通过精准的表达来体现新闻作品的生命力、渗透力和感召力。

  以精准表达体现语言“锐度”。表达是否精准到位,直接影响着宣传效果。2018年国庆节前夕,速新闻客户端以图文形式刊发了记者的《泗洪张正波:林地里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当天点击量仅千人次。报社领导感觉主题和文字表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决定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进行“二次提升”。于是,立即成立采访组,重新采访成稿并增添视频报道。国庆当天,《注目:一个人的升旗》刊发后,立即引起新华社、中国网、凤凰网、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全国10多家媒体关注并转发,当天点击量突破百万。同样一篇报道,笔力不同导致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巨大反差,由此可见一斑。

  以专博知识夯实语言“厚度”。知识的厚度决定了眼界的宽广,也影响着新闻作品的深度。我们通过培训、员工大讲堂等方式,丰富完善记者的知识结构。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要求记者及时把独具特色的见解转化为匠心独具的作品,丰富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手段,学会使用“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记者。其中,《“离骚体”说宿迁》,打破了传统消息与通讯的单一产品形式,记者采取骚体诗的文体风格与图文结合的产品结构方式,不足千字就将宿迁市情生动呈现于读者眼前。产品刊出后,迅速刷屏,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以深切情感传递语言“温度”。笔发乎于情,没有情感渗透的语言,即使文字再华丽,也只是空有其表,难以感染读者。我们培养记者带着感情和责任,努力写出有温度的好新闻。记者采写的“找党老人”张道干的典型事迹,引发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全国媒体的报道。怀着敬仰之情,记者把老人当成亲人一样,经常探望。老人病危时,立即赶到老人的病榻前,见证了老人上交的最后一笔党费,流着泪连夜写下《初心未改 信仰不变 泗洪“找党老人”张道干交出最后的党费》。从第一次采访到老人离世的三年间,记者写出了《“归队”的路,他走了70年》等30多篇情涌笔端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品获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和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

  (作者系宿迁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