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正重塑媒体行业 大数据成就更好的全媒体
参展商在数博会上展示华为研发的闪存系统。新华社发
“有人用人民日报数据库,写出数据新闻《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用相关词频,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冠以‘老朋友’的国际友人,从中分析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大数据领航·打造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高端对话现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海外版总编辑许正中用一个鲜活的例子告诉大家,大数据有助于捕捉挖掘新闻事实,增加新闻报道的厚度,催生新的新闻产品。
论坛上,专家表示,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媒体行业,产生了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及模式创新,用好大数据,将成就更好的全媒体。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说,大数据能化无形为有形,从复杂中见规律,从而把抽象事物形塑为有形和可见的事物,具有造型塑型的作用,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将推动生产制作的新媒体产品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互动性,从思维到现实层面都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大数据正在大幅提升新闻生产效率。科大讯飞副总裁于继栋说,借助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一小时的录音,五分钟就可成初始稿件,相比以前,一小时录音至少需两小时整理,记者有更多时间思考,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大数据也正在催生全新的新闻产品形态,给读者以更好的体验。2019年年初,可以听的《光明日报》正式上线,光明日报联合科大讯飞,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读者实现从“看报”到“听报”的转变。本届数博会上,人民日报也发布了一款名为“果果”的虚拟主播产品,可用多语种向读者介绍新闻事实。
“丰富的新产品可以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让新闻更有效传递到最终用户。”于继栋说。
将合适的内容推送给需要的人,正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用武之地。近年来,一些商业平台通过大数据为受众画像,再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精准推送,实现了内容分发“千人千面”。这一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内容分发模式,提高了内容的匹配度和到达率。许正中说,大数据有助于提高定向传播的精度,让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更有针对性,让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更有精准度。
大数据也可反馈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而改进新闻生产和传播。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说,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生产流程重构,以需定产,互联网可以帮助媒体更容易了解到读者在想什么,进而决定生产什么。媒体可以精准把握读者的兴趣偏好、意见诉求及心态变化,实现个性化的内容生产和推送。
(本报记者 周洪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