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5期

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叙事艺术研究

郭致杰
2019年06月14日19:28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5期

【摘要】广播依靠声音的浸染传递受众丰富的听觉体验,同时在叙事话语中勾勒社会变迁的图景,实现新闻价值的诉诸与受众情感的共鸣。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是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诞生的广播作品,并在2018年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打破了传统的广播叙事模式,开创了“对话体”与“纪录片体”混搭的新颖节目形式,从而反映高考四十年来的变迁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叙事艺术;叙事主题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这样界定广播媒介的功能与魅力:“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1]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大众叙事媒介,广播依靠声音的浸染传递受众丰富的听觉体验,同时在叙事话语中勾勒出社会变迁的图景,实现新闻价值的诉诸与受众情感的共鸣。

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是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诞生的广播作品,并在2018年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由北京广播电台策划与制作,于2017年6月4日在北京新闻广播FM100.6《新闻热线》周末版首次播出。此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广播叙事模式,开创了“对话体”与“纪录片体”混搭的新颖节目形式,提前设置部分访谈提纲但将主持人“隐身”,充分由两位新老高三考生嘉宾讲述自己与高考有关的故事,从而反映高考四十年来的变迁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从叙事主题的建构、叙事方式的创新、叙事元素的协调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主题的建构艺术

(一)选择典型人物:宏大叙事主题的微观切入

法国学者巴尔特认为:“叙事文本的构成受到五种代码的支配。其中,象征代码则指示故事中的人物意义。”[2]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是一个反映高考制度变迁、具有社会影响与历史反思意义的宏大叙事主题。然而,与国家发展进程相关的高考制度和个体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宏观叙事主题下选择典型人物,赋予典型人物以“象征代码”,将“个体叙事”置于宏观叙事下,从个体故事洞察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变迁,是讲好“高考40周年”故事的核心意涵所在。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对此叙事主题进行了巧妙构思,突破宏大叙事中设定国家40年来高考制度变迁的叙事逻辑,分别选取两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个体人物——新老高三考生,而这样的人物选择也是具有某种意义的象征代码。老高三考生的代表是北京市一名中学特级教师闫长珍,她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讲述自己在1977年冬天经历的高考故事,象征高考制度的“重启”,也代表了高考史上的“昨天”。新高三考生的代表则是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三考生刘天瑞。作为在恢复高考40年的时间点参加高考的当代高中生,刘天瑞象征了高考史上的“今天”。同时,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高考制度史上重要的一项改革,聚焦了“变迁”与“发展”,因此这两个典型人物的选择匠心独运,以小见大,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

(二)唤醒集体记忆:历史纵深与现实议题的巧妙融合

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说:“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的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高考制度的延续性与普及性使得高考在现实社会是极具话题热度与关注度的。此外,高考本身所蕴含的精神象征功能与意义则使每位亲历高考的普通受众更易产生情感共振。那么,如何将具有历史纵深感的追忆与现实思考价值的问题相结合呢?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运用当事人口述、另一方嘉宾发问、历史事件的“追忆”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历史纵深与现实议题的巧妙融合。老高三考生的代表者闫长珍通过讲述自己的高考史,塑造了因高考改变命运的“成功者”形象,同时将个人奋斗与时代命运的主题凸显出来。新高三考生的代表者刘天瑞通过讲述自己的高三生活,感慨今昔学习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以及通过叙述自己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的感想从侧面折射出高考制度在40年间的演进与变革。综合两位新老高三考生的故事讲述,恢复与寻找受众对于高考的公共记忆,《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实际上想要阐释的正是恢复高考符合社会发展与民心所向,高考制度的公平、公正成为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进步重要力量的主题宗旨。

(三)增加主题张力:叙事时空维度的场景跨度安排

以色列学者里蒙·凯南认为,叙事性作品的区分主要凭借两个方面:其一是考量作品是否有故事,其二则是看故事的叙述是否按照时间原则进行排列。[3]广播节目中的叙事时间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叙述者所讲述的历史故事中的时间;第二,叙述者在讲述时的时间;第三,节目的播出时间。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叙事时间同样包括以上三个方面。首先,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代表闫长珍根据另一嘉宾刘天瑞的提问回忆起当年恢复高考的政策宣布、自己当时的激动心情及参加高考当天的感情经历。其次,闫长珍在节目中讲述这段故事时是2017年,即40年后的高考前。最后,这期专题节目播出的时间是在2017年6月4日,即高考前三天。由此看出,此作品的叙事时间跨度大,这样的时间跨度同时增加了叙事主题的历史厚重感。

两位新老高三考生代表闫长珍与刘天瑞在叙述自己的高考故事时,均围绕“个人努力与高考变革”的主题进行,且在故事的讲述中涉及的空间也成为体现人物性格、树立人物形象的重要表征。如闫长珍描述在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依靠的是“广播和报纸”,对当时“外面世界”的描述体现了年代感与时间变迁,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时代的进步,同时叙事时空的对比与转换凸显了主题表达的张力。

二、叙事方式的创新艺术

(一)开创双向交流的“对话体”形式,将“主持人”隐身

传统的广播专题谈话节目一般包含主持人、嘉宾与话题三个要素。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一般承担引导话题、把控节奏、调节气氛的重要作用。但是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却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的形式安排,取消了“主持人”这一在常规广播谈话节中的必要角色,连记者也是全程“隐身”。整个节目为两位嘉宾充分构建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对话场”,将叙述、提问的环节充分交给嘉宾,并进行一次性现场录制。记者在现场观摩、记录,但不参与节目的录制。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对话体”的产生依赖于节目的前期准备。记者在节目录制前预先为两位嘉宾设计了简要的访谈大纲。两位嘉宾基于访谈大纲充分展开对话与提问,为嘉宾营造了充分自主、自由的叙述空间,嘉宾在彼此陌生的身份中因为共同的话题而擦出“交流的火花”,使谈话充满新鲜自然的气息。节目中,两位嘉宾的对话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高三考生代表刘天瑞向老高三考生代表闫长珍提问1977年恢复高考后获知高考信息、参加高考当天及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第二部分刘天瑞再次向闫长珍提问,询问她以一名中学特级教师的身份来审视高考这么多年来有何变化;第三部分为闫长珍提问刘天瑞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感受及看法;第四部分闫长珍再次提问刘天瑞,询问如今的年轻人怎样看待高考。这样的对话内容设计体现了高考史中“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折射出“昨天”与“今天”的变化,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二)打造新闻纪录片的质感,重构历史叙事话语

作为反映高考制度四十年变迁的宏大历史选题,《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在选择文化记忆生产与意义阐释方面如何在广播媒介中形成深度、厚重的话语建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仅以两位嘉宾的个人视角阐述个体经历及对高考的认知与感受是不够的,必须辅以更深刻、厚重的历史叙事话语。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为了增强主题表达的质感,特意在节目的现实与回忆中穿插了“大事记”的旁白。这种类似于新闻纪录片中的“旁白”,在节目的叙事中起到了“交代情节”“议程设置”“引发思考”的重要作用。在《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中共有5次旁白,每一次旁白的功能各不相同。第一次旁白在节目的开端,对恢复高考的历史背景及嘉宾身份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次旁白交代了高考制度的历史浮沉与坎坷。第三次旁白介绍了高考在40年中的演进及一些制度创新与改革,如实施“3+x”方案、自主招生政策等。第四次旁白提出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进而出现的一些诸如“读书无用”“学历贬值”的说法,进而引出当今大学生对高考的思考。最后一次旁白则对高考改革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及对高考制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这五次“大事记”的旁白,都与40年间高考所经历的重大变革事件息息相关,不仅厘清了高考制度变迁的社会背景与主要脉络,也将两位嘉宾的个人故事重新放置在历史的大背景中,重构历史叙事话语,形成了特有的“纪录片体”,增强了节目的质感与历史厚重感。

(三)形成“故事化”的平实自然叙事话语风格,接近受众心理

节目中,两位嘉宾在构建的“对话场”里讲述个人高考经历时,均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风格。闫长珍回忆自己的高考故事时,十分注重故事细节与情节的描述。如讲到当年考试当天的天气特别冷,巡考老师看到自己试卷后的表情,甚至是时隔四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的当时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另一位嘉宾刘天瑞在谈到自己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重点谈到了自己所遇到的一道“白马非马”的考题。这些细节的描述非常生活化、接地气,体现了叙述者当时的紧张、兴奋、难忘的心情,同时也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三、叙事元素的协调艺术

(一)音响、音乐与解说的相互配合,增强叙事感染力

声音是广播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语言、音响、音乐共同构成了广播的符号系统。音响作为经过记者采录、选择后运用到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声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表现力,对于反映新闻事实、营造叙事气氛、描摹人物形象、增加信息含量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中典型音响的运用是此作品的亮点。选择在节目的叙事中加入典型音响,不仅能烘托与增强叙事主题,而且能够让受众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听觉体验。在《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里,闫长珍在讲述1977年恢复高考的故事时,记者插入了1977年当年恢复高考时的广播原声:“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这个背景音响取自于当年的录音资料,也搭建起了叙事时空中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富有时代特征的广播话语风格也与叙述者回忆当年的心境形成有效的叠合。

音乐作为广播节目形态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为线索提示、情绪铺垫的有效工具。在《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中,共运用了4段配乐,分别在3分40秒、5分53秒、8分06秒与9分04秒。这4段配乐分别对应恢复高考40年中每个阶段的“大事记”,形成有效的分割与线索,提示受众跟随叙述进行思考,增强了叙事的感染力。

(二)片头与片花的精心编排,优化叙事效果

广播专题节目的综合策划与编排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叙事效果。一档优秀的广播专题节目需要具备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与令人深思的结尾,同时节目的中间编辑也需要层次分明且富有变化。

广播专题节目的片头一般具有奠定节目叙事基调、交代节目背景、吸引听众兴趣的主要功能。片花则在广播节目中起到包装串联节目内容、间隔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中的片头设置就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节目的片头共4句话:“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首批考生。我是2017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我问他:孩子,马上你要进入高考考场了,你紧张吗?我问她:当年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片头这简短的、对话体的4句话交代了广播节目中嘉宾的身份,形成了轻松愉快的交流语境,点明了节目主题“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

四、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国家形象的核心内涵与重要诉求。恢复高考40年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标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史的“大事记”,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作为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诞生的广播作品,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其自身的叙事艺术。

从叙事主题的建构方面来讲,《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选择典型人物将宏大叙事主题进行微观切入,将历史纵深与现实议题的巧妙融合从而唤醒受众集体记忆,叙事时空维度的场景跨度增加了主题张力。从叙事方式的创新方面来讲,开创双向交流的“对话体”形式,将“主持人”隐身;打造新闻纪录片的质感,重构历史叙事话语;形成“故事化”平实自然的叙事话语风格,接近受众心理。从叙事元素的协调方面来讲,将音响、音乐与解说相互配合,增强叙事感染力;片头与片花的巧妙编排优化了叙事效果。综上所述,探究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叙事艺术,不仅为当下广播节目的叙事实践提供了优秀的样本,而且也为探索广播叙事生产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与范式。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402.

[2]程锡麟.叙事理论概述[J].外语研究,2002(3).

[3]里蒙·凯南.叙事应构作品[M].姚锌清,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6.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新闻学博士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