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光明人的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今天的成就令人瞩目,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作为大半生都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光明人,我既感到无比高兴,又深知来之不易。这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同时,这也是几代光明人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抚今追昔,不禁使我想起1960年刚调到光明日报工作时的情景。当我来到西单石驸马大街90号,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破旧的小四合院,光明日报竟然在这么简陋的环境和条件下办报:编辑部的办公室简朴狭窄;印刷厂陈旧不堪,全靠老掉牙的轮转机印报;职工食堂只能摆放几张桌子;各地刚来报到的记者,就住在家属宿舍院内的小平房。但当时,从领导到职工,都没有把这样的工作环境当回事,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把光明日报办好、办出特色,并为此日夜操劳。我今天讲这段历史,并不是在宣扬工作条件越艰苦越好,而是赞扬光明人的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
光明日报刚创刊,中央领导就明确提出,要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立足知识界,服务知识界。光明日报始终不渝地在贯彻这一宗旨。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光明日报旗帜鲜明地冲在前面,通过大量的宣传报道,竭尽全力给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平反,继而大力宣传报道在各条战线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典型。光明日报在平反冤假错案和对教育、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强有力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具有重大深远影响的文章,光明日报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空前提高。
这里我还必须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事:光明日报的记者站曾于1970年1月被“四人帮”下令撤销。关键时刻,为了扩大和加强光明日报的社会影响和宣传力度,中宣部、中组部于1978年5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光明日报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记者站的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仅用半年时间,光明日报就在全国各地恢复了记者站。中央办公厅还拨专款为一些记者站建设了办公室和宿舍,这是多么大的关心和支持啊!56位新上任的记者走上采访一线便大显身手,很快推出一连串足以载入史册的先进人物和事件报道,光明日报的版面发生了大变化:信息量增多,报道面拓宽,质量和深度提高,和地方的沟通加强。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央领导机关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对光明日报的支持,其意义和价值特别重大。
我今年快90岁了,在报社做过记者、编辑和党务等工作,现在即使离休了,仍然对报社怀有深厚的感情。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新一代光明人一定会紧跟时代步伐,把光明日报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得更好!
(作者:闫百琨,系光明日报社离休老同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