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增强"四力"是评论写作的必修课

袁舒婕
2019年07月18日13:1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增强“四力”是评论写作的必修课

7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的《今日谈》栏目中发出呼吁:以“脚力”勤快深入、以“眼力”广大精微、以“脑力”深思熟虑、以“笔力”表达呈现,创造更多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是本分所在,也是职责所在。

可以看到,“四力”是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也是媒体不断提高自我的基本途径。评论向来被视为媒体在舆论场中的“主力军”“定音鼓”,有旗帜引领的作用,在增强“四力”的大课堂中,评论员不能缺席,增强“四力”也是评论写作的必修课。

脚“深”方能文不“浅”

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应当有来自现场的思考与观察,这就主要考验评论员的脚力和眼力。客观而言,评论员队伍的脑力、笔力比较强大,但脚力、眼力相对不足。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底踩泥土,下笔才能有力度。想要写出好的评论,还是需要评论员多深入基层,脚“深”方能文不“浅”。

很多评论部的编辑们比较年轻,缺乏一线采访的经历,多出去采访有助于培养综合采编能力。从201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现场评论》栏目以来,已推出大量带有现场泥土气息的评论。评论员们以来自新闻现场的评论文章,为评论版注入了新鲜空气。比如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人员随团采访。一个多月下来,这些评论员行程8000多公里、采访220多个点,走基层之后在《现场评论》专栏上发表《竹海、石斛与鲜花的生态经济学》《让长江容得下“江豚之重”》等文章,看标题就觉得有现场感。近日,《现场评论·我在长征路上》栏目又陆续刊发《最深厚的力量之源》《彰显军民鱼水深情》等评论,也是因为评论员到了现场,所以他们在写回忆场景时就写得很有现场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气势磅礴的评论同样需要来自基层的气息,走到人民中间去,方能写出民心所向。新华社的评论《向着更加壮阔的航程——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由新华社多个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的写作团队创作而成。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写作团队兵分多路,先后赴珠三角、长三角、东北等地区进行采访调研,深入上百个采访点,先后采访和访谈近百人,充分体现了“四力”要求。深入采访之后写出的评论更让读者看后有酣畅淋漓之感。

评论一般都是直击社会热点,敏锐抓住典型事例展开议论,《光明日报》的《更须重警示守规矩立德行》就是在税务机关对演艺界“阴阳合同”案做出处理结果后发出的评论。在这篇千字文中,作者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广泛采访调研,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先后集中采访了各界权威人士10余人,在做足“脚力”功夫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观点鲜明的文章。由此可见,好评论同样需要评论员沉下去、走起来,方能写出广接地气、说理充分、文字严谨的内容。

脑“活”方能文不“空”

评论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为了发评论而发评论,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言之有物,带着问题意识写真问题,真写问题。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应当有独到的观点和思考,这就主要考验评论员的脑力,脑“活”方能文不“空”。

写真问题,可以让评论走出模式化的怪圈。《工人日报》的评论《“挑软柿子捏”的整改只能养痈遗患》,刊发在媒体对秦岭违建别墅问题发起舆论监督“总攻”的当口,作者通过梳理多年来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当地的回应和整改问责情况等,精准地指出了这一问题“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即地方政府失职、不作为和假整改,并将这种情况形象地归纳为“挑软柿子捏”的监管和整改。这篇评论不局限于对个案的追问,而是探讨事件背后的共性问题,发挥了中央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也体现了报纸的担当。

写真问题,可以让评论跳出“温吞水”的窠臼。《科技日报》的评论《刹住诺奖得主“站台”的歪风》是记者深入调查,研究多个领域多个地域的几十场论坛,走访多位专家,了解到请诺奖得主来“站台”已成为一条产业服务链。记者根据调查所得情况,深入思考,最终撰写了这篇评论员文章。文章笔法犀利,对不管效果只求诺奖得主“站台”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深入分析了“歪风”背后的成因。

写真问题,可以让评论避免同质化。《中国水利报》的评论《小水库安全运行:十次动员不如一次问责》讲清了数量庞大的小型水库的重要作用,也分析了长期缺乏管理存在的隐患和失事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关键在于落实管护责任,深刻阐明了十次动员不如一次问责的逻辑和道理。整篇文章语言犀利,说理透彻,具有良好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可读性。可以看到,评论切忌写成成绩单,避免“假大空”,这样才能给读者以启发。

笔“巧”方能文不“干”

对评论员来说,笔杆子功夫是要下大力气去锤炼的。如果能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文风清新朴实,行文流畅,那么评论的可读性自然也就上来了。想要做到语言深刻有风骨,这就主要考验评论员的笔力,笔“巧”方能文不“干”。

如果评论中饱含炙热感情,真情实意地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戒除很多评论晦涩说教的弊病。《宁波日报》的评论《哪来那么多“表叔”“表哥”》论述时,作者既不是“空对空”,也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结合平时积累的案例和素材,描画了“留痕主义”的诸多表现,让观点和例证“密切配合”,既生动鲜活,又富有说服力。比如文章的结尾“要消除‘表叔’‘表哥’,评判工作就不能只看表格或由‘表叔’‘表哥’说了算,而是要加大群众话语权,让群众说了算,让服务对象说了算。就算是真需要填写的表格,填了些啥,不能上级说很好就很好,也要公开,让群众看看是真好还是‘绣花枕头草包子’”。文字简洁,笔锋犀利,棱角突出,有可读性和批判力。

文章如果巧妙用典,或者巧妙使用民间常用语,不仅行文生动活泼,而且可以打破四平八稳的写法,体现出评论员增强笔力的不懈努力。《青海石油报》的评论《生态环保不能“遮丑”更不能“赊账”》,标题就十分鲜活吸睛,特别是它运用了民间常用语“遮丑”“赊账”,既深刻也鲜活地说明了生态环保工作需要真抓实干的道理,批评了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在生态环保问题上大局观淡漠的官僚主义作风。全文融入情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力,起到了凝聚共识、鼓舞干劲的作用。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评论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评论员更应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提升脚力,增强眼力,把所见所闻转化成思考的脑力、表达的笔力,才能让写出的评论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