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8期

主流媒体中的扶贫攻坚议题分析

——以《人民日报》2018年有关议题为例

罗静   王平
2019年08月06日08:4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要: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宏伟目标,需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全国力量来共同实现。作为现代化进程之推进器的大众传媒责无旁贷。本文以《人民日报》2018年全年扶贫攻坚议题报道为研究样本,对有关报道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期冀对主流媒体加强与完善扶贫攻坚议题报道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主流媒体;扶贫攻坚;《人民日报》;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000-04

 

一、 引言

在十二五规划向十三五规划过渡期间,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习近平在2015年1月访问云南期间指出,扶贫和发展是第一个世纪目标的重点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同年10月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扶贫工作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坚定不移走精准扶贫道路,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精确扶贫是扶贫和发展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关键任务。扶贫攻坚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施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布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宏伟目标,需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全国力量来共同实现。作为现代化进程之推进器的大众传媒责无旁贷。本文以《人民日报》2018年全年扶贫攻坚议题报道为研究样本,对有关报道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期冀对主流媒体加强与完善扶贫攻坚议题报道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二、 研究方法及类目建构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媒介内容入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综合定性文献研究和定量分析法,根据文本个案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客观而系统的分析概括,最后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二)类目建构

1.媒体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人民日报》,基于其作为我国第一大党报的特殊地位,相较于其余报纸《人民日报》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资源,具有广阔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着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在舆论引导上塑造了权威形象。

2.样本选择

样本均来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该报关于这一主题内容所有相关报道的电子版,以“扶贫攻坚”为关键词,通过筛选和过滤得到125个有效个案。

3.变量分析

(1)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图片报道五类。

(2)报道主题:通过对该报扶贫攻坚议题报道的筛选和概括,最后将主题分为政治、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四类。

(3)报道视角:通过对报道主体的分类将样本中的报道视角分为政府、专家和农民视角,其中政府视角包括主流媒体及媒体人,专家视角包括专家和企业代表等专门研究该行业的人员。

(4)报道倾向:报道倾向可以说是新闻人员的一种态度和选择,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报道。

三、 《人民日报》扶贫攻坚报道内容研究发现

(一)报道体裁

本研究的报道体裁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图片报道,经过一一对样本进行筛选分类,报道体裁数量及比例的统计如表1所示。

表1《人民日报》2018年扶贫攻坚报道体裁分布

从表1可看出通讯最多61篇占比49%;其次是评论和消息分别占比21%和16%;然后是16篇深度报道占13%;最后是图片报道占比1%。新闻内容的表达是靠新闻体裁表现出来的,《人民日报》通讯呈现比例最高且以扶贫正面典型为主,如《致敬远山的扶贫队员》《用奉献之火温暖群众心窝》,说明其更多关注与扶贫的典型人物和工作经验。21%的评论说明媒体不仅注重传播新进变动的事实而且注重对意见的表达,特别是扶贫中思想不端政治定力不强问题的批评建议,例如《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占比其次的消息说明媒体对攻坚的报道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具有较强时效性。深度报道的篇数和比例可知媒体还关注深入且连续的扶贫问题,积极履行引导舆论的功能。其中所占比重最少的图片报道《河南汝阳山萸肉助农增收》关注脱贫农民喜迎丰收。

(二)报道主题

对主题的划分是为更好知晓《人民日报》在向社会传递扶贫信息的方向,因此对主题类别占比的统计是为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政治类议题报道最多占总量46%,此类议题包括中央及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出行的方针和领导干部的讲话等,如《打铁必须自身硬擦亮惩恶扬善的利剑》《智观两会丁元竹谈政府工作报告几大亮点》,这一议题突出干部谈政府工作的讲话。其次是经济类议题占总量27%,包括与政府扶贫拨款和社会企业在经济上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以及各类产业扶贫,如《灌溉无忧改出奔头》《海南供电不“卡脖”火了农家乐》。再次是22%的社会文化类包括文化扶贫、社会保障、公益志愿服务等,如《我国注册志愿者超7000万人》《文化活动点染生活》。最后是生态类议题占总量5%,此类报道主要展现贫困地区生态规划及治理例如《一个贫困县的生态扶贫探索》。

(三)报道视角

图2显示扶贫攻坚的报道样本中政府视角报道占总数79%,其次是专家视角占比15%,多为专家对扶贫问题及社会团体支持援助扶贫的评论,相比之下农民视角的报道较少仅占6%。这说明媒体在扶贫议题报道中对农民主体性和话语权重视和体现不够。

 

(四)报道倾向

本研究将报道倾向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报道。正面报道多展现扶贫过程中的成果,即多为扶贫业绩宣传;中性报道是一种对扶贫工作不褒不贬的客观报道;负面报道主要集中于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违法乱纪问题。

从图3可见正面报道比例最大占79%,体现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上与国家保持一致“报喜不报忧”的新闻立场,确保媒介引领主要舆论导向。中性报道是仅为层面上传播扶贫信息无任何倾向性,因此在召开扶贫会议或活动时中性报道较多占比18%。比例仅为3%的负面报道说明新闻人员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关注和监督,同时也说明因种种原因导致关注度不高监督不够,如扶贫表面化、扶贫标准单一、扶贫精确度不够现象时有发生,媒体对这些问题的批评报道不足不够深入。

四、 思考与总结

经过对《人民日报》扶贫攻坚报道内容的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扶贫攻坚报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这几点:

(一)扶贫攻坚题材选择不够全面

新闻的衡量标准应属其价值,而新闻价值由新闻选题直接决定,因此新闻选题才是媒体首要紧抓的环节。从《人民日报》扶贫主题内容分布来看政治类扶贫报道比例约占总体的一半,其选题表现为政策导向第一,然而过度的政策本论会导致媒体对扶贫资金形式管理、扶贫腐败牵连等现实信息的遮蔽,农民对扶贫政策缺乏反思意识同时也会限制记者发挥创造性思维。对主流媒体而言首先必须坚持导向原则,在扶贫攻坚议题上遵循政策为首的同时也需兼备农民需求,缺乏展现农民主体意识的选题是片面提炼事件的报道。

(二)典型报道偏多,深度报道等体裁形式偏少

主流媒体的通病大多是典型报道多深度报道少,过多扶贫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报道易使受众产生厌烦心理。从《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攻坚队长扶贫一线新作为》这几篇典型报道可看出《人民日报》对扶贫工作干部或扶贫一线人员的关注度较高,这样的报道与社会的普通及人们的日常稍显不入。深度报道集中于深化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跟踪和巩固媒体发挥监督的功能,但在《人民日报》这一年的报道中可看到深度报道数量不足力度不够,如此不利于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展开。

(三)对农民群众在扶贫攻坚进程中主体性作用呈现不足

“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媒体作为社会的公立器服务受众是责任也是义务,因此做到为扶贫主体农民发声极为重要。《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传声的桥梁,意识形态报道是其坚守的第一原则但是替人民出声增强农民主体性地位也需做到。该报对农民主体形象的塑造显不足,多以政府视角进行官方报道真正从农民视角开展的报道少之又少,缺乏与农民之间扶贫情感的认同,“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脱贫意识,就调动不了脱贫攻坚的主观能动性”[2],从而导致农民对政府产生依赖感,这不仅影响扶贫的效果也限制议程平台作用的发挥,返贫现象也会由此频发。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对策性反思:

(一)全方位反映扶贫攻坚进程及议题,营建更贴近现实的拟态环境

扶贫攻坚作为当下热点议题,主流媒体应顺着时势发展依据热点做好选题报道,全方位反映扶贫攻坚进程及议题,在遵循新闻本质真实性的基础上贴近农民生活、服务农民受众,营建更贴近现实的拟态环境。同时选题策划中需细挖扶贫过程中价值大、有深度、传播范围广的选题,如《脱贫户传经验贫困户照着干》《一个战场两场攻坚战(提高脱贫质量)》旨在突出贫困地区脱贫的措施及经验,将经验传授给各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民,致力全国脱贫摘帽。从扶贫客观事实出发突出扶贫工作过程中的议题,展现农民实际需要才能真正讲好扶贫故事,传播扶贫好声音。

(二)突破扶贫报道套路模式,优化议程设置效果

对于反腐倡廉、食品安全等报道皆有一定的报道套路和模式,这种模式化报道在内容上欠缺一定的求真性,编排上较节省时间,但是在形式上较为固定和单一,在创新方面新颖性不强。从《人民日报》对扶贫干部的报道来看,这种按部就班的扶贫报道模式较为明显。诚然,媒体想更快更便捷实现对新闻的快速报道和舆论的引导,使用一定的报道模板亦合理,而在精准扶贫政策上可以减少或不用套路模板。因为该政策针对全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情况迥异的致困原因面前,受众想要了解不一样的扶贫应对措施和脱贫进度以及农民对相关部门扶贫的真实想法。故媒体应突破套路局限和竞争压力,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扶贫工作上,优化议程设置效果,为今后类似扶贫议题的报道提供参考依据。

(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赋予农民群众更多话语权

对主流媒体来说亲民、为民是应履行的义务,而就实际来看媒体对这一义务的执行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原因是对扶贫主体农民的话语权赋予不够。农民本身主体性认识较弱、文化水平低,政府过度主导扶贫会使农民发挥空间小,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这直接影响脱贫进程和建成小康的进度。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3]”,脱不脱贫取决于农民,媒体有责任助力农民提高劳动效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重塑农民自主、能动和创造性,赋予农民主体更多话语权,增强农民感情认同促使其以积极饱满的心态创新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农民自我管理和生产的能力。

(四)增强扶贫问题意识,提升精准监督效能

问题意识往往决定媒体报道的深度和价值。只有在扶贫攻坚中不断发现和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扶贫数据乱编、脱贫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皆需媒体给予更多关注和更精准监督,增强扶贫问题意识提升精准监督效能。例如媒体对扶贫重点县村户进行报道时,要善于融入当地基层发现扶贫重点问题,贫困地区特征问题如山区环境艰险恶劣不利于开发;扶贫对象自身问题例如农民缺乏主动参与;扶贫过程责任问题如关系扶贫。发现问题后需进行针对持续的监督报道,为行政部门提供创新扶贫监督机制的可行参考建议,利于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贫政策以点带面联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8(01).

[2]赵秀华.论“精神扶贫”的知行渊源及本质内涵[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6(6):72-80.

[3]杨敏.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N].江西日报,2016-08-12(06).

(责编:陈原原(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