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内容+” 到 “价值+” :让 “评论思维” 成为时代的基础思维
如果说媒体融合是“内容+”,评论的媒体融合之路,就是一种“价值+”,是把主流价值融入新闻生产、融入社会生活,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这一紧迫课题的高度重视。这些年来,党报评论也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冲浪”,在中央部署的融合大棋局中,站定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党报评论见证中国舆论场的变化
2015年,由人民日报主办的第一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当评论遇上‘互联网+’”;2017年,论坛的主题是“迈向评论 ‘众筹时代’”;2018年,论坛的主题为“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从议题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到,党报评论的融合发展,少了些最初遭遇网络时代的焦虑,多了些主流价值的沉着与从容,进入守正创新的新阶段。可以说,几年的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定格下党报评论“全家福”,也见证着中国舆论场的变化。
的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评论的融合发展可以说相当重要。有一个网络流行词叫“后真相”,曾被英国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词汇,说的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在说,人们无法从媒体提供的事实上获得真知。由此可以说,定义舆论场的不仅是信息,更是对信息的解码,是在分析与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思想、形成观点。这也更加说明,思想和观点是核心竞争力,创造的是头部新闻产品。可以说,主流媒体的评论,正是五彩缤纷的舆论调色盘中最重要的底色。
当今时代,滑动拇指,如潮的资讯就在眼前。但真与假、取与舍、思与言、知与行,都促使我们思考:面对信息爆炸,如何更好地构筑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网络让信息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这样的情况,也让“震惊体”盛行,语不惊人死不休,千方百计吸引眼球;也让“博出位”更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讲站队不问是非。这背后,是失实的信息、失衡的观点、失重的态度。当此之时,主流媒体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需要更好地用诉诸理性、诉诸思想的评论来参与公共讨论。
将党报评论嵌入时代的“信息流”
信息就像河流,顺流而下,人甚至不能两次涉足其中。而主流媒体的评论,就像河流上的坐标,甚至可以说像河床,标定方位,也能影响河水的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些年,人民日报评论一直在寻找“最大公约数”,一直在激荡“党心民意的共鸣”,有以高远视角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改革开放40年历史节点的任仲平,也关注顺风车事件、疫苗事件、保健品乱象等热点,同时不断在新媒体战场发力,创办“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推出音视频等新型评论产品,就是力求以融合发展助力解决好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做好人心的工作,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任务。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日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要求“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对于党报评论而言,要发挥好导向、旗帜、引领作用,因时而变、主动进入,就需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洞见,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辩证分析,把评论嵌入时代的“信息流”,不断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
如何将党报评论嵌入时代的“信息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用评论进行对话。全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是多元主体在公共空间展开意见竞争,主流媒体需要基于多样的意见来凝聚共识。否则,公众要么是“习惯性忽视”,生产再多也没有用;要么是“警惕性疏离”,传得越广越有反效果。面对言语纷呈的舆论生态,提升党报评论影响力,就要学会对话,这也是融合的要义之一。如何对话?要用思想对话,提供有增量的观点。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经常要求,党报评论,要在常识的基础上“递进一层”。比如,分析顺风车案件,不仅要看到平台的安全漏洞,更要思考“如何让新经济成为好经济”;要用专业对话,提供有说服力的观点。比如,从法律、伦理的视角去观察辱母杀人案,用发展经济学去阐释改革开放40年;要用情感对话,提供有温度的观点。比如,我们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推出语音评论“睡前聊一会儿”,轻松地讨论文化、社会、科技类软现象,拉近心灵的距离,实现与受众的有效链接。
第二,用评论彰显价值。从网约车变“夺命车”,到旅游出行服务平台“大数据杀熟”,再到网络搜索引擎排序方式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的事件表明,不仅仅是有着媒体属性的平台和技术需要价值观,公共服务的平台和技术同样需要价值观的引领。评论的根本,也在于提供一种价值排序。2017年冬天,华北地区因为“煤改气”等原因造成取暖难,人民日报刊发了两篇评论,标题是《让公共政策更有民生温度》《治理绩效应让位于民生急需》,提出公共政策价值排序的问题,认为应该把民生放在第一位,促成了问题的解决。热点事件之所以广受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各种价值的汇聚点。提升党报评论在舆论场的能见度,其实就是要更好地为看起来冲突的价值实现排序。这不是哪一个报纸或者媒体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手拿金话筒的主流媒体在全媒体舆论场共同努力。
第三,用评论提供方法。评论是说理的,但不是为了说理而说理,是为了让大家都学会用说理的方式去想事情、看问题而说理,是面向社会的一种“公共说理”。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评论部主任的范荣康曾说,人人都要学会写评论,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说的正是要为社会提供这样一种“评论思维”。现在,算法推荐流行,信息平台巨大,但算法和平台不能把人当成信息的接收器,更不能让舆论场偏激极化、一地鸡毛。只有让主流声音更多更好地进行公共说理,让“评论思维”成为时代的基础思维,才能塑造一个更加开阔敞亮的公共空间。
舆论场众声喧哗,人们更希望听到那个确定的、权威的声音。这就像火车站人声鼎沸,但乘客们总是会认真听站台广播的声音。这些年,每当舆论场上出现争论时,经常有人问:“人民日报怎么看?”“人民日报什么时候发声?”期待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的声音,其实就是在期待主流价值的呈现,期待在信息流中找到观点、找到思想,找到一种基础的认识论、价值观。
如果说媒体融合是“内容+”,那么评论的媒体融合之路,就是一种“价值+”,是把我们的主流价值,融入新闻生产、融入社会生活,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党报评论应该有这样的担当,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让媒体融合在党报楷体字的书写中向纵深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