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3期

党报评论要追求“四度”

——以南方日报的评论实践为例

丁建庭
2019年08月20日13:43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党报评论要追求“四度”

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党报评论是舆论场上的主流声音,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需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锐度的评论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提升评论质量,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报评论是舆论场上的主流声音,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报评论要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需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锐度的评论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本文以南方日报的评论建设为例,分析探讨党报评论应有的“四度”。

“高度”体现定位

党报评论承担着举旗定向的使命任务,这一定位决定其必须有“高度”。南方日报的办报理念是“高度决定影响力”,始终旗帜鲜明地将“高度”作为办报基本要求。

在评论实操过程中,这个“高度”就是要有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时刻关注人民所思所想;就是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走在珠江口边找感觉”,始终站在火热的一线,在关键节点、重要工作中及时发声,力争成为舆论场上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权威声音。

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最能体现“高度”。南方日报的《南方时论》是广东新闻奖一等奖栏目,文章统一署名“南方日报评论员”,选题主要聚焦中央和广东省委中心工作,紧跟国家大事和时事热点,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广东省委宣传、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主要抓手。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找准新时代广东工作的立足点和发力点》《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等,便是体现党报评论“高度”的代表性作品。

写出有高度的党报评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调“政治家办报”,原因就在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来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新闻舆论单位领导班子和当家人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仅要做业务专家,而且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工作中去。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讲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评论作为高层次的新闻产品,提供的是观点、看法,直接表达或反映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党报评论的“高度”,首先体现的就是政治高度。只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才能写出有高度的党报评论,才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筑牢全党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写出有高度的党报评论,必须有国际视野。新闻有立场,但没有国界。处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新闻已是国际舆论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也成为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因此,评论写作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一方面,选题要关注国际热点,特别是与中国紧密相关的议题;另一方面,写作要有全球视角,不仅要考虑国内影响,也要考虑国际影响、重视国际传播。南方日报不仅在《南方时论》栏目广泛关注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及时推出评论员文章,还创办了《世界观》栏目,聚焦国际热点,对中国的国际主张进行重点评议,对一些国家和媒体的无端指责进行有力回击。比如,《让世界见证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美国对华贸易战不应该也不可怕》《“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炒作中国“锐实力”不怀好意》等评论,就鲜明体现了南方日报评论的国际视野,同时也是党报评论“高度”的体现。

“深度”见证思想

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党报评论要在舆论场上成为主流声音,关键要写出“深度”来,要在思想上有真知灼见。在党报评论的深度上,人民日报的“任仲平”“宣言”“国纪平”等体现得尤为明显,堪称榜样。

树立品牌意识。《南方宏论》是南方日报的品牌栏目。其文章篇幅一般较长,而且议题宏大、观点深刻、说理透彻、分析全面。比如,《论五大发展理念》是南方日报历史上第一篇以整版篇幅刊发的万字评论员文章,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五大发展理念,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不仅获得了广东新闻奖特别奖,也成为广东干部群众学习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参考。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广东实践——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继续以排头兵的担当奋力前行》《为开创发展新境界提供重要思想保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 新起点上再创新局》《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等评论,也都写出了深度,彰显了厚度。

“同题作文”尤见功力。内容质量的高低,思想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评论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评论的引导力与影响力。深度是党报评论的重要特征,也是“网络口水式”评论和“人云亦云式”评论永远无法赶超的地方。一篇高质量的评论,必须能够引导主流思想舆论,帮助读者廓清模糊认识。评论工作者除了多读书、多学习,还要多观察、多思考,做好思想和观点积累。

“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近些年,许多党报都在大力推动评论员下基层,前往新闻现场,以便写出更加饱满、更有思想的评论来。人民日报推出《现场评论》栏目,从长江上的渔民到大坝上的义工,从繁忙的港口到美丽的田园,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中,撰写了30余篇鲜活的评论。南方日报也组织记者、评论员深入广东各地开展深入调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目标任务,撰写了10余篇有评析深度与实践厚度的评论。

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评论或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有深度、有思想、有见地的文章并不多。不少自媒体作者,一味迎合网友阅读兴趣,多以一些缺乏逻辑思辨的言论贩卖情感、煽动网民,盲目追求“10W+”的阅读效果。此时尤需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及时刊发有深度的评论,正确引导舆论,唱响主流声音。

“温度”赢得民心

党报评论很容易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甚至被批评“太过理性”“太过高大上”。这一定程度上为都市报评论和新媒体评论的崛起创造了机会。最近几年,很多党报评论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要求思想上有真知灼见,也要求有真情实感,要用有“温度”的评论赢得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信赖支持。

评论的“温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闻媒体的人文高度。要想写出有温度的作品,最有效的方法是从社会关注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新闻事件和当事人,找到与基层百姓需求相契合的评论视角,要对基层群众怀有真挚情感,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实践证明,“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只有把视角对准基层,让观点走进群众心坎里,才能彰显评论的民生情怀和人文高度,才能发挥聚民心的社会作用。

当前,国内社会转型加快与外部环境变化加剧相互交织,社会思想舆论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复杂的舆论格局,党报评论的选题要注意关注基层“小事件”,因为其背后往往藏有深层次的“大问题”,要通过剖析和解决这些“大问题”,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写出有温度的评论,既要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也要有切身的基层体验。“新闻的富矿在基层,评论的富矿也在基层。”深入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评论是思想产品,实践正是思想最深厚的土壤。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让评论作品既有思想又有温度。为了写先进典型刘和添的人物系列评论,南方日报曾安排评论员下乡一周,和新闻当事人共同生活,近距离体悟主人公的工作、人际关系、群众评价等。《守护和谐需要带着感情为百姓》《破除“本领恐慌”需要接地气创新招》《实现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阿添古”》三篇评论,诠释了一个让人信服的典型形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组报道和评论,荣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锐度”考验水平

“锐度”也是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它不仅是对文章思想观点的评价,也是对作者文字水平的评价。一篇可读、耐读、悦读的评论,应当有锐度:观点透彻生动、逻辑一清二楚、语言简洁有力、文风犀利辛辣。

时下,有些评论文章言不由衷、虚与委蛇、堆砌辞藻;有些短话长说、言之无物、添枝加叶;有些照搬照抄、鹦鹉学舌、云遮雾罩。有人将其概括为“假、大、空”“长、泛、水”“僵、旧、硬”,犹如“新版”八股文。这些评论,让人读着不咸不淡,听着不痛不痒,有启发的东西少得可怜。这样的评论是不合格的,也根本看不到一点评论应该有的锐度。

文为道而生。评论不是为评而评,既要讲清楚道理,还要用观点去引导舆情发展、推动问题解决。如果浮文掩要、委琐繁碎,让读者不得其要,这样的评论就失去了意义。南方日报在评论写作上,一直强调锐度。特别是在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就备受关注的炒房租问题,南方日报及时发表评论《警惕炒房势力转战租房市场》,深入分析相关问题,明确表达批评观点。此外,像《三文鱼标准应从严不从宽》《公摊面积不能“难得糊涂”》《资源分配不是“赢者通吃”》《环境违法之事,政府部门岂可随便“认可”》等,观点鲜明,文辞犀利,不仅写出了高度和深度,也写出了温度和锐度。

(作者系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助理)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