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3期

融媒体背景下民族地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

——以内蒙古主流媒体脱贫攻坚报道为例

徐 峰 刘小杭 张丽萍
2019年08月23日15:14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融媒体背景下民族地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

内蒙古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政策实施的重点地区。在扶贫攻坚报道中,当地主流媒体认真承担宣传报道责任,创新方法手段,积极打造多声部、一体化全媒体报道格局,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发挥了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为民族地区做好融媒体背景下的扶贫攻坚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有益启示。

融媒体背景 民族地区 扶贫攻坚 创新实践

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和社会热点等策划的正面宣传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创新传播的“命题考试”。如何答好这道“题”,保证及时、绩优,需要各级媒体深入研究、不断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成为各级主流媒体的重大报道主题。内蒙古自治区是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政策实施的重点地区。内蒙古主流媒体认真承担宣传报道责任,创新宣传报道方法手段,打造多声部、一体化全媒体报道格局,发挥了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总体特征

蒙汉文媒体合力发声,信息覆盖各民族受众

内蒙古报刊以蒙汉两种文字出版,广播电视以蒙汉两种语言播出。当地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一贯坚持蒙古语媒体与汉语媒体同步发声、政策宣传覆盖蒙汉等各民族群众的原则,立足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地方特点,蒙文与汉文媒体同步推进。

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蒙文媒体的系列报道,包括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蒙古语广播等,在共同的主题策划下,形成蒙汉媒体联合阵营,形成了双语报道态势。内蒙古地广人稀,尤其在许多偏远的牧区,蒙古族群众的汉语水平不高,信息接收的手段也比较落后。特别是那些需要脱贫政策帮扶的蒙古族群众,如果没有蒙古语媒体,就可能处于信息接收的盲区。蒙古文媒体的系列脱贫攻坚报道极大弥补了受众接收国家政策的空白点,对于提升脱贫攻坚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媒体成为主要阵地,新兴媒体助力传播

脱贫攻坚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成为报道的主要阵地,以大量原创性报道发挥了舆论引领作用;新兴媒体的参与,则通过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覆盖范围,延展了传播半径。

在政策解读方面,传统媒体的属性与重大主题更为契合,相较于新兴媒体有更高的受众认可度,在政策解读方面更具权威性和话语权。脱贫攻坚作为国家重大方略,本质上就是由诸多帮扶政策构成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后,各省市自治区推出了因地制宜的脱贫举措,政策解读类报道骤增,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使其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更具优势。

在报道策划方面,传统媒体率先发声,新兴媒体据此基调进行衍生内容的创新生产。创新传播方式、增加传播平台都是有效路径。

在受众参与和时效性方面,有些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不是很高,相较于新兴媒体追逐热点或突发事件的内容倾向,传统媒体更适宜作为脱贫攻坚报道的主要传播平台。

内蒙古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报道中表现不俗。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立足“两微一端”以及内蒙古新闻网,结合民族特点与地域特色,“报”“网”同步推进的结果,也是多平台助力传播,在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基础上,“融”化表达、二次分发的结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

脱贫主题常态化报道,热点专题叠加传播

内蒙古主流媒体的脱贫攻坚报道呈现日常化、常态化特点,同时,抓住时政热点,将相关主题叠加报道,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脱贫攻坚报道呈现出常态化特点。2018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内蒙古日报共刊登脱贫攻坚相关报道622篇,日均1.81篇。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早点到》栏目全年共发布脱贫攻坚类新闻报道28次,同时转载推送长篇文章,推送频率为日均0.71篇。内蒙古日报官方微博参与社会热点#领航中国#、#奋斗在一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等话题,同时作为话题发起者,输出带有内蒙古地域特色的微博内容,如#脱贫攻坚看内蒙#,调动受众参与讨论,增强受众与信息关联度,提升了传播效果。

脱贫攻坚报道与其它社会热点相互叠加。全国两会、十九大等时段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出台的高频阶段,时政热点较为集中。内蒙古主流媒体将这些时政热点与脱贫攻坚报道有机融合,更好回应了受众的信息需求,深化了脱贫攻坚报道,吸引了受众更多注意力。

报道对象全面广泛,涵盖脱贫工作各方面

脱贫攻坚报道的对象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政府、基层、企业和贫困户等几类主体上。

政府,主要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报道内容主要是扶贫会议召开、政策的发布情况及权威解读等。以内蒙古日报为例,政策解读类新闻、会议报道、领导干部视察等新闻占据媒体报道的主体。

基层,作为扶贫重点,报道对象集中在两类主体上,一类是基层干部,一类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2018年7月19日,内蒙古日报脱贫攻坚特刊刊登扶贫干部日记《当好农牧民的“儿子”》,从基层干部的亲身体会入手,讲述一个个有温度的扶贫故事;2018年11月6日,人物通讯《刘涛:青春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中闪光》,以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大学毕业生带领乡亲自主创业脱贫的事迹,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贴近受众心理,便于政策宣传。

企业,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力,是媒体报道的另一主体。如2018年2月8日刊登的《鄂温克旗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5月27日刊登的《首府72家龙头企业带动2737人脱贫》、7月5日刊登的《国网蒙东电力:服务光伏扶贫项目 农牧民共享阳光红利》等,介绍的都是企业助力脱贫的案例。

贫困户,作为受扶助的个体,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他们脱贫致富的故事都很有代表性。如2018年5月23日刊登的《五保户闫挡柱脱贫记》、8月23日刊登的《靠自己的双手脱贫,挺踏实!》等,介绍的都是贫困户脱贫的典型案例。

成功经验

内蒙古主流媒体脱贫攻坚报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与精心的组织策划、及时的跟进报道、权威的政策解读、丰富的表达手段、灵活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在报道策划中突出区域特色,不断精进报道内容,创新表达手法,全媒体输出内容产品。

灵活运用各种文体,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

消息,是脱贫攻坚报道中最主要的、运用最多的新闻文体。对自治区政府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国家发布的重要政策、地方签订的扶贫协议等内容,都以消息形式进行实时报道。因其时效性强、内容涵盖广,成为脱贫攻坚报道采用的主要文体。

新闻专访,在脱贫攻坚报道中运用较多,是对特定人物和事件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内蒙古日报积极联系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扶贫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如2018年1月7日扶贫特刊连载的《聚焦深度贫困 精准持续发力——访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么永波》、1月10日刊登的《精准施策产业带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位县委书记共话脱贫策》等。

通讯,对事件的报道比消息更完整、翔实、深入、生动,是一种更适合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报道文体。以通讯为主要体裁的脱贫攻坚报道,从更深层次挖掘脱贫成功的原因及启示,兼具温度与深度,作品感染力十足。如2018年2月6日刊登的《“这是我想要的幸福生活”——固阳县决战扶贫攻坚纪实》,选取典型事例,生动讲述从家庭到村落再到整个县域的脱贫故事,让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国家扶贫政策。3月28日刊登的《一把小笤帚 “扫”出脱贫路》、4月27日刊登的《“绣”出脱贫攻坚新画卷》、5月31日刊登的《“小车间”孕育脱贫“大梦想”》等,也都通过故事性讲述,提升了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文体,在为受众提供观点的基础上,帮助理解脱贫攻坚的成就和意义,深化受众认识和理解。如2018年1月2日刊登的《脱贫攻坚需要我们携手前行》、5月21日刊登的《思想脱贫才能真正脱贫》、9月14日刊登的《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读马平中篇小说〈高腔〉》等,精到分析,精准阐释,充满思辨性和启发性。

内蒙古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中还运用了报告文学、采访手记、日记等体裁,都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抓住重要报道契机,在关键节点引导舆论

脱贫攻坚报道必须牢牢把握住传播的关键期。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扶贫办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这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新闻媒体而言,“扶贫日”是一个重要报道契机,有利于突破常规报道思路。

去年,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脱贫攻坚内容推送集中在1~10月,1月是新年重点专题报道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多次提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且正值巡视组视察内蒙古时期,多项巡查监督结果出炉。在这个阶段,微信公众号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达到一个峰值。

灵活版面安排,注重固定化与多样化原则

版面分布多样化。内蒙古日报共有12版,在2018年全年报道中,脱贫攻坚报道在所有版面均有体现,不只侧重于政策宣传,还注重从社会、民生、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报道,多维度、多层次探寻表达内容,取得立体化传播效果。

版面位置相对固定化。2018年,内蒙古日报在各版刊登的脱贫攻坚报道以头版及2版所占比重最大。这体现了报社对脱贫攻坚相关报道的重视,也是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灵活运用专版专刊专栏等形式。专版将图片与文字组合,给予受众更优的视觉与阅读体验。如2018年7月7日5版,从《我区乌兰牧骑参与脱贫攻坚》到《“前借后奖”扶贫模式真牛!》再到短评文章《精准定位 推进产业扶贫》、地方脱贫先进经验报道《阿左旗奏响产业扶贫“三部曲”》等,形成了报道强势。内蒙古日报主办的“内蒙古”APP专门开设脱贫攻坚专题,汇集纸媒、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重要文章,形成了新闻的集萃。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收看人数最多、受众覆盖面最广的《内蒙古新闻联播》开辟专栏,讲述脱贫致富故事,社会反响良好。

不足之处

报道议题单一化、集中化

内蒙古地区主流媒体脱贫攻坚报道的内容更多关注领导和楷模的声音,议题不够丰富立体。脱贫攻坚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报道议题不应仅仅关注高层声音,或者将扶贫干部、先进群众英模化,应该切实关注基层群众,走进百姓心里,报道角度也不限于政策解读,还可以涉及多个领域。

内蒙古日报等主流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但议题集中于政府和政策,报道形式较为严肃,模式固定刻板,内容集中在会议新闻、领导讲话等方面,主要以政策解读为主。在内容选择方面,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略显不足,对脱贫工作的“新方案”和“硬办法”介绍不够;在角度选择方面,对扶贫干部的辛苦付出报道多,对“造血式扶贫”的具体办法报道少。只有通过记者驻村蹲点、深入采访,才能进一步丰富报道议题,发现更多鲜活的脱贫事迹和典型,生动真实讲好扶贫故事。

报道内容同质化、冗杂化

内蒙古主流媒体在深耕地方特色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在内容选择方面,仍存在信息同质、冗杂等问题。内蒙古新闻网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是脱贫攻坚报道的重要宣传阵地,推出的《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图》专题是一大亮点,但基本是对盟、市级媒体新闻报道的转载,雷同、重复的内容较多,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报道对象片面化、标签化

脱贫攻坚报道中,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经常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一不小心就会被片面化、标签化。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和执政根本,要让扶贫对象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切和温暖。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真实反映工作的困难能使脱贫故事更有温度、更真实感人。只谈成就不提困难、只列数字不见故事的片面化报道,很难得到受众认同,更谈不上什么传播效果。

改进建议

内蒙古地区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报道方面,形成了声势,引导了舆论。今后要以更敏锐的新闻视角、更具前瞻性的组织策划,将脱贫攻坚报道做得更加主动、全面、准确、通俗,以更多精品力作,讲好脱贫攻坚精彩故事。

在媒介生态方面,蒙古文媒体与汉文媒体同步推进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共同营造宣传矩阵;报道内容上,要深耕地方资源,找到地方报道的突破口,关注少数民族扶贫干部和脱贫群众,报道民族地区的脱贫政策,唤起受众地域上、心理上的亲近感。

在脱贫攻坚策略方面,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注重报道民族地区特有的脱贫方略,挖掘本地区不同的致富道路,避免与其它省区报道内容同质化。

在报道方法方面,既要有大视野、大策划,也要注重小切口、小角度。要摒弃空话套话、数字堆积,摒弃盆景式脱贫报道,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记者自身的情感与被报道者融为一体,生动讲述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获取的经验。

在深入采访方面,应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的佳作。练脚力,就要深入脱贫第一线,发掘出新鲜生动的新闻素材,写出至情至理的故事;练眼力,就要眼光独到,选择最优的报道切入点、最佳的报道时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增脑力,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宏观视角看政策,微观视角讲落实;练笔力,就要统筹兼顾,将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清晰准确、生动具体地报道出来,形成优质内容产品。

媒体是脱贫攻坚过程的记录者,不是政策实施进程的仲裁者,只有深入一线潜心采访,体验脱贫工作的艰巨,才能呈现给受众真实、生动的报道,反映出时代的宏大主题,为脱贫攻坚提供舆论助力。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新闻舆论传播方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ZGH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徐峰系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论坛》杂志研究员;刘小杭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张丽萍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