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4期

加速高质量融合 推进 “四全媒体” 建设

——经济日报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

朱 磊
2019年08月26日15:17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加速高质量融合 推进 “四全媒体” 建设

经济日报以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报道为引领,发挥经济报道优势,充分利用媒体融合的新技术、新手段,积极宣传新思想,全面展现新作为,两会报道呈现出“站位高、特色浓、效果好”的特点。以此为契机,经济日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再上台阶。

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任务、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总书记讲话使全社会对媒体融合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新形势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两会期间,经济日报精心组织有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的报道,以解读重要报告为抓手,发挥经济报道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全媒体报道立体呈现,高质量融合亮点频现,以实际行动推进“四全”媒体建设。

以内容创新的高“言值”,推进“全程媒体”建设

按照“全程媒体”的具体要求,两会报道需要全流程跟踪、全链条播报。经济日报牢牢把握两会各个新闻节点,及时跟进、全程参与、有效发声、深度介入。以高“言值”评论言论抢时效,以高质量经济报道贯全程。

以高“言值”评论抢时效,及时报道总书记六下团组情况。每一次总书记下团组的报道都是一场内容创新战役。在获悉总书记讲话内容的同时,经济日报新媒体就利用网端微屏各平台及时发声,以短评的形式阐明观点,率先形成第一轮融合传播小高潮;获悉总书记讲话后一小时内,经济日报全网推出重点栏目《两会快评》,并迅速在第三方平台推送;次日,报纸刊发评论原文并配以专版,全方位解读讲话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实践要求。六下团组,8篇快评、24篇短评均在第一时间刊播,既保证了“快人一步”,又体现了“言值”担当。多篇言论作品被中央网信办全网转发,实现了快与深、质与效的统一。

以高质量经济报道贯全程,立足自身特色扩大影响力。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创新创造等内容,句句关乎经济发展。经济日报联通会内会外、对接海内海外,以言论、述评、访谈、特写等栏目,畅通报网端微屏各平台,进行浓墨重彩报道。品牌栏目《两会经济话题》刊发多篇文章,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及时准确判断,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

此外,经济日报前方记者先后参与了开闭幕式、大会发言、记者会、小组讨论等260余场活动。按照先网后报、多点开花、经济为主的思路,着重展示委员履职尽责、自信开明的良好形象,深入解读两会经济声音。各平台各司其职,形成多形态新闻产品,全媒体稿件《对“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这样说!》《首场“部长通道”开启,你关心的热点问题,部长们回应了!》《关于火星探测器、5G手机……两会上的信息很劲爆!》等报道,获得大量好评,读者评价“干货满满!硬货满满!信心满满!”。

以融合创新的高质量,推进“全息媒体”建设

“全息媒体” 力求新闻作品的全形态呈现、全维度体验。两会期间,经济日报通过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运用云技术、视频、VR、AR等多种形态立体化呈现新闻信息,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技术创新方面,亮点在于“全景报道+中经云端直播平台”和“短视频+长访谈”。经济日报自主研发“全媒体工具箱”,上会记者使用“5G终端设备+6K全景相机”进行采访,使“全景新闻”“轻直播”等实时报道成为家常便饭;中国经济网推出“全景看两会”融媒体VR报道专题,两会期间共刊发全景报道80余篇;经济日报推出“两会现场报道”中经云端直播平台,通过手机、摄像机等多种方式,完成26个场次的直播,吸引10余万网友关注,实现与代表委员的实时互动;新媒体团队利用动漫手段制作的短视频《秒懂!政府工作报告@了哪些板块》《蓝天、碧水、净土——代表委员共谱美丽中国交响曲》《代表委员热议减税降费:没想到!有信心!》等均在第一时间上线、多平台推广,阅读量均超百万。

流程创新方面,优化再造“集、策、采、编、发、推、馈”为一体的全媒体、全平台新流程。经济日报全媒体中心持续发力,依靠精准的数据分析深度融合报刊网端微各种资源,打通报纸、网站及新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各种资源有效整合。从每天的晨会开始,舆情采集、策划、采访、编辑、发布、推广、反馈等新闻生产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均由全媒体中心全程掌控。上会记者一次采访实现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新闻产品多次生成,通过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极大增强了两会报道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率。

以载体创新的高进阶,推进“全员媒体”建设

从今年两会报道情况看,经济日报记者已经普遍具备融合意识,初步完成了从文字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进阶转变。在此基础上,经济日报以自身的新闻采访活动为基础进行载体创新,更大范围激发代表委员、自媒体、第三方平台传播活力,为“全员媒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日报构建的全媒体矩阵,包括直属的7报4刊1网12家单位、两微一端所属各个平台以及报社运营的头条号、网易号等共近百个平台,全部参加此次宣传报道。上会记者、后方记者、媒体编辑、技术制作、评论员、传播推广等200多人组成采编队伍,由全媒体中心统筹指挥。全员、全网、全渠道,新闻生产各个载体实现全面融合一体化,做足了“全员媒体”大文章。两会期间,经济日报发挥矩阵合力,品牌栏目《中经在线访谈》《中经两会之夜》共完成11场“中经之夜”和12场“中经在线”访谈节目录制,64位代表委员成为网上舆论热点,频频与网友进行观点互动,让“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多对多传播,互动性大大增强。同时,内部融合纸媒和移动端,外部连接今日头条、腾讯、快手、抖音等平台,实现了从策划、议程设置、内容生产到传播的全链条融合。

以推广创新的高精度,推进“全效媒体”建设

“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是两会报道追求的目标,也是“全效媒体”提出的具体要求。从两会的报道实践看,经济日报通过流程创新提升新闻生产效率、通过内容创新增强传播效果、通过推广创新提升传播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民众点赞。今年两会报道,经济日报出品的“爆款”新闻产品远超往年。

原创短视频《总书记跟农民想到一块儿了》,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的精彩瞬间,以微小切口阐述宏大主题,唤起了民众强烈共鸣。视频播放量达到2200万,点赞106.3万。

一条不到一分钟的短视频“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呼吁:关爱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在经济日报抖音平台点击量达到2300万,点赞量31万。这条短视频以一份提案为切入点,引发了全社会对“快递小哥”群体的关注。新媒体和APP制作《一条短视频背后的故事》,融合文字、图片、视频各种元素,形成了传播合力,在全社会凝聚起关爱“快递小哥”的正能量。

原创融媒体栏目《问委员》,通过设置小话题,独家专访委员,拍摄短视频,制作微信图文,并刊发报纸稿件。该栏目打通了短视频与文字的边界,以民生话题拉近了百姓与代表委员、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4期产品每期播放量均超百万。

纵向与自身相比,我们的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兄弟媒体横向来比,短板明显,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依然有不小的距离。在两会报道的实践过程中,经济日报暴露出融合发展诸多问题,如自有平台的影响力不足,许多具备影响力的新闻精品“酒香也怕巷子深”;技术的支撑力不够,许多独特新颖的新闻创意被“卡了脖子”;人才的储备量不足,尤其是新闻复合型人才极端缺乏等,均有待于在新一轮融合发展过程中逐一破题。

(作者系经济日报新闻协调部协调室主任)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