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微党校”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8期
【摘要】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党校面临能力弱化、学员价值观多元和媒体泛化等困境,“微党校”作为高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性培养的重要一环,须从制度、内容、措施和方式方法上进行综合设计。在教育目标上,激发学员学习的“微动力”;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培训采用“微方式”;在制度建设上,做到教学成效“微保障”;在管理运行上,实现教学相长“微运行”;在能力培养上,促进学员提升“微素养”。从而构建学员教育管理的“微体系”。
【关键词】全媒体;微党校;学员教育;路径
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的结果,全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及虚拟现实等要素的融合共生,营造了全新的虚拟网络空间,促使社会快速跨入了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播平台和载体的移动化,使信息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加碎片化,传播范围呈现出社交圈层化。党校通过长期的运营与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系统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信息环境的变化和党校学员多元化的需求,现有部分党校探索了教学与网络的结合与应用,却受到党校管理者和教师媒介素养、“互联网+”党建课程体系与内容、载体平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偏弱、实效性较差等情况。如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微党校”发展路径,对提高高校党员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全媒体内涵及时代特征
解析全媒体的内涵与时代特征,对于探究党校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升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从全媒体的概念来看,所谓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并发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传播形态。这种传播形态通过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高校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相对而言有着较高程度的媒介素养,对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品质也有着更高的需求,更能适应重构后的信息传播机制和形态。而“微党校”的本质就是以创新培养促进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变革,其根本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从这一角度来看,全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特性契合了“微党校”建设的目标。[1]
(一)全程媒体
从时空维度来看,在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的今天,全媒体天然拥有打破空间约束的能力,任何事物发生和改变的整个过程都会处于全媒体传播的链条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舆论场域的信源呈现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传播渠道的多元使主客体不受身份限制,可自主参与到传播生态当中,均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取信息,从而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二)全息媒体
从信息技术维度来看,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元,从纯文字到图文并茂,从视频、音频到虚拟现实和融合现实、再到自媒体和直播等,媒介不断显现新形态。媒介形态的丰富,使得信息的呈现变得更为立体、更富层次化。而且,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不断的发展,促使这些信息融合得更为紧密,形成一个多媒体信息融合体呈现在受众面前。
(三)全员媒体
从社会维度来看,传播主体与受众的特征属性区分不再明显,而且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局面。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媒介技术的发达助推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借助媒体传播平台,使得社会多元主体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公众事务或话题当中,并能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进而营造出复杂的舆论场。
(四)全效媒体
从媒体功能维度来看,媒体平台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信息、社交和服务等功能更容易聚合在同一平台。而且随着算法技术的进步,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精确化的服务,为不同受众推荐其相应内容,开展个性化的有效服务。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引导舆论走势,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党校加强学员教育的困境
(一)高校党校能力弱化困境
高校党校能力弱化,并不是党校治理能力变弱,而是能力的增强速度没有同社会发展速度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高校党校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发展中并没有及时、有效地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而及时跟进,未能建立起与全媒体环境相适应、满足学员多元需求的管理和教学体系。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党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整体较弱,大部分教师和管理者的媒介素养满足不了全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的需求,更难以用技术思维去思考如何做好党校线上教育环节,使得高校党校不断面临革新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压力与挑战。三是“党建+”网络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即使很好地解决了平台和载体的问题,但是教学资源的自主生产能力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学员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全媒体环境下开展教育活动的需要。
(二)学员价值观多元困境
在传统模式下,学员学习或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非常有限,主要通过报纸、书籍和电视广播等方式,而且获得新思想、新理论也受到时空界限的制约,不能及时得到有效信息。[2]但在全媒体环境下,学员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并能通过网络对新思想、新理论进行权威的解读。但同时,全媒体时空下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不断攻防相互激荡,全媒体亦成为思潮传播的主要渠道。高校由于其特殊环境和群体组成结构,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途径较广,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加之青年学生信息接受能力强、思维更具包容和开放性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3]因此,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强化学员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成为党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介体耗散困境
介体指的是主体和客体,也即是党校和学员之间发挥作用的中介因素,通过介体能使二者之间发挥聚变反应,达到质变的目的。在党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实践活动等传统介体外,还需要互联网等现代介体。由于新时代新媒介的高度发达,不少高校的党校也具体建设了诸如“互联网+”党校、党校微信公众号、党校APP等平台,有的甚至还在其他媒体或载体开通了账号等。但由于高校党校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专职人员有限等先天不足的劣势,尽管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但很多收效甚微,平台访问量和黏合度都达不到理想程度。与此同时,平台多元运营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体运行的成本,加重了党校的负担,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
(四)媒体泛化困境
媒体泛化主要表现在媒体责任泛化、泛娱乐化、泛社交化等方面。具体来讲,由于道德约束机制的建立和网络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滞后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致使一些新媒体平台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对自身角色、权利边界和责任内容等认知模糊不清,在算法设计和内容选择上采取一定的倾向性行为,过于迎合学员的需求,超过了党和政府对其功能定位的边界。[4]同时,网络社会的高度发达使媒体更重视形式的表现性而非内容的思想性,致使泛娱乐化成为媒体最为突出的挑战之一,严重影响到学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健康成长。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全媒体环境下社交更表现出一种泛社交化,公私界限更为模糊,现实与虚拟交融,线上线下合流,学员的言行带有更多的公共属性,但由于学员的媒介素养有限,更容易将其置于舆论场的中心位置。
三、全媒体环境下“微党校”的建设路径
(一)突出“精准化”激发学习“微动力”
遵循目标导向。“微党校”教育培训应立足于党校党性培养要求和学员个性化需求,把党性教育与社会现状有机结合,把学员的现实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精准对接学员的需求,可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定制差异化的培训内容,从源头解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不能满足学员需要的问题。强化问题导向。从解决具体问题和热点问题入手,在深化学员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达到“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的目的。此外,“微党校”教育培训还应着力于“微”字,全媒体环境下有着微时代背景的特点,传播媒介以其虚拟性、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优势挤占了学员大部分的碎片化时间,这就要求“微党校”要发挥核心优势,设计好“微课程”体系和内容,有效实现学员注意力转向的目的。同时还要丰富师资配比,保证党建专家权威的同时增添“微元素”,发挥身边先进党员作用与学员进行互动分享,引发学员共鸣,激活学员内在学习动力。
(二)突出“多样化”采用教学“微方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整合“微阵地”,丰富和完善平台的应用,打造一个融课程学习、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等功能于一体,采用图文、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介呈现方式的全媒体平台。在强化平台内容建设方面,首先要满足多元化需要、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套餐和内容,以此提高平台的访问量、活跃度和黏合度。线下结合“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案例剖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开展“微党课”培训。“课堂+实践”相结合。采取“微课堂”形式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党性教育植入公益、文体等活动,把课堂搬到一线,并借助全媒体优势进行在线直播和互动交流,做到实践与学习同步推进,在实践中通过交流提升学员的认知水平和理论修养。
(三)突出“制度化”做到教学“微保障”
目前,高校已基本建立了校级党校和院系分党校的分级教学和管理体制,这种分层递进式的管理培训模式在线下集中教育环节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面对全媒体环境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现状却难以适应,因此需要重构体制机制,构建学校主导、院系协同的高效领导体系,探索设立学校“微党校”工作指导委员会,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校、院两级“微党校”建设。同时,还要规范微党校教学管理与运行的工作机制,进行流程再造与重组,实现党校的“微管理”。此外,微党校还要制定精准严密的考核体系,明确任务和责任,从而以制度化保障“微党校”职能的正常运转。
(四)突出“规范化”确保管理“微运行”
建立“微”教学队伍。重点从理论学习、党性教育方面建成一支专兼结合,既有党建权威,又有新党员的师资队伍。这支“微队伍”除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外,还要具备深厚的媒介素养,能指导学员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成立“微”运营部门。组建依托相关技术专业的教育培训“中央厨房”,具体负责“微党校”网络平台开发、运营与维护,实现“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目的。设置“微”课程体系。按照“党建+”的培训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订单课”。将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等列为“必修课”;将党建经验介绍、优秀党员事迹宣传等设置为“选修课”;将创新创业知识、求职技巧、文体活动等专题性的活动列为“订单课”,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育的鲜活度。
(五)突出“多元化”提升学员“微素养”
实现全媒体环境下党校学员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效提升学员的媒介素养。从当前情况来看,实现学员媒介素养提升的途径主要有: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强化对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媒体要加强自身环境建设,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认识,加大对提升媒介素养的宣传力度;三是高校要因势利导,从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上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四是学生自我教育,提升对信息的敏锐性和分辨力。[5]就党校自身角度而言,由于受到培养时长和培训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必须在强化党校师资队伍媒介素养建设的同时,将媒介素养纳入学员培训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学员的培养特点综合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强化学员媒介伦理和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重点突出媒介使用技能、媒介信息识别、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全媒体会不断地向深入发展,会深刻改变高校党校教育教学环境,基于全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微党校”建设也必将随之不断走向深入,这将有助于实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常态化,助力“微党校”不断发展新功能和逐步完善全媒体平台。而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未来在“微党校”中的发展和应用,将会是党校实施网络教育下一个探索的热点和难点。
[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微时代背景下‘微思政’学生工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078)阶段性成果;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专项“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模式构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JDSZ1008)阶段性成果;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项目编号:2020-ZZJH-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全中.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创新探析[J].中国出版,2019(4).
[2]乔丹,汪振友.“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
[3]连保军,李晓东,何爱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全媒体传播[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2).
[4]王传宝,刘鹏越.媒体责任的泛化及矫正[J].青年记者,2012(22).
[5]闫欣洁.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1).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