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智慧媒体将更"贴切贴近贴心"

2019年11月19日07:02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原标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智慧媒体将更“贴切贴近贴心”

许总.jpg?x-oss-process=style/w10

  11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主办,腾讯公司协办的“2019智慧媒体年会”在深圳举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院长许正中出席年会并致辞。以下是讲话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2019智慧媒体年会,在媒体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交流探讨智慧媒体发展的走势、趋势。首先,我谨代表年会主办方,代表人民日报社、李宝善社长、庹震总编辑,代表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对媒体行业发展也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时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不仅强调了媒体智能化发展的紧迫性,而且指明了发展方向,擘划了路径蓝图。

  始于足下,方致千里,把握今天,才有未来。人民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引领,发挥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媒体行业的旗舰作用,引领作用,标杆作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当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做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的践行者。

  技术变得“聪明”,媒体当更“智慧”。今年9月,我们成立了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不久前,科技部批准人民日报社建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而不可逆转地重塑了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过去的信息稀缺转向注意力稀缺,从人找信息转向信息找人;二是中心化传播与去中心化传播、泛中心化传播并存;三是“我说你听”的单向线性传播转向双向互动、多点散射传播,受众对传播链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无受众不传播,远受众难传播,特别是在5G加速商用的背景下,正是我们在理念上探讨,在实践中探索媒体如何变得越来越“智慧”的绝佳时机。这既是主流媒体应有的政治站位、职责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社会化、市场化、商业化媒体应有的技术敏感和市场判断。从本质上讲,是信息生产、传输、接受、反馈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倒逼媒体走向智慧,变得聪明,引发这种改变的是技术,驱动这种改变的是数据,最终左右这种改变的是智能。借此机会,我就如何更好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媒体,实现行业变革,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强化智能内容生产,从可知到可感,从可感到可在,创造“有我”的参与感。传统媒体时代,表达手段局限于图文、声画,媒体解决的是更快捷的“可知”。全媒体时代,我们不仅能够运用音视频、动画动漫等各类表达方式,还产生了VR新闻、移动短视频、H5交互式新闻、无人机新闻等全媒体的表达手段。新闻生产从“可知”迈入了更具丰富性的“可感”。智慧媒体时代,一个重点就是营造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可在”,实现“有我”的在场感。从几年前的《军装照》,到今年十一刷爆朋友圈的《民族照》,再到可以在视频中换脸的穿越电影《70年,我是主角》,人民日报社都在推进新闻生产中用户的深度参与。未来,我们将凭借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的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利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AI技术,为人民日报打造智能化“采编团队”,打造更高水平的“有我”式用户体验。

  第二,强化智能传播渠道,从围绕“载体”传播,到围绕“场景”传播,创新“为我”的定制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要扩大覆盖面,其中一点就是需要技术为传播赋能。在5G环境下,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媒体的定义将被广泛延伸。除了移动手机、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可感可触的物体都在成为终端,成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未来,吃饭的桌子可能是终端,汽车车窗可能是终端,甚至衣帽镜都是终端。很多人在预测,会不会有一种取代手机的新终端,这个现在还不好判断,也许会有。但还有可能走向“处处是屏、处处无屏”,就是终端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各类的场景成为传播的中心。围绕场景的传播布局,正是对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适配。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也将通过与各类科技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多维度、多层次合作,为技术研发提供媒体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同时,我们也将培养自己的能够理解、消化和应用新技术的团队,以应对未来的技术挑战。

  第三,强化智能分发方式,从人工推送,到主流价值观驾驭的数据推送,实现“懂我”的满足感。只有通过技术驱动带动理念革新,才能让媒体更好适应分众化、差异化需求,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充分发挥好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功能。随着对数据的感知与运用,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聪明”的媒体更懂用户,通过智能算法根据用户的属性、行为、偏好等特征进行推荐发布,实现“千人千面”。甚至通过交互技术,获得受众生理和心理数据,洞察身心、满足需求,在评估效果、精准分发上打开新空间。已加入主流算法的人民日报客户端7.0版本,已初步体现精准识别、智慧推送的特征。目前,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正在对算法进行优化,努力做到主流、定制、个性,实现主流传输,精准传输,靶向传输。

  各位来宾!

  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积极探索,是顺应新技术变革潮流的重要举措。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各方协力共同出点子、一起想主意。我们期待在今天的年会上,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最后,感谢腾讯集团作为协办方对本次论坛所做的周到安排、精心接待!

  谢谢大家!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