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复旦2019

上海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

赵知乐
2019年12月26日14:55 |
小字号

摘要:“点赞”是一种低成本的网络互动形式,广泛运用于各社交媒体平台。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主要研究平台,以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为主要人群,探讨点赞对其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为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后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09份。通过SPSS数据处理后发现,点赞个数与个体的桥梁型(弱关系)社会资本和线下(基于现实生活而形成关系)社会资本呈现正相关。给同一类型对象点赞有助于个体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点赞党”(又名“赞美党”)行为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得。本研究充实了“社会资本”与“网络互动行为”领域研究,对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更强大的个体社会资本,发展更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点赞行为,微信朋友圈,社会资本

一.引言

“点赞”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网络互动行为。“点赞”对应的英文是“Like”,反映出其最基础的定义是“喜欢”。而随着点赞按钮使用频次的增高以及其分布平台的广泛化,“点赞”在网络互动中承载了多重意义:“我对你的发布的内容很满意”、“我对你有好感”、“我比较认同你的观点”等等,并且其社交含义在不断被扩充。

关于点赞行为与个体社会资本的相关性学界尚存争议。Ellison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点赞”是构建个体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1]但有学者从媒介批判角度切入,认为“点赞”逐渐发展成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当“点赞”失去基本原则演变为“点赞党”、“赞美党”的时候,“点赞”的社会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成为一种无效互动。[2]

目前有关于点赞行为对“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尚不能解释点赞行为与个体社会资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会呈现何种影响关系。此外,目前研究没有对“社会资本”进行类型细分,尚不能明确“点赞”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本研究将以上海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点赞”这种“低成本”的网络互动行为对个体四种类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 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与研究在学界有多种。

社会资本理论早期研究的代表是布尔迪厄。他首先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在其学说中,他表示社会资本是与场域并存的,可将社会资本依据经济、社会、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资本理论在布尔迪厄时期尚且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与分类方法被学界广泛接纳。他将社会资本理论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的范畴,更加发展到了政治学、人类学等领域。他给出的社会资本定义是: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其的身份和地位,在网络或者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3]。它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架构的一大特性,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分工合作行动,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效率。[4]普特南结合Mark·Grannovetter的强关系、弱关系理论,将社会资本分为两种:桥梁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与凝结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桥梁型社会资本产生于弱关系,即社会网络能将具有异质性且关系不密切的个体连接起来。凝结型社会资本产生于强关系,即社会网络能将具有同质性且关系密切的个体连接起来。这两种社会资本虽然有差别,但是并不相互排斥,个体可以同时经营这多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只是在实际情况下对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经营的侧重不同。

近二十年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者是William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个体线上关系与线下关系的区分度越发明显。Williams在普特南社会资本理论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又补充了全新角度,即线上与线下,由此社会资本进一步被细分为四种[5]:

1)在网络世界中形成的弱关系被定义为“线上桥梁型”,例如在网络聊天室聊过一两句话的网友

2)在网络世界形成的强关系被定义为“线上凝结型”,例如在网络聊天室认识,高频次聊天并且最终发展为网恋关系的对象

3)在现实世界形成的弱关系被定义为“线下桥梁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4)在现实世界中发展出的强关系被定义为线下凝结型,例如父母。

Williams提出量化测量四种社会资本的量表,进一步丰富了对社会资本的研究领域,并且为后续的量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点赞”这种网络互动方式对个体线上型、线下型、桥梁型、凝结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二) 网络互动方式与社会资本

在当前网络世界中,有三种网络交互方式:点赞、评论和打赏。点赞是最广泛也是最基础的互动方式,评论更经常被应用于深度交流与互动中,打赏是需要花费一定成本的互动方式。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在方式和形式上存在一定区别,但是共同点在于都是用于构建个体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

社会资本理论是研究网络互动的重要研究视角,关于“点赞”行为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普遍用“社会资本”理论切入。

Burke认为点赞是一种便捷的交流方式,仅需要点击点赞按钮即可完成与对方的一次互动。点赞是一种主动发起的、积极性较强的互动方式,尤其适用于对于个体弱关系网络的支持与维护。[6]但也有学者从点赞的社交意义角度去解释“点赞”:当个体有意图去维护现有弱关系或者深度发展关系,但是又明确需要如何评论留言的时候,“点赞”或成为首选,在这一情况下的点赞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增加个体在网络社区中的存在感”。[7]因此本研究假设:

H1:“点赞”有助于增强弱关系,对个体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一项以微信朋友圈为研究平台,对点赞和评论做出对比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点赞并不能有效促进社会资本的获得,具体表现为对基于强关系而发展出的社会资本无作用,对基于弱关系而发展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不显著。[8]在分析结果时,学者提出“点赞”对于个体构建和巩固强关系的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在配合评论等其他网络互动方式的时候才会增加社会意义,单纯的“点赞”不会直接导致社会资本的变化。因此本研究假设:

H2:“点赞”对强关系的作用并不显著,不可以增加个体凝结型社会资本。

Ellison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增加线下互动,对个体线下社会资本进行补充。[9]线下的关系会影响个体线上的“点赞”行为。国内一项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点赞”研究发现:个体在现实世界中与不同人之间亲疏有别,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不同人群的点赞频次,“点赞”行为也可以辅助个体形成线下更为亲密和私人的关系。[10]由此可见,线上行为与线下社会资本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本研究假设:

H3:“点赞”有助于个体线下社会资本的建立。

国内学者在总结了Ellison在2011年的研究后,总结了点赞对象与社会资本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不同的对象进行社会互动所产生的社会资本效果是不一样的,与关系亲近的人进行线上互动更有助于双方共同增强好感,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建构;而与关系疏远的人进行网络互动往往不会达到立即增近关系的作用,但是长此以往也会有助于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换。[11]因此本研究假设:

H4:给不同的对象点赞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

点赞动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是一个研究重点。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著名研究为Ellison和 Lampe研究发现:个体通常使用三种策略:一是激发(initiating), 意味着个体主动通过网络互动来认识新朋友;二是保持(maintaining), 指的是个体通过网络互动来维持既有的社会关系;三是搜索(social information-seeking),表示个体通过社交网站的搜索功能来发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例如微博会自动给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12]他们以社会资本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搜索及维持动机能够显著预测桥梁型和凝结型社会资本。此研究对研究点赞动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其中“激发”在点赞行为中表现为个体通过点赞企图主动向他人发出友好信号,“保持”在点赞行为中表现为个体通过点赞企图维持现有关系,保持关系黏性。因此本研究假设:

H5: 不同点赞动机会影响个体社会资本的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三部分大学生微信“点赞”行为、个体社会资本、大学生基本信息。(详见附录二)

1.自变量

(1)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结果划分为强、中、弱三档。

(2)点赞对象,即更倾向于给哪类人群点赞。依据预调查情况,将点赞对象按照线上、线下、凝结型与桥梁型四种要素分为九类。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大学生需回答给不同类型对象点赞的频率。

(3)点赞动机,即出于何种原因点赞。依据预调查情况与个案访谈结果,将点赞动机总结为九类。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大学生需回答给出于不同动机而点赞的频率。

2. 因变量

本研究有四个因变量:线上的社会资本、线下的社会资本、桥梁型社会资本、凝结型的社会资本。本研究采用信效度较高的Williams社会资本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四种社会资本,大学生回答二十道李克特五点式量表题。[5]

3. 控制变量

本实验中有两类控制变量,由于在本研究中不是重点,所以对此进行控制。

(1)人口统计特征。本实验中对年级、性别、专业进行控制。

(2)个体既有的社会资本。分为两类:一是微信朋友数量(列表中的普通朋友、每天都会联系的朋友),此变量会影响线上社会资本的测量;二是线下好友数量(现实生活中的普通朋友、亲密朋友),此变量会影响线下社会资本的测量。

(二) 抽样方法与样本统计

本研究按照年级、专业两个要素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的所有本科学院分为“文”、“理”两大类。利用Excel函数RANDBETWEEN(bottom, top),各个年级在文科类与理科类分别抽取一个学院,为一级抽样。考虑到实际的操作性与准确性,再进行学院下属专业的抽样,为二级抽样。

问卷发放320份,回收问卷311份,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65.3%。

在性别维度上,男生占20.2%,女生占79.8%,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总体男女比例3:7几乎相同。

在年级维度上,大一年级占32.2%,大二年级占22.6%,大三年级占38.9%,大四年级占6.3%。

在专业组成上,文理科占比近似1:1。文科类占48.7%,理科类占51.3%。

四.研究发现

(一)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在点赞个数上,大多数大学生(58.85%)每天的点赞个数集中在“0-3个”,31.1%的大学生为“4-10个”,仅有10.05%的大学生点赞“10个以上”。

发朋友圈频率上,绝大多数(76.8%)大学生每周发0-3条朋友圈;18.66%的大学生每周发3-7条;仅5.26%的大学生每周发7条以上朋友圈。

每天微信使用时长上,人数分布较为平均。29.19%的大学生每天使用0-1小时微信;41.63%的大学生每天使用1-3小时微信;29.19%的大学生每天使用3小时以上微信。

点赞对象上,大学生给“现实生活中亲密的朋友”点赞的频率是最高的,其次是“家人”。给“陌生人”点赞的频率是最低的,其次是“不太熟悉的网友”。 九类“点赞对象”在进行因子分析后(KMO=.793 累计方差=79.932%,信度=.832),归结为四大类:桥梁型(弱关系)对象、凝结(强关系)型对象、线上(基于互联网形成关系)型对象和线下(基于现实生活形成关系)型对象。大学生更倾向于给凝结型对象点赞。如下图表1。

表1.点赞对象描述统计与旋转成份矩阵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在 14 次迭代后收敛。

在“点赞动机”上,大学生出于“表达支持”而点赞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表达赞同”和“无论对方发布的内容,几乎都点赞”。出于“随大流,别人点赞所以我也点赞”而点赞的频率是最低的,其次是“商家推广活动”。在对九类动机进行因子分析后(KMO=.836 累计方差=72.769% 信度=.864),发现这九类动机可以归纳为“维持关系”、“表达认同”、“无明显意义”这三大动机。总体上,大学生出于“表达认同”而点赞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维持关系”,最后是“无明显意义”。如下图表2。

表2.点赞动机描述统计与旋转成份矩阵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在 5 次迭代后收敛。

(二) 社会资本与影响因素

对“社会资本”进行因子分析后(KMO=.844,累计方差=66.586%,信度=.867)提取出四个因子:线上、线下、桥梁、凝结。发现样本的线下桥梁型资本最高(M线下桥梁=3.64),其次是线下凝结型社会资本(M线下凝结=3.50)和线上桥梁型社会资本(M线上桥梁=3.15),样本的线上凝结型社会资本最低(M线上凝结=2.64)。如下图表3。

表3.社会资本描述统计与旋转成份矩阵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在 7 次迭代后收敛。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研究,结果如下图表4。

表4.社会资本的回归分析

注:*P<.05 ,** P<.01, ***P<.001 , N=208

点赞个数对线下社会资本(?=.155,p<.05)和桥梁型社会资本(?=.175,p<.01)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支持H1和H3。点赞个数对凝结型社会资本(?=-.024,p>.05)以及线上社会资本(?=-.030,p>.05)的影响呈现负面、不显著的影响。所以,支持H2。微信使用的时长(?=-.208,p<.01)对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影响是显著、消极的。

在“点赞对象”维度上,给线上型对象(?=.120,p<.05)和桥梁型对象(? =.200,p<.01)点赞对线上型社会资本有显著、积极的影响。给线上型对象(? =.080,p<.05)和桥梁型对象(?=.086,p<.05)点赞对凝结型社会资本有显著、积极的影响。给线下型对象和凝结型对象点赞对四种社会资本的影响均不显著。所以,支持H4。

在“点赞动机”维度上,出于“维持和发展关系”点赞对线上社会资本(?=.171,p<.01)和凝结型社会资本(?=.201,p<.01)有着显著、积极的影响。出于“表达认同”点赞对线下社会资本(?=.156,p<.05)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出于“无明显意义点赞”对四种社会资本的影响均不显著。所以,支持H5。

五.结论与讨论

“点赞”这一网络互动模式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资本的增加,尤其对线下型和桥梁型社会资本有显著促进作用。给不同对象点赞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出于不同的动机点赞,可获得的社会资本类型也是不同的。

首先,点赞行为与个体线下社会资本呈现正相关。量化研究数据显示,虽然“点赞”属于线上行为,但是其影响力已经扩散到个体的现实生活,并且对现实关系的维持与建立有积极作用。在个案访谈中,受访者A是一名美剧迷,在美剧网络社区“美剧吧”中他经常与某美剧博主点赞互动,并在多次线上交流后两人共同参与了一次美剧迷线下活动并成为关系密切的线下好友。综合本研究量化和质化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网络社交媒体发展中人的线上线下两个社交圈高度融合,积极的网络互动行为助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发展,线上社会资本向线下社会资本的转化。这与Ellison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一致。[9]

其次,点赞行为有利于个体维持弱关系,获得桥梁型社会资本。量化结果显示,点赞行为与个体的桥梁型社会资本呈现正相关,而对凝结型社会资本没有明显影响。在个案访谈中,受访者A、B和C均表示不会与父母、配偶等亲密关系对象进行点赞互动,而是一般会采取评论,然而与一般认识的朋友才会采取点赞这种互动方式。综合本研究量化和质化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点赞可以拉近与不熟悉的人的距离,并且是不熟悉的人之间的重要互动方式,但不是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增进感情的方式。这一结论与国内学者周懿瑾和魏佳纯的研究[8]结果一致,他们提出只有在与其他网络互动方式配合时才会促进凝结型社会资本的发展。

然后,给同一类型的对象可能会同时影响多种社会资本,并促进不同社会资本的相互转化。点赞对象的类型与获得社会资本的类型并不是一一对应,即不是给A型对象点赞一定能获得A型社会资本。四种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转换,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给同一类型的对象会促进线上与线下、桥梁与凝结资本的相互转化。本研究发现,“点赞”使得弱关系增强,一定程度上甚至转变成强关系,将弱关系对象转换成强关系对象。此结论补充拓展了普特南的观点[3]。此外,出于“维持与发展关系”点赞可以达到增强社会资本的目的,尤其是能有效增强线上社会资本和凝结型社会资本。

最后,“无意义点赞”,即“点赞党”,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得。在个案访谈中,受访者D的点赞个数为每天15个以上,属于“强”。他表示自己每天只要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发布新内容都会点赞,即使没有认真阅读别人发布的内容也没有产生认同感也会点赞。但是尽管点赞成为他的一种网络社交习惯,但他自己很少发朋友圈也很少收到别人的点赞。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受访者D的点赞行为并没有获得同等的回应,个人的社会资本也没有因此而扩展。从霍尔的表征理论和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分析,“点赞”作为网络互动的一种非语言符号,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价值,使得一个简单的心型符号能传达出多重意义并表达出主动建立关系的愿望。然而“点赞党”的行为只是机械地产生“点赞”符号,却消解了点赞的意义,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得。

本研究尚且存在不足。首先,研究平台具有局限性。当下“点赞”这一行为在不同社交平台都有广泛应用,不同平台的意见气候是不同的,会不会因为平台的不同而影响个体做出点赞行为是本研究尚不能解答的问题。其次,当下“点赞”按钮和其他网络互动按钮往往是配合使用的,诞生了“点赞+评论”、 “点赞+转发”、“点赞+打赏”等等组合互动模式。本研究仅以“点赞”作为研究对象,“点赞”和其他网络互动按钮配合使用时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是本研究不能回答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普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p30-201

[2]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p122-123

[3] 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7):p20-24.

[4] 郭羽.线上自我展示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J].新闻大学,2016(04):p22-24

[5] 严鷫婷.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J].新闻传播,2016(04):p23-24.

[6] 周懿瑾,魏佳纯.“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大学,2016(01): p68-75+149.

[7] 周迪.大学生群体间微信点赞现象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J].东南传播,2016(06):p37-38.

[8] 葛红宁,周宗奎,牛更枫,陈武.社交网站使用能带来社会资本吗?[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3):p454-463.

[9] 胡菲,梁敏.霍尔表征理论视域下“点赞”意义研究[J].知与行,2017(08):p144-148.

[10] Portes,A. (1988)“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p1-24

[11] William,D.(2006) “ On and Off the Net: Scale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p593-628

[12] Ellison, N. B. and C. Steinfield, et al.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p1143-1168.

[13] Burke, M and R. Kraut, et al.(2011)Social Capital on Facebook: Differentiating Uses and Users.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T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CM:p571-580.

[14] Ellison,N.,Lampe,C.,Steinfield,C.,and Vitak,J.,”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How Social Network Site Affect Social Capital Process,” in Z. Papacharissi eds. ,The Networked Self: Identity,Community,and Culture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New York:Routledge,2010,p.124-145.

[15]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11). Connection strategies: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of Facebook-enabled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New Media & Society, 13(6), p873-892.

[16] Charles Steinfield,Nicole B. Ellison,Cliff Lampe. Social capital, self-esteem, 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6).

(责编:段佩伶(实习)、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