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北大2019

以《纽约时报》为例分析国际主流新闻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

——兼谈对我国数据新闻的启示

任远航
2020年01月03日10:27 |
小字号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新闻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数据新闻改变了以文字为中心的单一叙事形式,编辑海量信息筛选有用的数据,以图形形式呈现给读者,帮助受众清晰认识数据背后的联系,顺应了人脑对于图形信息处理的高效性。《纽约时报》是最早涉足数据新闻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国际主流媒体之一,笔者希望研究它们在数据新闻方面的运用,和可视化的呈现手段,了解国内媒体关于数据可视化新闻的探索,对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数据新闻 《纽约时报》 可视化

数据新闻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前沿领域,是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浪潮主动求变的结果,体现了多种新闻理念的融合。数据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这使得新闻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数据的介入,使得新闻生产流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带来了传媒机构和新闻教育的变革。

一、数据新闻的概念

(一)数据新闻的兴起

1.时代背景:技术发展催生数据价值的重新定义

“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一切皆可被数据化,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已经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但当时这个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现如今,“数据即讯息”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数据的管理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环境监测,因此数据新闻成为了大数据背景下必然的一个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开源软件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到如今已经发展成熟,其成本低廉,代码公开透明,使得从事新闻报道的媒体和公众获得了报道新闻的有效工具,如:Scrapy可快速从网络中提取结构化数据,OpenRefine可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且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数据整理人物;同时R语言可对数据进行统计等,都为数据新闻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传播语境:从“信息传播”向“知识传播”的转型

媒体承担着监测环境、传播信息的职能,置身于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受众难以拾取有用信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之下,全球媒体急剧变革,“数据新闻”的转型出现了普遍性发展趋势,从 “信息传播”走向“知识传播”。

信息时代下,数据信息层出不穷,公众无法直接解读,需要以媒体作为桥梁,以此更好的理解零散信息的意义。同时,媒体通过自身的提纯和加工,运用科学方法,找出繁杂数据的关键和规律,清晰的告诉公众这些数据的意义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增加报道内容的可读性,提升媒体商业价值。

(二)数据新闻的定义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的,是新闻研究与新闻业的全新领域。它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的新型报道方式,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形成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生成报道”的数据新闻生产模式。

数据新闻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报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甚至可能改变未来新闻的形态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标准。数字内容生产和数据挖掘分析已经成为媒体行业发展转型的主要趋势。如图1

图1 美国人在电视上获得新闻的比例变化(2016-2017年)

二、纽约时报

(一)《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线性概况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创办于1851年,一直秉持着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新闻的原则,也因为其对新闻价值一如既往的坚持和从始至终坚守的批判风格成为美国最好的大报之一。新世纪以来,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纽约时报积极转型,从最初的母版电子版平移式延伸到逐步建立独立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垂直化内容生产,不断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发展。其中2015年,数字营收突破4亿美元,数字订阅量在10月突破100万大关,这个数量是印刷版近一个世纪才达到的成绩,而网络版只用了五年的时间。①同年再度发表内部备忘录《我们的未来》(Our Path Forward)②,提出“数字第一”的核心转型战略,宣布2020 年实现网络收入在2014 年400 万美元基础上翻番的目标,并列举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引起媒体业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例证了坚持优质内容生产路径的意义。2017年发布《做与众不同的新闻——2020年战略报告》③,2018年公布《<纽约时报>2018年报道策略》对《纽约时报》的战略做了调整,不再竞争流量和影响力广泛度,回归对“优质内容”的强化,明确要采取“内容为王”和“用户价值”紧密连接的策略走向,促进视觉化的新闻报道形式,重视挖掘用户的互动性需求。

(二)纽约时报对数据新闻的探索

《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较为漫长且不断调整的过程,《纽约时报》将新闻打造成为一种数字化产品,通过海量的数据抓取分析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和时下热点做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从纸质版到网络版,能明显看到《纽约时报》适应时代发展做出的努力, “内容为王”是基本的发展理念,而通过数据可视化、数据驱动的故事版块、解释性图表、多媒体故事等频道细分打造全媒体内容平台是发展路径。做数据新闻是《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亮点,在制作数据新闻方面《纽约时报》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注重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强调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坚持开放理念,通过数据新闻可视化提升内容质量,拓展叙事信息的完整性。

1.《纽约时报》数据新闻的开放性

1.1数据来源的开放性

数据新闻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其立足于开放数据,根据《纽约时报》公开的数据来源渠道来看,其中政府机构,专业从事信息收集处理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学校科研机构(如乔治亚大学关于国会议员的资料库、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非政府机构不定期发布的报告(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城市研究所)等都是生产数据新闻的重要来源,而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的有效利用更成为《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发展的重要助力。随着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改变,UGC成为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主力军。《纽约时报》将新闻生产模式由原来的集中式新闻生产转向为海量数据挖掘处理加工一体化的分布式新闻生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用户生产内容。一方面,专门建立了“社交媒体编辑项目组”,与运营Facebook页面的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团队保持强关系。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基于位置的分析平台Geofeedia,在地图上定位想要查阅的地区,基于地理位置点击“collage”按钮,去收集这一位置里Twitter,YouTube,Flickr, Picasa or Instagram上的文章,进而搜寻突发新闻或热门话题的“目击证人“和信息来源创造新的新闻内容。

1.2数据平台的开放性

《纽约时报》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于数据新闻的程序源代码的共享。截止2019年1月22日,纽约时报已经在著名的开放资源社区GitHub的账号上发布了69个开源软件。开源工具的共享不仅为独立的新闻机构和自由从业者生产数据新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因为共享让更多的程序员主动去修正完善代码,提高了软件利用率。同时《纽约时报》还开放了不同类型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如文章检索API,通过检索标题、摘要甚至相关的多媒体链接,可以查到《纽约时报》的大部分文章,新闻线 API,在数据流中去获得《纽约时报》的文章链接和元数据,地理信息API,通过链接数据来获取《纽约时报》可查询词汇表中的定位信息等。

图2 《纽约时报》在开放资源社区GitHub上的账号主页

2.《纽约时报》数据新闻的可视化

在数据新闻中,数据不再仅仅是信息源角色,而成为新闻的本体,可视化为受众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分析结果,便于理解和想象复杂的信息内容。不同的新闻内容适用于不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纽约时报》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运用主要就是利用动态或静态的信息图表向公众传达信息,增强可读性,其中涉及到的可视化元素有很多,其中静态信息图表、动态交互性图表是近些年纽约时报《数据新闻》中较常见的。

近几年可视化形式迅速拓展,地图、动画、视频等屡见不鲜,《纽约时报》积极拓展数据新闻传播载体,融入VR沉浸式体验、社交媒体互动直播等数据新闻报道方式。2015年推出首条VR新闻《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图3),描绘三个处在东乌克兰、南苏丹和叙利亚的儿童的悲惨命运,通过VR技术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战争的断壁残桓之中,切身感受到儿童的流离失所。截止到19年1月,《纽约时报》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量达到1667万(图4),在报类新闻账号排名中居前列,《纽约时报》平均每个月在Live Video上会发布几十条新闻,每一条平均有几百上千条评论。(图5)

 

图3 首条VR新闻《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截图

图4 《纽约时报》在Facebook的主页

图5 《纽约时报》在Facebook平台上直播新闻

3.《纽约时报》数据新闻的互动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家E·卡茨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受众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④这一理论运用到互联网传播中同样适用,只有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可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生产一直坚持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构建用户与媒体间平等的关系。与用户的互动性成为《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创新性和优势所在。

一方面,《纽约时报》官网增设评论互动版块,新建互动栏目。www.nytimes.com首页有一个评论板块(图6)读者可以发表评论,并看到其他读者意见。而且网站还对评论进行分类打分,分成“Readers picks”和“NYT picks”,用户的评论有机会获得认证,进一步激发了评论的积极性。同时,《纽约时报》建立固定栏目“时报内幕”(Times Insider),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叙述方式来讲述报道背后的故事、介绍编辑室最新动态,并且发起活动邀请用户与记者一同进入新闻现场,和新闻生产者对话,倾听他们关于新闻选题的讨论。

图6 纽约时报官网首页

三、国内数据新闻发展遇到的瓶颈

数据新闻作为一个较新的新闻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作为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数据可视化转型的先头部队,财新网的《数字说》在各项报道中频繁使用数据地图、时间线、交互式图表进行报道,力求将用户复杂的思考推理过程简化为简洁明了的可视化内容。而搜狐单独开辟了一个《数字之道》版块用以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报道,将文字表达复杂费力却又关于民生的问题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简介直观的呈现给用户。每一张精心制作图表配合一个标题,形成一篇新闻报道的主干部分。如图7:

图7 《土豆翻身做主粮食》

此为最新一期《土豆翻身做主粮食》,通过一张图片清晰地展示的土豆的前世今生,数据可视化报道深受用户喜爱。但对于交互式图表这一形式的运用相对较少,这一点也与选题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在数据新闻可视化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创新型尝试。但是总体而言,跟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这样的国际主流新闻媒体相比,在可视化形式、新媒体人才培养、数据来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静态信息图占比大,独创性新闻有待加强

通过数据可视化方式,原本枯燥复杂的数据通过处理变得生动而形象。而动态图具有静态图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其比较生动灵活,通过动态的方式,事件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受众,受众获取的信息会呈现出立体化特征。动态图在反应一个事物的变化趋势上更是具有静态图所不具备的优势。与国外相比,我国数据新闻起步并不早,发展的时间也不长,因此在发展程度上与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最直观的表现就在可视化类型的分布上。财新“数字说”和网易“数独”多是采用静态的信息图形式,数据可视化类型较为单一,而在国外,媒体更加善于使用动态图。如《卫报》在里约奥运会中,曾发表过“孙杨是如何夺取200米自由泳金牌”的动态图(图8),用显目的黄色将孙杨和其他运动员作区分,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展示了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状态数据,直观展现了孙杨在最后25米逆风翻盘的精彩,比起文字报道更加具有吸引力。⑤

图8 孙杨是如何夺取200米自由泳金牌的动态图

(二)缺乏专业数据新闻人才

数据新闻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很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从事数据新闻的工作者必须是同时具备较高的敏锐度,一旦发生新闻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数据新闻”在各个国家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门新兴课程,这主要是因为数据新闻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最完美的数据新闻人应当是既懂新闻、又懂设计、又懂编程。但实际上,国内几乎找不到三项全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制作只能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完成。

(三)数据公开性差,抓取分析数据能力不足

在国外,主流媒体收集数据的渠道要远远广于我国,且收集信息的流程也显得比较便捷。这主要是因为,官方数据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些主流媒体可以轻易获得官方数据,同时其在收集数据时还可以采取开放和众包的方式。但是在国内,信息的公开程度有所不足,多数数据新闻媒体,其数据来源多为政府报告、企业财报,多为第三方数据,而且较少对数据进行主动抓取处理分析,也很少与社会媒体进行合作。这使得很多核心数据都难以被收集,最终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难以被发掘。

四、国内数据新闻的提升路径

(一)数据新闻跨媒体协作,建立数据新闻库

目前,中国整个传播体现在深度整合,比较关键的是组织分工在悄然变革。过去由“一家媒体全部搞定”的各个环节,已经细化成“内容团队”(记者采写)、“媒体”(编辑把关)、“传播平台”(推广发行)三层结构。数据新闻仅仅是其中一个有望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团队,建立相对独立的数据新闻内容生产团队,向各个媒体供稿,类似于“数据通讯社”,这是未来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向之一。

这个趋势,跟全球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巴拿马”事件,是2016全球影响最深刻的数据新闻之一,其体现了全球媒体合作的优势。未来跨国、跨媒体联合的报道会越来越多,而数据新闻可能是一个突破口,在2016亚洲深度报道论坛上,共有64场分论坛,其中21场跟数据新闻有关,占去将近1/3,因此,中国应产生自己的最专业的数据新闻内容团队,记者可以根据新闻数据库的内容来确定选题、查找选题资料。

(二)内容至上的原则,与融媒体深度融合

无论何种新闻报道,都必须将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新闻报道都是服务于“新闻叙事”的。无论是对重大事件的深度调查,还是解释性报道,涉及到的公共利益越重要,新闻价值就越高。过去,调查新闻讲求全方位展示事实,抽丝剥茧地发掘事件背后的内幕。硬新闻时代,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只有事实才能称王。新闻媒体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于数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又不能够仅关注数据。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数据新闻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在与文字报道以及视频报道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数据新闻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如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人情味等等。根据《卫报》新闻编辑Simon Roger的说法,数据新闻并不仅仅包括图形,其实际上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数据报道时,需要结合讲故事的优势与数据新闻的独特优势,使得新闻更具故事张力,避免新闻固化为一种模式。

(三)发挥AI人工智能作用,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当中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具有文字描述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之后的数据新闻当中,如果充分利用数据的优势,可以使得报道对未来进行预测,因为大量的数据被整合之后会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在这一点上,可以发挥人工智能AI作用,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机器人记者”是数据新闻化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但国内很多媒体在人工智能的运用上还停留在写稿阶段,像xiaomingbot,快笔小新都是已投入使用的写稿机器人,通过AI技术按下“更快”按钮解决了数据新闻一直被诟病“周期太长”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国内很多媒体都没有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国外像《纽约时报》已经引入Stela和Blossom两个“机器人记者”,帮助编辑理解流量,分析用户数据,定制用户画像,提升内容个性化,进一步根据用户喜好推荐文章,用最短最省力的方式预测出最具有社交推广价值的内容。因此,要把AI技术重视起来,让数据不仅成为报道对象,更要成为重要的后台支撑,为更快、更智能的新闻提供帮助。

(四)积极开拓移动端助力传播

当前,社交平台层出不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微信、微博等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手机网民比例已经达到了90.1%。数据新闻以其生动直观的优势,与移动阅读有着天然契合的属性,数据新闻的移动端适配性发展已被新闻编辑部门提上日程。国内数据新可视化打造要积极探索PC浏览端和移动端的适配性,数据新闻生产要谋求与移动端社交媒体合作,适应新的屏幕尺寸、交互方式,还需要根据移动用户即时性、碎片化、互动性的阅听习惯进行叙事方式的调整。

(五)加强数据新闻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整体新闻教育的趋势呈现出数据分析以及报道技术的方向。在人才培养上,我国一方面应该提升传统采编人员的数字化技能,锻炼移动端思维能力,一方面应该为数字化人才打造成长空间。老牌的新闻传播院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4年实现了课程改革,在改革当中增设了“数据新闻基础”课程,并纳入了新闻编辑课程群改革当中。到了2015年,这个课程实现了在本科阶段的普及。北京大学财经传媒硕士研究生课程中也开设“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课程这是为了适应全球新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的需要。

发展数据新闻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集团的自救之举,也是未来新闻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国际主流新闻媒体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一系列举措,在数据新闻可视化上利用平台优势,注重可视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建立专业的数字化新闻团队有效推动内容创新和技术改革等,对现阶段发展我国的数据新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虽然国内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相对西方媒体起步较晚,但也有可喜之处,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应该积极转变思路,学习国际媒体的战略措施,注重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数据来源多元化,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内容,避免同质化生产,进一步向付费模式深入。

【参考文献】

[1] Patch, K., Salvation or Mirage? The New York Times Paywall. Columbia and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CSJ-14-0054.0 & CSJ-14-0054.2

[2] The New York Times team. (2014, March 24) Innov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esscouncil.org.au/uploads/52321/ufiles/The_New_York_Times_Innovation_Report_-_March_2014

[3] The New York Times. (2015, October 7) Our Path Forward.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co.com/wpcontent/uploads/Our-Path-Forward

[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Our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co.com/who-we-are/culture/our-history/

[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0-2017Annual Report,Retrieved from http://investors.nytco.com/investors/financials/annual-reports

[6] Journalism That Stands Apart --the report of the 2020 group(2017,January 17),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projects/2020-report/index.html

[7] Bradshaw,Paul(2011a):The inverted pyramid of data journalism In:Online Journalism Blog,Retrieved from http//onlinejournalismblog.com/2011/07/07/the-inverted-pyramid-of-data-journalism

[8] Simon Rogers. Facts are Sacred. London:Faber and Faber.2013

[9] Alexander Benjamin Howar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ata-driven Journalism,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2012

[10] What is Data Journalism For? Cash, Clicks,and Cut and Trys,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Retrieved from https://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handbook/two/reflections/what-is-data-journalism-for-cash-clicks-and-cut-and-trys

[11] Nieman Journalism Lab: This is The New York Times' digital path forward(2017),Newstex Trade & Industry Blogs, Chatham: Newstex,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proquest.com/docview/1859437948?accountid=13151

[12] Tian,HongHong.The Analyses of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The New York Times (2004).

PQDT-Global,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proquest.com/docview/1026553486?accountid=13151

[13]《数据新闻手册》中文1.1beta———“为何记者要运用数据?”Edited by Jonathan Gray,Liliana Bounegru and Lucy Chambers

[14] CNNIC 发布第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6138.htm

[15] 周游尤.美国媒体如何找数据[EB/OL].数据新闻网,http://djchina.org/2014/09/30/how-to-find-data/

[16] 数字化背景下的报业转型——纽约时报创新报告(2014)[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xwcbx/201409/t20140903_1316095.shtml

[17] 陈昌凤,乌日吉木斯.数据新闻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新闻与写作,2014(04):5-8

[18] 李进.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新闻与写作,2014(04):4

[19] 喻国明,王斌,李彪,杨雅.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新闻记者,2013(06):22-27

[20] 李喆.交互式数据新闻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特征.中国报业,2018(18):22-23

[21] 赵如涵,陈梓鑫.全球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以“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8(11):84-88

[22] 李希娟.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可视化研究.河北大学,2014

[23] 解廷民,刘茜,杜鹏宙.《卫报》数据新闻历史、现状与趋势研究.东南传播,2018(02):17-19

[24] 马艺蕊.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可视化特色分析——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新闻传播,2018(07):48-49

[25] 张璇,肖焕禹.数据可视化在索契冬奥会报道中的应用研究——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5):10-14

[26] 孟笛.开放理念下的新闻叙事革新——以《纽约时报》数据新闻为例.新闻界,2016(03):61-65

[27] 王立芳.《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7

[28] 王娜君. “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及发展路径探究.暨南大学,2014

[29] 黄洪珍,高嫄.困境与裂变:我国数据新闻发展战略研究.新闻战线,2018(18):31-34

注 释:

①数据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2015 Annual Report,Retrieved from http://investors.nytco.com/investors/financials/annual-reports/,2019年1月20日访问

②数据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2015, October 7) Our Path Forward,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co.com/wp-content/uploads/Our-Path-Forward,2019年1月20日访问

③ 数据来源:Journalism That Stands Apart --the report of the 2020 group(2017,January 17),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projects/2020-report/index.html,2019年1月20日访问

④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⑤数据来源:How Sun Yang caught up with Chad le Clos to claim gold in the 200m freestyle,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sport/ng-interactive/2016/aug/09/how-sun-yang-caught-up-with-chad-le-clos-to-claim-gold-in-the-200m-freestyle,2019年1月23日访问

(责编:段佩伶(实习)、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