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20年第1期

颠覆与重塑:移动互联时代内容分发与消费的变革【2】

王禹洁
2020年02月19日09:34 |
小字号

二、内容消费的颠覆与重塑

(一)内容消费的革新与挑战

1.内容来源的不确定与“尖叫效应”的隐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由专业人员生产并在传播上进行严格把关,信息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相对可控。然而,移动互联时代大众生产的非专业化却对新闻内容的质量造成了一定威胁。普通用户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很可能因为缺乏对事实进行核实的意识以及渠道和方法从而导致新闻内容失实,同时其对新闻价值判断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不良的舆论引导,形成负面的网络舆论环境。

“尖叫效应”是心理学概念,引申到资讯传播中是指通过非法抓取、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色情等低俗内容,往往能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在一些移动端推送的新闻中不难发现,很多标题夺人眼球、内容却言之无物的信息被推送,其中不乏情绪化的表达和片面化的解读,有些甚至以低俗、猎奇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移动互联时代,流量和点击率成为重要的获利渠道,而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分发技术,因以用户为主导,为更多契合“尖叫效应”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用户原创内容质量评价的数据指标中,话题的热度、标题的吸引力、文章的点击率都是重要指标,不乏有一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内容原创者以吸引眼球和追求流量为目的,生产出一些“标题党”甚至品位低俗的新闻内容。

2.“过滤泡”与“回音室”

智能分发的应用,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信息接收生态环境,一种以用户各自的社交圈层或兴趣偏好为标准的信息筛选和接收方式,无论是基于社交关系还是基于机器算法的智能分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用户为主导”,却也面临着“过滤泡”与“回音室”的信息困境,从而使受众陷入“信息茧房”的陷阱。

以利·巴里瑟在其出版的《过滤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一书中曾提到:以算法推荐为代表的智能分发技术,用户接收的信息内容往往会受到身份、点击和检索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并受到算法的操控,从而限制用户接触相反的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解决了信息冗杂的烦恼,但从根本而言,却限制了人们对无限信息的渴求和获知,用户看似成为了信息的主人,实际上却因为“过滤泡”的操控变得视阈越来越狭窄,无法得到能挑战或拓展世界观的信息。而依托社交链传播的关系型分发,因接收和分享的信息多来自于与之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使得用户容易沉浸于自己和朋友组成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中,从而加剧观点相似的群体的紧密形成,而与自身价值观相违背的信息则被排除在外。这种情况下,用户越来越被闭塞于各自的信息圈内,使得人群因不同观点或价值观而产生分化,进而加剧社会价值观的分化和对立。

无论是算法的推荐还是社交化的传播,都会导致用户接收到的内容过度受到个人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倾向的指引,从而形成“信息茧房”,使得个人和群体更加分化,疏远了用户与其他思想接触和碰撞的机会。

(二)颠覆的生态与有待重塑的秩序

“信息茧房”“尖叫效应”等不同程度的隐忧,“标题党”内容泛滥、口水文章泛滥、用户陷入信息孤岛等问题丛生,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新业态的逻辑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冲突。内容的智能分发平台将信息内容视为私人式、个性化的需求,并逐渐演化为一种商业化的体现,因此,当信息内容的宽度从新闻资讯扩展到娱乐、商务、社交或更多的领域时,这些新的内容模块逐渐远离了公共利益,但作为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却是合理且必需的。

但是,新闻是否需要实现完全个性化的匹配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按照传统新闻理论,新闻价值是衡量内容是否值得被传播的准则,而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的评价标准是要在公共利益和商业价值中寻求一个平衡。智能分发平台的个性分发更强调“以用户为主导”,传统媒体传播霸权的消解使得新闻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损失,可能导致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失灵。因此,在新闻内容的推送上,专注于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分发系统需要被修正,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在智能分发的推荐系统中加入人工编辑,通过人工编辑的干预,实现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新闻内容对用户的全覆盖,保证用户的信息宽度,实现价值的引导。编辑以价值观为导向,智能分发以数据为导向,价值观保证公平,数据保证效率,而“人机协作”之间的平衡点是秩序在重塑之下不断演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熊敏.内容智能分发平台对新闻传播的价值创新分析——以“今日头条”为例[J].编辑学刊,2017(02):94-99.

2.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51-255.

3.乙智.“尖叫效应”与“信息茧房”[N].人民日报,2018-05-02(18).

4.Eli Pariser,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M].Penguin,2011.

5.郑彦.大数据技术的陷阱[J].编辑学刊,2015(06):36-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移动端UGC短视频的媒介文化阐释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HB18XW028)。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