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动力因素及典型模式
来源:《视听》2020年第1期
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新时期下媒体融合战略在基层媒体的具体落实,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也是县级媒体变革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地方媒体生存艰难,面临信息传播处于边缘化的困境,地方新闻荒漠化现象比较突出,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利于打通媒体舆论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出做好本地新闻的新途径。眼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形成遍地开花之势,本文将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动力因素、典型模式出发进行论述,以期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县级媒体;融媒体中心;动力;典型模式
近几年媒体融合成为传媒业的主基调,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来,各地先后加快了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步伐,媒体融合从中央、省、市级拓展到县级媒体,县级媒体融合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但长期以来,县级媒体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体制机制等的困境,在整个传播体系中处于边缘化、薄弱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县级传统媒体也在遭受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冲击,在重大事件的报道面前,传统媒体反应较慢,新媒体占领了一席之地。但随之也带来基层网络舆论的混乱。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坚守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把握舆论的话语权。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动力因素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着自身的背景和动力,受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影响,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成为县级媒体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策动力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自此,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2019年1月2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编制并审查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基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类型,规定了其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关键技术指标及验收要求等内容。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技术动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以县级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基层媒体,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紧跟主流媒体数字化的脚步,2003年响应中央倡导,建设县级新闻网站,进一步搭建与扩张县级媒体机构对外传播渠道。2012年县级“两微一端一号”媒体平台建设全面铺开,实现从单一平台向多元平台转变。最近几年,随着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比如,长兴融媒体中心利用新技术建设了融媒中心指挥平台——“融媒眼”,通过“融媒眼”,重构了新闻采编流程,实现了现场采访、现场发稿、现场直播,还运用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实现内容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多媒体化展示。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市场动力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县级传统媒体的市场狭小。作为地方性的基层媒体,县级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受到来自上级媒体,如中央级、省、市传统媒体的覆盖和冲击,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二是新媒体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到: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为59.6%,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较2017年末增加1291万人,增幅为6.2%。可以看出,新媒体市场的潜力很大,用户对于新媒体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可成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强大后盾。三是受众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自主化,变得越来越挑剔。在这个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谁吸引了用户,谁就拥有了市场。而县级媒体长期以来积累的陈旧固化的报道方式是无法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可以整合县域内的媒体资源,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借鉴,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典型模式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应该采用何种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推进中应该因地制宜,以自身条件为参考进行变革。目前来看,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大概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平台共享型:分宜模式
该模式强调由省市媒体建设省级技术平台,平台提供的丰富的媒体资源和技术支持,帮助县级媒体建设融媒体中心。依托于省级技术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大大缓解软硬件建设不足的情况,以较小的投入建成融媒体中心。比如,江西省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由江西日报社“赣鄱云”省级技术平台提供全方位支持,建成分宜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分宜融媒体中心将通过与“赣鄱云”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互动,深度融合省、市优质媒体资源,实现省域内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联合报道和新闻内容的交换。整个项目建设涵盖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系统支持、策划指挥、信息采集和汇聚、内容生产、内容管理、数据分析、政务办事服务、生活信息查询等。
(二)财政扶持型:玉门模式
2018年,玉门市被列为全国首批5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融媒体中心建设获中宣部重点支持。玉门市广播电视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持下建成“一中心四系统”的融媒体共享平台。“一中心四系统”是指以祁连云为中心,构建报道指挥系统、融合生产系统、全景演播室系统和媒资管理系统。基于该平台,玉门广播电视台一方面重构了新闻采编流程;另一方面整合了广电、纸媒、新媒体等资源,打通了向上和向下渠道。另外,推出“爱玉门”APP,为用户提供行政审批服务、社会治理服务和生活服务。
(三)企业运作型:长兴模式
2011年,长兴传媒集团由长兴广播电视台、长兴宣传信息中心、县委报道组、“中国长兴”政府门户网站(新闻板块)整合而成,成为全国第一家县域全媒体集团。在体制机制上,长兴传媒集团始终坚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功能定位,保持“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定力,明确传媒集团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体制机制。在内容建设上,利用大数据、短视频、移动直播、H5等新技术制作多元化产品。在技术创新上,自主研发“融媒眼”智慧系统,重构了新闻采编流程。在人才培育上,长兴媒体集团实行“万物生长”计划,培养全媒体人才,同时实行“双聘+五档薪酬”、积分制考核体系等机制,逐步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的大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未来不仅仅是一个融媒体中心,而且将会成为县级智慧城市生态圈的“枢纽”,承接全县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重点部门云数据库建设、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升级等,为用户提供政务、生活等涉及群众生活各方面服务。未来,无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发展,其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永远不变。
参考文献:
1.王晓伟.破壁体制机制 赋能媒体融合——长兴传媒集团媒体融合探索实践[J].中国记者,2018(11):113-116.
2.谢新洲,黄杨.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记者,2018(10):53-56.
3.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央网信办,2019-02-28.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86.htm.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