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战“疫”当前 出版融合发展成果经受检验

梁振东 贾洪彬
2020年02月21日08:2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战“疫”当前 出版融合发展成果经受检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版单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中宣部要求,充分利用近年来融合发展成果,在战“疫”中迎接挑战,接受洗礼,经受考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一、融合出版战“疫”成果:快速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众多出版单位迅速行动,抓紧推出一批传统新兴融合、线上线下一体、文字音频兼具的权威疫情防控读物,免费开放一批满足新学期教学需要的在线课程资源和数字教材,无偿赠阅一批优质数字出版阅读产品,推动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普及,有力服务师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丰富居家防疫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这场战役中紧急披挂上阵的融合出版,取得了突出战绩。

1.防疫读物够用管用。截至2月中旬,全国共出版新冠肺炎防控读物100余种,包含专业图书、科普读物、少儿绘本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这些出版物由来自官方机构、前线医院、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编写,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好读耐读,为医护人员紧急培训、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提供了权威参考。比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浙江科技出版社重印的钟南山名誉主编、李兰娟主编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广受欢迎。

2.e端传播效果明显。经过多年融合发展,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在编写出版纸质防疫读物的同时,发挥数字出版纯线上、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一并推出电子版、有声版,通过自有平台和“学习强国”等第三方平台、社交媒体传播,适应了读者防控疫情居家隔离的需要,传播量巨大。比如,广东科技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截至2月14日电子书下载阅读量超过500万次,有声书点播量超过2200万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开放资源服务学习。配合防疫工作,全国人民自春节以来很少出门,大中小学也都延期开学,针对这些情况,出版社积极行动,免费开放多种优质数字阅读资源,授权师生无偿使用网络课程、数字教材,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帮助学生防疫、学习两不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免费开放资源的出版社已达70余家。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各类阅读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等均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些数字读物内容丰富、精品云集,数字课程质量保障、方便实用,读者只要一屏在手,就能免费畅读,“宅家作贡献”更加安心。

二、融合出版战“疫”经验:有守有为

疫情面前,众多出版融合产品和项目登场亮相,彰显了出版单位这几年推动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的成果与作为,带给我们一些启发思考,经验做法值得总结。

1.融合发展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近年来,出版管理部门加大对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力度,探索把融合发展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出版单位在生产经营包括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这次战“疫”,面对纸质图书出版发行不畅、经济效益严重承压等困难情况,出版单位识大体、顾大局,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免费开放提供大批优质内容产品、资源,没有借出版疫情防控出版物和剧增的数字阅读、在线教育产品需求牟利,展现了责任担当。

2.融合发展支撑快速反应。面对突发疫情,出版单位及时组织权威专家,从快编写出版专业图书并制作上线相关数字读物,背后是出版融合发展成果的有力支撑。从1月20日明确新冠肺炎人传人,到23日广东科技出版社率先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再到1月底全国10余种专业但各有侧重的防疫图书及其数字版面世,如果没有这几年融合发展中树立的互联网思维、形成的融出版能力,出版社很难作出如此快速有效的反应。

3.融合发展放大传播效能。春节假期开启后疫情仍在不断发展,出版社第一时间推出的防控读物如不能及时到达读者手中,效果将大打折扣。鉴于各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升级,网络配送基本中断,实体书店暂时歇业,大规模发行纸质图书不再现实,出版社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防控读物的数字出版传播上,同步制作的电子书、有声书,通过多个线上平台渠道推送,极短时间飞入千家万户,触达亿万读者眼前、指端,融合发展、数字化建设功不可没。

三、融合出版战“疫”启示:乘势而上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版战线经受了考验,同时也反映出出版融合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传播渠道受制于人,不少内容同质化等短板与不足。出版单位应以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出版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要坚定走融合发展之路。对出版单位而言,抗击疫情既是战场,也是自身融合发展成果的检验场、同行竞技的赛场。出版单位要深刻认识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是生存之本、发展之要,必须抓紧破题,主动作为。特别是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出版单位,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标先进,挖掘资源禀赋,利用后发优势,力争补上短板,赢得一席之地。

二要深入谋融合发展之计。出版融合发展是大趋势、总要求,但出版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推动融合发展,既要遵循一般性规律,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探索符合社情的融合发展之道。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强统筹谋划,明确总体战略、具体步骤和工作抓手,做到有人管、有人干、有资金投入、有政策激励、有技术保障,切实把融合业务抓起来,特别是要建立支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营造有利于出版融合发展的环境条件。

三要着力固融合发展之基。优质的内容资源、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能力、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是出版融合发展的“三驾马车”。没有优质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少了技术、渠道这个金刚钻,也干不好融合发展的瓷器活。在这次战“疫”中,有的出版社虽然也推出了一些融合出版的举措,但由于先天不足,“三缺一”抑或“三缺二”,对激增的数字出版产品制作传播、远程线上授课等需求难以适应、承接。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立足专业特长,发挥比较优势,做精做强特色出版,打造内容优质的口碑产品、金字招牌,特别是注重积累优秀作者资源,密切跟踪行业前沿和社会热点,加强选题策划,提升选题质量、内容质量。坚持以技术为支撑,嫁接、研发与运用先进适宜的技术,大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切实增强技术能力,同时利用好多种传播渠道,让优质内容传播开、有效益。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