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杂志,融合发展新风口
如果一本期刊的优质内容,被不断改编为游戏、动漫、广播剧、电视剧、电影、歌舞剧、话剧,那么这本期刊就会有不同凡响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自然也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
据媒体近日报道,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将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近5年的期刊内容作为尝试,授权成都万物声学数字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有声录制,制成《科幻世界》有声杂志。《科幻世界》的这种有声杂志,不是单纯的对杂志内容的照搬和复制,而是由合作方的32位经验丰富的配音演员和18位资深音频后期剪辑师,在10余间专业录音棚及配套专业设备上的重新演绎,是这些创作者开更大的“脑洞”构建的音频作品里的科幻世界。
这种把传统纸质杂志进行重新制作包装,进行二次创作,跳出单纯以文字、图像为主的阅读空间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对原杂志精彩内容的延伸和升华。毕竟读杂志和听杂志,是两种不同的阅读体验。这一做法,笔者还是首次听说。
多年来一直以纸质形式出现,让很多名牌期刊在阅读影响力上有了一定局限性。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推动名牌期刊内容产业链的延伸,让杂志的影响力触手可及,已经迫在眉睫。
此外,从国内期刊的转型升级趋势来看,期刊的立体传播也应是一种发展方向。如果一本期刊的优质内容,被不断改编为游戏、动漫、广播剧、电视剧、电影、歌舞剧、话剧,那么这本期刊就会在社会上和广大读者中有了不同凡响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自然也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
据《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披露,全国共出版期刊10139种,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0.09%,平均期印数降低5.76%,每种平均期印数降低7.30%,总印数降低8.03%,总印张降低7.25%,定价总金额降低2.67%。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期刊的生存还是总体偏忧,除了品种略有增长外,无论是期发量,还是总印量都在不断降低。特别是文学、艺术类期刊,更是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如何摆脱危机,让这些文艺期刊成为广大读者的一道道可口的文艺盛宴,就需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办刊探索,而有声杂志的出现,势必会对探索中的期刊业带来诸多思考和借鉴。
近几年来,我国的有声书市场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有声阅读这种可以适用于多场景和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方式,已经不是少数人的阅读需求,而是正在逐渐影响着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据不久前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个百分点。
作为有声读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声书、有声杂志不但改变着国人的阅读习惯,还促成了“耳朵经济”的快速发展。此次《科幻世界》在有声杂志的全新探索,不但开启了有声杂志的新纪元,还让优质纸质内容有了更多的“出口”和载体,从而使优质科幻作品感染、启迪更多的读者。同时,让读者在娱乐中感受杂志精品内容的美妙,或许还将激发读者再次触摸纸质杂志的阅读冲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