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环节都在争分夺秒——人民出版社两会图书出版发行记
6月2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人民出版社采访时,社里各部门、环节都在争分夺秒,为6月1日22时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单行本的付印做最后的工作。
在人民出版社的两会文件出版周期登记表上,几点几分发印、几点几分出蓝图、几点几分见样书、几点几分大批入库……每个图书品种的每一个环节时间都精确到分钟。
“新亮点”最抢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民出版社在5月中上旬先后两次召集编印发部门进行工作总结和动员,通过精准分析,科学确定印数、定价,通过全供应链管理、各环节的优化,确保效率提升。
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5月29日23:39,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过连夜排版、校对,30日7:30,完成印前所有环节送往印厂,9:00发印,11:15签蓝图,13:00出样书。31日7:00,完成首印50万册的造货任务并送往大库。6月1日,首印50万册全部发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版周期大大缩短,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人民出版社出版部负责人张启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时间,出版部带领校对人员下到印厂审核蓝图。“在常规操作中,确定图书内容和技术数据准确无误后送印厂出蓝图,而后再送回社里核蓝图。两会产品都是以小时计的,不可能容许在路上耽误时间。”
除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记者会实录》《直通两会》等常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系列是今年人民出版社两会读物的又一个亮点。围绕这部备受瞩目的法律,人民出版社从征求意见开始就组织策划选题,邀请参加民法典起草工作的两位法学专家杨立新、郭明瑞担任主编,分7册对民法典的7编作详细解读,目前专家正在对全书内容做相应调整。
“零差错”新考验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负责6种两会文件和辅导读物的编辑工作。该部门负责人陈光耀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视频图文版)是人民出版社从2015年两会开始推出的一个品种,技术已越来越成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插入28个和文字内容对应的视频二维码,还链接了一些名词解释、延伸阅读,并制作了一些更直观的图表。
创造性元素的运用,是对“零差错”要求的一种考验。“我们成立了一个团队,哪些提法加名词解释、哪些做延伸阅读、哪里配二维码,都经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陈光耀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这些元素贴合报告内容,便于读者对报告的理解和掌握。如报告中提到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些名词,但对于具体概念一知半解,因此就加了名词解释;对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等,则做了延伸阅读,并请中央党校、新华网的专家进行指导,也经过审核,确保准确、权威。
陈光耀告诉记者,出版社编辑、照排、校对等各环节人员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岗位,《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第一时间,就立即排版、连夜编校。各环节衔接很紧凑,出版周期比往年大大缩短。
张启告诉记者,层层把关,相互稽核制度,最大程度保证了校对和印装质量,实现两会文件无论内容还是印装的零差错。
“线上下”全覆盖
“为克服印厂产能不足、临时用工受限、手工工序瓶颈,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第一梯队压上,非党员干部和非领导党员是第二梯队,普通群众是第三梯队,这些天,我们的3个梯队全都压到一线了,实现了今年两会相关图书出版在时间周期上的重大突破。”张启说。
和印厂机器昼夜不停运转一样,记者来到人民出版社发行部时,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发行部负责人房宪鹏告诉记者,他们把两会图书的发行工作作为年度重点任务来实施,提前一个月与人民出版社各渠道主要客户全面对接,组织了两会产品推介会,有层次地加大宣传力度,并提前做好疫情期间的物流保障。
“今年两会图书发行工作,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主渠道,线上及民营渠道为重要补充,并加强邮政等系统渠道的全覆盖格局,有效提高了覆盖率。”房宪鹏介绍,目前,《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首印的50万册,6月1日已全部发出,并已启动加印工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