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接踵而至——

“整个中国电影人都动起来了”

李雪昆
2020年08月27日07:2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年·如影”主题论坛。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

疫情之下电影行业从电影院线到电影制片,各个环节都深受影响。但正如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宣传片《影醒》的主题曲《Lion Dance》歌词中所表达的那样,“不要害怕失败,只要满怀期待;不想漫长等待,只想拼个痛快。尽管低迷的我在那时经历了辛酸无奈,但电影之光洒向全身燃爆了我的血脉”,歌词中的内容可以说将电影人阴霾时刻的压力化为冲破阻碍的能量,以更加饱满的斗志、自信和力量迎接着电影苏醒的时刻。

其实,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好,落幕不久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罢,他们的举办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极大地促进了本土电影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并扩大着本土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为全球的电影行业和观众呈现了一个个举办电影节的“中国方案”。

多措并举

促电影行业加速“跑”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开票仅10分钟,便有72%的电影票售出,今年大热的影片又是眨眼工夫就卖光了,这对依然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电影市场而言实属不易。看着购票界面上瞬间标红的座位,无数影迷“心碎一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还了解到,为助力电影市场复工复产,激发消费者观影热情,提振北京市电影行业复苏信心,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市财政局会同市文资中心于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当天启动了“千万文惠·点亮京影”主题惠民观影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了千万元观影券,补贴北京地区消费者电影消费,并组织开展了“惠观北影”“为爱观影”“双节赏影”“京影之夜”“红色十月”“过眼‘影’,不剁手”等六大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活动、线下观影专场等形式,更好地激发着广大消费者的观影热情,加快电影行业整体复苏。

面对重启伊始的电影市场,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诚邀医务工作者及中高考学子观影”活动,出资购买400万张观影券,对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海城表示,“接下来,华影公司将陆续推出积极举措,加强精品力作的宣传力度,提升精准发行服务的办事能力。”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电影发行与城市院线分会会长陈连宝看来,市场复工初期,中影公司、华影公司所付诸的扶持助力工作,意义非凡。“作为两大国有龙头电影企业,他们收集经典复映片,以零分账的方式投入市场,解决了片源短缺的燃眉之急,为助力电影行业有序复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助力电影市场复苏的同时,行业对话可以说是电影行业的风向标,为从业者提供着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平台。而今年,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无疑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暨影片创投会上,北京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陈祥谈道,在世界各国电影业遭到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举办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对于提振电影产业发展的信心与士气,探讨电影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在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外电影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电影人都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未来的路怎么走?无论是创作还是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认为,中国电影对于国际化表达的积极借鉴与探索,让电影市场充满希望。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不会变,只要创作者能在内容、品质上做到更好,让观众通过看电影体验到独一无二的享受,电影就能生存下去。

在具体操作方面,博纳影业集团高级副总裁蒋德富强调,务实精神和对电影的敬畏之心尤为重要。对民营企业而言,最大的务实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拍摄水准要达标,二是成本要节约,要找到一个能够两者兼容的创作点和制作体系。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也指出,完善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借船出海,在制作方面先跟好莱坞形成合拍制度,好莱坞经过100年摸爬滚打,在题材开发、叙事手法、制作体系等各环节、各链条都形成了完善和成熟的工业化体系,现在正值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的几十年,通过和他们的合作,能够找到一些捷径,可以借鉴很多东西,但一定要本地化,作成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化体系。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策划的“十年·如影——十周年主题论坛”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兴奋地表示,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纪录是由中国电影诞生的。他说:“7月20日,中国的电影院终于等来复工的一天,在那一刻我们非常激动,我们愿意拿出自己优秀的影片,作为复工之后投入市场的电影。”

王中磊表示,中国电影人韧性十足,市场正在迅速恢复中:“我觉得整个中国电影人都动起来了,我们也看到‘十一’档期已经有四五部非常主流的电影宣布定档,这证明我们的市场会快速地恢复发展。”

正如法国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时所表达的,“今年对于每个电影人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象征着希望。”而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又何尝不是希望的延续,活力的延续,疫情防控有力措施的延续。

扶持青年

帮新生力量有所“悟”

观察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不难发现,大力扶持青年创作者,关注电影新生力量,已成为两大电影节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他们主动承担为电影产业输送人才的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阶梯式新人培育机制,也因此,成为电影人才孵化的重要平台。

还记得导演杨子曾带着电影作品《喊·山》参加过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并获得了“最具商业潜力奖”,从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崭露头角的他,现在已成为业界知名导演。在杨子看来,“电影节的如期举办,既让从业人员看到现在中国电影依然拥有非常旺盛的战斗力,还可以让大家更加坚守自己的梦想,也坚信中国电影一定会回到曾经的繁荣。”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以引导新人敲开电影大门的短视频单元,围绕“四分钟凝聚影像力量”主题,邀请资深专业人员担任导师,与优秀作品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在答疑解惑之中让年轻的影像爱好者初窥电影工业的路径;而上半年,上海发起的“艺起前行”主题视频征集活动,一批优秀抗疫题材作品脱颖而出,作者被邀请到短视频单元活动现场授予荣誉,也让青年学员们对“人民文艺人民创造,人民文艺服务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

导演、编剧刁亦男表示,电影新人难免会经历挫折,“青年导演大部分都在经历焦灼和失意,毕竟每个颁奖礼获奖的只有几个人,我也经常经历这样的时刻,把这些挫折当作鼓励又何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他表示,创投提供给了年轻导演一个了解未来电影市场的机会,“在这里,除了导演的作品可以得到投资,获得成功以外,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有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和空间。”

应该看到,为了让参与创投的青年影人得到更多的指导和熏陶,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还邀请知名电影人走进青年电影沙龙与参与创投的年轻人对话,一段段语重心长的教诲、一句句鞭辟入里的指点、一次次闪耀创意火花的对答,无不让这些有志于从事电影创作的年轻人为之动容、深受启迪。

演员梁静认为,选择与青年导演合作,自然是看中其才华,而不是名声和经历。“如果认定了一个年轻导演,那就要选择相信他,把全部经验告诉他,彼此帮助是重要的,当他们在片场的经验不足时,我们演员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反哺他。”

“你的创作一定要是你心中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不管多大多小,只要是你真正想的,一定会吸引理念相同的人,理解你的人。”演员宋佳说道。

改变传统

创新突破云上“走”

从2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以来,全球几乎所有的电影节都宣布延期或取消。面对疫情,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相继拉开大幕。虽然,疫情暂时挡住了中外电影人集聚交流的脚步,却也倒逼电影节改变传统模式,从互联网寻找创新突破的机遇。

数据显示,从7月17日宣布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至8月1日,关键词“上海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微博话题增量超3亿;电影节视频的微博播放量超千万;官方短视频平台快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视频播放量超过1.2亿;上影节在合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搭建专区,开幕一周收听金爵电影论坛等相关音频的人次即超过30万。而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后,观众热情也持续高涨,仅#北京电影节海报#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1.5亿,#北京国际电影节8月22日举办#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901万,由此可见观众高涨的热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探索线上交流、学习、办公和传播,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办节,采用3D+VR技术搭建虚拟展示系统,为参展用户提供便捷、快速、清晰的线上体验,这也是国内电影节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举办线上招商展会。而电影节期间的其他主要活动也搬至云端,通过电影节官网和爱奇艺网,全国观众在家中也能体验和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各项活动。因而,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也被称为“云上北京国际电影节”。

其实,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放映,都是优秀电影抵达观众的方式。“北京展映”是每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观众参与热情最高的活动之一。它让北京以及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影迷,沉浸在新老电影的光影魅力中,但线下展映终究只能满足身在北京并且抢到票的影迷,相对而言,线上放映能够最大程度地惠及全国各地的影迷。

在王中磊看来,电影节的作用和影响力不会受线上线下的影响,反而是互联网可能会助力于电影节的推广,扩大其影响力。但他也坦言,窗口期的缩短会影响电影院放映的吸引力,改变人们去影院的习惯,对整个电影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导演陆川则表示,自己不拒绝互联网,甚至在尝试网络项目。

中国电影资料馆资深研究员李迅则认为,随着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一定会出现在形式、结构、人物、叙事上与之相应的新的表现方式。

此外,电影节举办的影视产业内人士的交流论坛以及著名电影人的大师班,向来是年轻影迷和有志从事电影行业的人关注的焦点。以往此类线下活动由于场地有限,仅对业内人士、媒体及少量观众开放。而“云上北京国际电影节”则对论坛及大师班活动进行高清直播,即便是不能亲临现场的境外嘉宾也可以以云连线等方式,参与论坛或大师班活动,让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因疫情而降低质量。

谈及云形式,不得不提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贯通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国际影视云市场,其不仅为产业来宾搭建线上交流平台,还通过为来自海外机构的推介视频一一标上中文字幕,方便中国来宾沟通交流,甚至提供境外节目引进、法务、保险、影视摄制和影视版权等咨询,让海内外来宾在线上同样享受到细致、专业、贴心的服务。

其间,俄罗斯最大的私营广播公司之一NTV携14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参展,并通过推介会将最新的内容带给产业来宾;从事热播电视剧《三十而已》海外发行业务的杭州九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云展览”板块找到多家具有合作意向的日本电视台和发行公司;日本影视界“百年老店”松竹映画不仅有3部最新的电影作品参展,更通过线上洽谈会找到了多家影视合拍制作公司。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和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总参展商共580家。而今年,国际影视云市场的征集虽然很晚才公布,但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超过700家展商申报参展,其中海外展商首次突破五成。

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线上展映、参展尝试,或许会成为日后电影节的标配。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线上的尝试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启发。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