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云南广播电视台邱月婷:记录平凡英雄 汲取前行力量

2020年11月03日08:08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云南广播电视台邱月婷:记录平凡英雄 汲取前行力量

一碗没吃上的过桥米线

云南广播电视台 邱月婷

大家好!当记者八年,这是我第一次站在演讲台,正好借这个机会停下来,想一想,讲讲工作以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我和她的故事要从云南的特色美食——一碗过桥米线说起。

这个人是张桂梅。就在上个月,她当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多年前她偶遇的一个辍学女娃让她意识到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女性和老师的天性促使她创办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通过教育改变山里女孩的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12年来参加高考的1600多个女孩全部考进大学,很多人毕业后又回到女高、回到基层工作。

去年10月我第一次采访张桂梅,她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我们就陪着熬十六七个小时,坚持了将近两个礼拜。我发现,一到饭点她就撵我们走,不准我们在食堂吃饭,给钱也不行。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有个性”的采访对象。我们开玩笑地问她“您是不是觉得我们几个太能吃了,舍不得啊?”,她回答说:“办学太难了,得把钱花在孩子身上,谁来都一样。我也不能收你们钱嘛”。而她呢,我发现有时一个馒头就是她的一餐饭,一碗面条可以吃两顿。我劝她多吃点、养好身体,她却说习惯了。我继续追问,才知道其实她从小爱吃肉,一顿能吃半斤,可是华坪的孤儿和贫困学生改变了她,为了多帮人,她不得不控制生活支出,开始吃素。看着年纪和我父母差不多的张桂梅,我有些心疼,就说“等您来昆明,我请您吃饭,想吃什么?”她先是拒绝,熬不过我,才说出了“过桥米线”四个字。她说上一次吃还是十多年前来昆明开会时用的工作餐。我有些错愕,过桥米线在云南那么常见,怎么会十多年没吃过?堂堂一个校长,想吃的怎么这么简单?

这次采访给我的震撼不仅如此。张老师一身的病,经历过两次肿瘤手术,几次晕倒在讲台就几次从医院偷跑回学校,可到现在仍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今年63了,拿着退休工资干着在职时的工作。而学生呢,每天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一分钟内就能迅速列队,十分钟内可以吃完饭,困了就站着上课。课间操她们唱的是《红梅赞》、跳的是《南泥湾》,还要高喊“高考加油”的口号。我觉得这不仅是学校,还是一支纪律部队。可没几天,我们不自觉地会跟着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喊口号;理解学生为什么要玩命地读;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张桂梅十多年没吃过过桥米线。

她获得过首届“兴滇人才奖”,这是我们云南规格最高的奖励,有30万奖金。我问她钱怎么花?她云淡风轻地说“捐了”。30万元,可以买多少碗过桥米线啊,全部捐给了丽江市丁王村民族小学,怎么舍得啊?她很实在地回答“舍不得,所以我都没敢去领奖金,怕钱到手里就花了,当时我侄儿肾衰竭急着用钱呢。”30万是属于张桂梅的个人荣誉,怎么花都无可厚非,可是她舍了亲情,因为她想着侄儿身边有一大家子人管,但丁王村民族小学是危房,雨季到不能再等了。对不起侄儿,是她的遗憾。可后来,她哥哥和二姐先后病危,她因为忙着筹集办学经费、照顾住院的学生,错过了见他们最后一面的机会,得到的只是亲人叫她再也不要回家的抱怨。

张桂梅真的这么绝情吗?我多次从旁打听她和家人的关系,知道她家庭环境不差,而且排行老幺特别受宠;我还知道这个一身病但活得像个“钢铁侠”的女人其实也一样,有牵挂、有不舍。只不过在张桂梅眼中,她的家人还包括了那些在她丧偶失意时接纳她、在她患重病时捐钱、给山货的老乡。

我们率先独家报道了她想预支丧葬费、不想把钱花在身后事的想法;也跟着她一路颠簸、踏上会“瘦身”的家访路,张桂梅从不在老乡家里吃饭,反而把带去的干粮和钱送了出去。就这样,10多年她走了10万多公里,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差旅费。

像张桂梅这样的人,十几年舍弃的、错过的何止一碗过桥米线。她舍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更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慢悠悠烫一碗米线、喝几口热汤上,她把工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也包括她的一生。

至于我和张桂梅的过桥米线之约,今年6月和8月,她来昆明录节目,踩着点来,一录完就往回赶,两次安排好的过桥米线都泡汤了。对张桂梅来说,过桥米线虽是念想,但微不足道!对我来说,虽有遗憾,但意义重大。从疑惑到震撼,从感动到信服,我一次次走进张桂梅,也一次次审视自己。作为记者,光报道她的事迹是不够的,我想多挖掘细节,让观众理解她、走近她、成为她。节目播出后,很多人找我们打听捐款方式,更多的人从张桂梅身上获得力量。我也一样,在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冲向湖北。我想对榜样最好的致敬就是心怀崇敬,忠诚地记录和追随!

2019年10月底在丽江华坪县采访云岭楷模张桂梅老师

2020年2月在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

2020年6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旧屋基乡进行“扶贫印记”蹲点采访时和村民一起育秧苗

邱月婷承担全国两会等重要报道任务;作为编导参与《长江之恋》—长江流域十二省市联合大直播、张桂梅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电视节目《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扶贫印记”专题片制作等重大项目;作为云南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赴湖北采访;参与云南省第三届医师节庆祝活动的主持工作。近两年参与的“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40人》获第35届(2018年度)云南新闻奖一等奖;制作的《(建设美丽云南)“洋村长”林登眼中的“清水云南”》获第36届(2019年度)云南新闻奖三等奖;参与的“长江之恋”十二省市联合电视现场直播获第36届(2019年度)云南新闻奖三等奖。先后获得中共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云南广播电视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日前举行,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层层选拔推荐36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亲历故事。)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