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演技综艺越"撕"才越有看点?
11月3日晚,《演员请就位2》中因犀利点评而不断引发话题的观察嘉宾李诚儒宣布退出节目,为这档自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的节目又添了一把热度。话题远大于表演本身,似乎已经成了演技综艺的固定套路,从几年前这类节目一出现就相伴而生——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17年底的《演员的诞生》中,袁立因节目把自己剪辑成“神经病”引起的舆论风波。
说《演员请就位2》是一档自相矛盾的节目,并不为过。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正襟危坐的几位导演前脚刚批评完选手,后脚就开始捧臭脚,留给观众一头雾水。流量演员的拙劣表演,哪怕受到所有导演的恶评,却并不影响其晋级,导演们给出的晋级理由则是一些大而无当的“空话”——比如郭敬明的“希望在他心里种下一颗演员的种子”,比如陈凯歌的“为了鼓励他往前走”。
有人说《演员请就位2》暴露了当下影视行业的生态,其实尔冬升导演早就点出了节目的本质:娱乐圈是个权力游戏,你有话语权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多一点。这套话语权背后的逻辑是,在这个时代,演技不再是一个演员能不能红的主要标准,颜值、话题似乎更胜过于演技,所以节目中那么多演技并不过关的流量演员能晋级,就不奇怪了。而作为反面的“搅局者”李诚儒,直言自己在节目中敢说的原因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不需要他们的资源,我无所谓。”
这种套路并不多么高深,先摆出一副清流的架势,接着便是“刺激观众”,每期都备好挨骂的“靶子”。由此,节目赚了热度,导演和演员们赚了曝光度,一大群观众则在“义愤填膺”中被带了节奏。节目似乎在传递一个价值观:越“撕”才越有看点。
非常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从节目模式上看,演技类综艺依然在不断复制粘贴,依然还只能靠争议收割短暂的流量。当“黑红”成了演技综艺的标配,真的可能会败光观众的好感,而“演员的春天”依旧遥遥无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