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錘:喜大普奔去吧,有我在,洗剪吹和土豪已經是夕陽下的奔跑了!(設計台詞)
《萬萬沒想到》用夸張的表演、犀利的台詞再次成為網絡熱點。
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調查“迷你神劇”走紅秘訣
@華西都市報:如果你還沒有被“萬萬沒想到,啦啦啦啦啦”這樣的旋律洗腦,說明你的節操還沒有欠費﹔但如果你還不清楚現在最紅的網絡神劇《萬萬沒想到》,那你就真的out了!能在視頻網站拿下動輒過億甚至過兩億的播放量,威力可見一斑。無獨有偶,迷你動畫片《十萬個冷笑話》近日也是紅透半邊天。
去年,他們創造出“給力”、“我?個去”等風靡網絡的神詞
神劇到底是怎麼煉成的呢?近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網絡神劇背后的創作團隊,為你揭秘神劇背后的故事。
2億的播放量
“華妃”也是粉絲
這兩天,網絡神劇《萬萬沒想到》結束了第一季10集的播出,創下了近2億的播放量。正當網友們高呼“沒了周指活,日子怎麼過”時,該劇的番外篇卻驚喜現身,“李宇春”、“尚雯婕”、“曾軼可”、“楊二車娜姆”齊齊來坐鎮,說著選秀節目的那些事。
《萬萬沒想到》由新銳導演“叫獸易小星”執導,結合搞笑、穿越、職場等元素,單集3分鐘左右,為迷你劇帶來“時長更短,內容更精,笑果更好”的新概念,其中無厘頭新人編劇至尊玉精心編排密集笑點為該劇增色不少。片中的很多段子也頻頻成為網絡熱點。其中有一集是調侃《甄嬛傳》,將甄嬛和華妃的形象植入《神廟逃亡》和《植物大戰僵尸》等游戲,讓“華妃”蔣欣在看過之后都忍不住想來當主演:“甄嬛run!太有才了!我要演‘王大錘’!”
除了緊跟熱點以外,制造熱點也是神劇特色,很多網絡熱詞和句式都是出自這些網絡神劇。比如去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坑爹”、“我?個去”來自《搞笑漫畫日和》的中文配音,而《萬萬沒想到》也是由日和中文配音版原班人馬打造。用主創林熊貓的話來說就是:“它們改變了中國網民的語言習慣。”
低成本制作
最貴道具是“塑料刀”
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網絡神劇基本都是由年輕的團隊或個人來制作,沒有大導演,沒有大明星,也不會做出讓人眼花繚亂的特效,所以看上去成本似乎很低。連“叫獸易小星”都對華西都市報記者爆料說《萬萬沒想到》用單反就完成了拍攝,劇中演員更是工作人員來客串,戲服租最廉價的,全劇組最貴的就是一把道具塑料刀。
“拍攝成本確實很低,但是創意成本又要怎麼計算呢?一個團隊那麼多人,前期會花很多時間來討論劇本,你們看到的當然是成功的作品,但背后有多少失敗的是你們看不到的呢?”林熊貓顯然不贊成成本低的說法,“在推出之前我們都會有個預先的判斷,覺得能紅的才做,不能紅的就放棄,廢棄的腳本多得是。”
男一號走紅
“嫁人要嫁王大錘!”
不管成本怎麼樣,但有一個人紅了,他就是被導演“叫獸易小星”欽點的男主角白客。
白客是之前搞笑漫畫日和的中文版配音組合cucn201的一員,這個組合當年所制作的《日和》系列中文版引起轟動,其創造的“給力”、“我?個去”等流行詞更是深入人心。這一次,白客在《萬萬沒想到》劇中飾演男主角“王大錘”,其“天然衰”氣質和出色的演技萌翻一大批少男少女。
劇中王大錘以屌絲為基准,角色橫跨古今中外,人獸妖神,為了追求幸福歷經千辛萬苦而不得。然而現實中,“大錘”不僅迎來事業高峰,人氣大增,更讓萬千少女拜倒在他的石榴褲下,女網友們高呼:“嫁人要嫁王大錘!”那麼,現實生活中的白客是怎樣的?他說自己算是個陽光宅男,愛好廣泛,愛交朋友,笑點也很低。可以說和“王大錘”差距很大。(記者李昊皎)
走紅秘訣
“微電影”愛好者看過來——
想走紅?先“互黑”吧!
毋庸置疑,觀眾收視習慣已經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新媒體的發展和時間的碎片化讓越來越多的受眾選擇網絡。動畫片也是網絡神劇的主力,尤其是在“限娛令”之后,動畫片的前景似乎更加明朗。新媒體影視行業未來發展勢頭一定不容小覷。對於立志投身這個行業的新人,前輩們有什麼意見?
1
時間必須短
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網絡神劇最大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短。等個車的時間,就可以看上兩三集。對於這個問題,《十萬個冷笑話》導演盧恆宇的回答言簡意賅:“夠快餐,符合現在快節奏的浮躁生活。”動畫片《我叫MT》主創之一的林熊貓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說,“另外,流量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幾分鐘視頻的流量可以承受,超過20分鐘似乎就要猶豫了。”
2
笑點要密集
神劇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笑點多。對於這一點,《萬萬沒想到》的幾位主創深有體會。導演叫獸易小星說:“笑點和槽點來自於平常的收集,我自己會隨時記筆記,然后經常和團隊進行頭腦風暴會議,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編劇至尊玉則爆料說笑點來源全靠互黑。
3
話題要夠熱
與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劇情內容緊扣熱點話題是必需的。比如《萬萬沒想到》裡面就會涉及討薪、相親、土豪、選秀等等話題。“我們會特別注意讓每一集圍繞著最熱的社會話題展開內容,同時輸出創作團隊特有的鮮明觀點和價值觀。”《萬萬沒想到》出品方之一的萬合天宜COO柏忠春說。錢景如何能賺錢?攢個私房錢可以!
既然投入成本也不算低,在網絡上又那麼火爆,那制作團隊應該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吧?然而幕后大神們給出的答案統統是NO!“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完全依賴作品本身的收益來生存,作為副業攢攢私房錢還是可以的,因為這個新媒體影視市場還沒有成熟到那個地步。”叫獸易小星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