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在線發論文你認可嗎? 打破學術期刊壟斷該怎麼走

2013年10月24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在線發論文,你認可嗎?

發表一篇科研論文,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可能是漫長的幾個月乃至半年,也可能隻需短短幾天。

近來,一個已經運營了10年的平台,正因為這“漫長”與“短暫”之間的反差,被當成“新鮮事”而引發關注——你隻需要注冊成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會員,使用模板在線投稿,經過編輯初審即可在該網刊載。整套流程快則三五天,最慢也隻要七個工作日。

一時間,評判聲一片。在不少科研人員深受傳統出版物評審發表周期長、論文發表困難、學術交流渠道窄等問題困擾的背景下,媒體紛紛以《“先發后審”促進中國科技論文創新》《網上發表論文已被全國40所高校認可》《讓科研過程更公開透明》為題進行報道,對這個首創“先發后審”快速論文發表機制的國內在線論文發表平台寄予了“引發傳統發表方式變革”的厚望。

但是,現實的尷尬不可回避。記者調查發現,事實遠沒有那麼樂觀。盡管已經度過了最初的稿源困難期,在一些高水平大學,學者投稿的首選仍是國外期刊,不少人寧願“耗”上一年半載的時間等待審稿,甚至甘冒被退稿的風險,也不願將論文首發在國內論文在線平台上。而在國外,這種“先發后審”的在線發表方式也並未得到廣泛認可。

症結在哪兒?記者由此展開了調查。

“科技論文在線”上,“真正頂尖的論文,不多”

“什麼級別?影響力有多大?評職稱管不管用?”剛被問到“願不願意在國內在線平台上首發論文”,山西醫科大學生理學教授焦向英便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雖然我現在不需要評職稱了,但還要申報項目、參加教授評級,考核的內容主要是看有多少論文發在國家核心期刊上。如果這個網站被認可的程度很高,我當然願意發。”

發論文,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是一個很多學者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評職稱。但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卻始終覺得“很不對勁”:“20多年前我出國留學的時候,寫論文、發論文還沒有今天這麼功利。一些紙質期刊,還會開辟專門的討論區,刊登學界對上期論文的討論爭鳴。但現在,論文卻喪失了原本的意義,成為評職稱、加分的籌碼。我們想做的,就是改變已經被異化為評價標准的科研論文,拉近學者間交流的距離,弱化出版角色。”

“還論文學術交流的本來面目”,這既是十年前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破土而出的重要原因,也是十年來它備受困擾的掣肘所在。原因正如焦向英所說,盡管發文方式簡單便捷,但因為看不到能直接體現在工資、職稱上的好處,很多優秀論文仍然是“SCI導向”。

“我發論文都是把最好的投在國外期刊上,剩下不好的或是被退稿的,才投在國內期刊上。”北京某重點大學青年教師楊峰告訴記者,這在學術圈是公認的投稿原則,“在一定意義上,在SCI期刊發文代表你的學術成果得到了國際認可,對評職稱、學校排名都有好處,有的地方高校甚至會重獎。”

“評價導向和學者觀念的共同作用,使得國內優秀論文首發率很低。”李志民感慨。而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盡管在過去10年間,科技論文在線每天發表的論文數量已由最初的每月50篇擴大到目前的每天50篇,但除了專門開辟的“優秀學者庫”外,不少人認為,“真正頂尖的論文,還是不多”,學術交流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因為發文的、關注的、討論的都不能代表頂尖水平”。

有事實佐証。記者打開中國科技在線網站,該網站首頁推介的“一周熱門優秀論文”的前十名,論文作者均為在讀研究生,點擊量最高有199次,低的隻有幾十次。在中國數百萬科研人員、該網站有32萬名注冊會員的對照下,這些數字傳導的力量顯得很微弱。

“很多學校規定研究生畢業必須要發論文,長此以往,這個本意為加強學術交流的網站會不會在缺乏優秀稿源的窘況下,變成研究生論文基地?”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

“先發后審”,點擊量能否保証學術權威性?

這樣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稿源吃緊的壓力下,原本不想跟評價標准扯上關系的李志民也曾為了擴大科技論文在線的影響力,尋求過高校支持,“大約是在2007年和一批高校達成了合作,它們會把科技論文在線上發表的論文認可為符合研究生畢業、職稱評定要求的論文。”這個消息,幾天前更被媒體以“網上發表論文已被全國40所高校認可”為題報道出來,引來一片喝彩之聲。

“有誤解,這絕不意味著發表就能被認可。”李志民介紹,在科技論文在線發表論文后,作者須提交“專家評審要求”,由該網站在數據庫內隨機選取專家對論文進行評審,按照5個星級對其進行評分,一般達到四星及以上才會被高校認可。“零門檻”的發表模式下,這樣“先發后審”的機制被寄望把控論文質量,也被媒體視作“有利於促進科技論文創新”的積極舉措。

但喝彩聲后,更大的質疑聲從學界傳來,“‘先發后審’,已經發布在網上的論文質量誰來把控?僅憑用戶的點擊量讓論文頂起來或沉下去,誰能保証學術權威性?”

長期擔任國外優秀期刊編委的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尉志武介紹,有些科技論文的發布確實講求速度,但必須在保証質量的前提下,“國外在線論文的發表也要經過很嚴苛的審稿過程,通過專家評議提出修改意見后,編輯才有權利和作者溝通修改、發布論文,這也是除了國內評價導向外,學者傾向於投稿到頂級期刊的原因,一旦被認可,它就代表了學術的權威性。而作者打磨更正的過程,也是再次檢驗成果合理性的過程。”

“科技論文不是網絡小說,不是一眼就能看懂說清的東西。沒有經過專家評議就率先發表,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觀點被公布出來,如果被剛入門的學生看到並吸收,是很可怕的事情。”楊峰認為,“科技讓大眾共享是好事,但必須首先明確,共享的是正確的觀點。”

尉志武也持同樣觀點,“在學術界少數人的觀點要比多數人重要,這也是國外引入權威同行評議的原因。如果把對科技論文的評判交給電腦前的用戶,就必須保証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專家,都擁有正確的判斷力,否則這種基於網絡技術得出的統計就是片面的。”

打破學術期刊壟斷之后,路該怎麼走?

“在國內現有的學術生態下,它隻能定位為一個OA機構庫(記者注:開放存取平台),要想把它打造成頂尖的在線論文發表平台,具有較強的輻射效應,還不具備條件。”楊峰如此評述這一論文發表模式。

有質疑聲,並不意味著沒有存在的價值。

有一筆賬,李志民算了很多次,“很多中國學者的論文資源絕大部分掌握在國外幾家出版集團手上,國內的很多優秀論文首先要用英文發表,而后再由圖書館等機構花高額費用批量買回供國內學者檢索閱讀。這一去一回,造成了科技資源和財政的雙重浪費。”

尉志武也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佐証:以清華大學化學系為例,每年產生近300篇學術論文,其中絕大多數是以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的,隻有極個別的會發表在國內期刊上。

盡管和自己的專業領域有差別,但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鵬還是成為了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注冊會員,“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打破了學術期刊的壟斷。現在學者們查詢論文,是有受眾權限的。如果所在院校沒有購買數據庫,很多人進不了包括中國知網等學術論文網站。即使進入學術論文網站,我們看到的學術論文也是已在紙質刊物上發表過的。以網站的優秀學者代表作數據庫來說,就為很多初入門的學生節省了文獻查找的時間和精力。”

“歸根結底,這還只是信息化的一步。對於中國科研界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具有權威影響力的期刊、平台,這才會得到學者發自內心的認可。”尉志武認為,也不必太過苛責這一新鮮事物,“時機未到,我們現在只是剛剛被世界接納,還沒有到唱主角的時候。”(本報記者 鄧 暉 晉浩天)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