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祠胡同幾度被售 天涯社區尋求上市
網絡論壇遭遇移動媒體逼宮 突圍之路“移動起來”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日前,藝龍旅行網以76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南京西祠胡同社區論壇90%的股權以及所有相關資產轉讓給了江蘇紫金匯文傳媒投資有限公司,而這次轉讓也令西祠胡同這個曾經號稱“華人社區第一門戶網站”的傳統網絡論壇迎來了第三任主人。幾乎就在同時,另一家曾盛極一時的論壇天涯社區傳出了尋求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消息,希望借此獲得重生。
網絡論壇作為在我國最早落地生根的互聯網產品之一,將互聯網所代表的平等、互動、分享等精神帶給了廣大網民,承載了一代網民的激情與夢想。但是,如今說起網絡論壇,很多人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昔日繁華今已凋零,很多網民唏噓不已。在互聯網迭代更新令人眼花繚亂的今天,網絡論壇是否氣數已盡,轉型突圍之路的方向又在哪裡?
web2.0時代的弄潮兒
劉琥,南京西祠胡同的創辦者,說起論壇網站和西祠胡同的發展如數家珍。
1998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現南京師范大學紫金校區)教師劉琥(網名響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創辦了西祠胡同。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網絡論壇在短短數年內集聚了大量人氣,尤其在海外華人中頗具影響。
“我2005年注冊了西祠賬號,這十年的時光都在跟西祠做伴,我每天發帖跟帖,寫自己的喜怒哀樂,做版主就是我的工作和事業,西祠已經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親密不可分割。”西祠胡同網友“一條河豚魚”說,論壇是展示和表達自我的平台,對網絡論壇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黏著度。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王少磊分析,網絡論壇的興起是以傳統媒體為時代背景的。當時,受眾沒有其他渠道釋放“發表沖動”,網絡論壇正好提供了一個低門檻的發表可能﹔而網絡論壇又有社區的概念,可以完成一定的社交,同時也是一個小型議事場,可以稱得上是民間輿論的重要場所。
像西祠胡同一樣,一大批知名網絡論壇在上世紀末集體涌現,並在本世紀初發展壯大,如天涯社區、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校友錄、貓扑網、凱迪社區等等,以網絡論壇為代表的網絡社交工具支撐起了我國互聯網輝煌的Web2.0時代。
“眾聲喧嘩”成別人的
不知從何時起,西祠胡同這類傳統網絡社區變成了“冷宮”,知名版主相繼離開,用戶也愈發變得“沉默”。王少磊說,從中國大陸第一家網絡論壇創辦,到現在也不過20年光陰,如今卻給人一種美人遲暮、老態龍鐘的感覺。
“仔細回顧,這期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王少磊說,2000年,博客進入中國﹔2005年,騰訊推出QQ空間﹔2006年,校內網(現在的人人網)上線﹔2009年,開心網引發全民“偷菜”,新浪微博上線﹔2011年,微信上線,微博用540天完成了1億用戶的增長﹔2012年,微信用戶突破1億大關隻用了433天……不到20年,體量龐大的數億中國網民就輕鬆邁進微時代的門檻,並在其中徜徉自得了。
今年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在中國的6.49億網民中,即時通信使用率90.6%﹔網絡新聞使用率為80.0%﹔網絡視頻使用率66.7%﹔微博使用率38.4%﹔網絡論壇的使用率僅為19.9%。
360公司董事長、知名天使投資人周鴻祎曾說:“論壇社區的內容不是一個強需求,用戶一次瀏覽可以持續三個小時,但也可以一連三周都不來看,所以論壇社區這個產品對用戶是不痛不痒的。”無論從傳播速度還是影響范圍來看,BBS遠遠遜色於微信、微博等社交新產品。很明顯,以交互式微傳播為特點的Web3.0時代已經強勢來襲。
王少磊說:“如今,互聯網在Web3.0時代早已是眾聲喧嘩,回頭看一下Web2.0時代的弄潮兒,網絡論壇不僅遠離了互聯網社交發展的主流,而且改革創新發力明顯不夠,PC端和移動端沒有獲得大的突破,用戶體驗也越來越差,用戶活躍度逐漸降低。”
突圍之路“移動起來”
隨著移動傳播平台多元化,短小精悍又不失多媒體表現形式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形態,成為受眾攝取信息養分、表達個人立場、參考旁人意見的理想場域。曾經輝煌的網絡論壇真的要就此沉淪嗎?
“如果論壇往后的商業模式還是建立在PC端基礎之上,很難有出路。轉型之道一定是移動互聯網。”劉琥說,2008年,他就觀察到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影響。讓論壇變得更輕更快更簡潔,以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成為論壇轉型的方向。
如今,劉琥走上了新的互聯網創業之路,焦點仍是論壇創新。他和他的團隊做了一個“孢子”項目——一個比微博還輕、還快、還簡潔的“輕社區”,嘗試著改變傳統論壇太重太慢的缺點,網頁、手機客戶端齊上陣,以滿足人們隨時隨地泡論壇的需求。
劉琥說,孢子社區會在西祠的基礎上通過細節設置串通各個不同的群組,讓信息流動起來。他說,孢子不是傳統論壇,立足於移動應用場景對群組的重構,力圖以最輕便的方式為用戶創造社交價值。
目前,孢子社區已經成為南京本地一個頗有名氣的移動版論壇。劉琥說:“從孢子社區,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對網民的改變。目前,孢子社區移動入口的流量和PC端的流量比例大概是7︰3,主要用戶都在移動客戶端。”而《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佐証了這一說法,2014年手機網絡論壇的用戶規模為7571萬,比2013年的5535萬增長36.8%。
天涯社區將未來收入重點模式從網絡廣告為主轉向個人增值服務為主,還布局社區電商以及旅游等其他業務,力圖在移動互聯的基礎上打通線上線下,找到新的發展支撐點。
劉琥喜歡把網絡論壇比作“碗”,“你每天往碗裡盛不同的飯,你不會因為把飯吃完了就把碗扔掉,西祠是那個碗,而不是那碗飯。很多人認為碗的生命周期和飯的生命周期是一樣的,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識。現在,我們不過是要給這個碗盛上新飯。”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07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