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期

《天注定》電影聲音藝術分析

侯丹丹
2016年01月18日14:29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電影《天注定》在敘事、視聽方面突破了賈樟柯以往作品的風格,尤其在聲音設計上獨具匠心。《天注定》延續了賈氏電影引用媒介聲音、運用多種方言對白、極少出現原創電影配樂等特點,並在此基礎上作了多種全新的嘗試,用傳統戲曲的框架建構人物,在現實敘事空間加入寫意聲音,用四段式的、“連環畫式”的敘事對應四種不同的聲音藝術風格。

關鍵詞:賈樟柯﹔《天注定》﹔電影聲音藝術

電影《天注定》與賈樟柯之前的作品相比,在主題表達層面依然保持著關注當下中國的現實主義情懷,但在電影敘事和視聽造型風格方面卻有“顛覆式”的改變——人物沖突極具張力的戲劇性設置、電影色調的多重變化、寫意和寫實風格雜糅的聲音設計等,使得《天注定》既有傳統類型片式的觀賞快感,又不乏對現實層面關照和思考。

電影聲音的豐富表現力一直是賈樟柯電影的特性,電影《天注定》的聲音設計制作團隊在延續賈氏電影的傳統之外,也做了很多新的嘗試,四段故事分別被賦予不同的聲音風格:第一段中的傳統經典戲曲音樂風格,第二段中有人物“主題音樂”的港式警匪片風格,第三段中向傳統武俠片致敬的寫意風格,第四段的寫實聲音風格,這四段不同的聲音風格對應了四段“連環畫式”的敘事。

一、傳統戲曲對應的人物設置

從電影《小武》伊始,到《三峽好人》,對於以“流行歌曲”為代表的非原創音樂的精准運用,成為賈樟柯電影最獨特的烙印,《站台》和《任逍遙》直接挪用了流行歌曲的歌名作為電影片名。在電影《天注定》中,准確的“時間”定位被刻意模糊,因此帶有鮮明時間特性的流行歌曲並沒有出現,而傳統的經典戲曲出現在電影中,直接展現戲曲中的人物唱段,和電影中的主要人物形成一種對應。首先在人物造型上進行一種觀照,“大海對應魯智深、周三對應武鬆、小玉對應林沖”﹔①此外通過人物的沖突、結局上有預示的伏筆,完成對經典的超時空對接。

《天注定》中,引用了強烈地域色彩的晉劇《林沖夜奔》《玉堂春》《鍘判官》的片段,《林沖夜奔》和《玉堂春》是以有聲源音樂的形式出現,《鍘判官》作為背景音樂出現。《林沖夜奔》《鍘判官》出現在電影開篇的第一段故事,《玉堂春》出現在電影結尾。對於晉劇的引用,導演賈樟柯坦言,“我是被晉劇的聲音打動的,小時候覺得很吵,不識裡邊的古音,那些古音裡的悲涼、屈辱我現在才能聽出來,這是需要時間的游走和積澱,才能捕捉到那些古音裡無奈、悲情的密碼。”②電影開始,人物周三的出場音樂取材於晉劇《鍘判官》,先聲奪人的嗩吶群奏,疾風驟雨般的鑼鼓聲中夾雜著類似老者嘆息的低沉號聲,激昂中透著悲壯,這是多數戲曲中“英雄”和“俠士”的出場音樂,為整部影片的人物奠定了導演主觀定義的“戲說”“演義”基調。電影中第一段故事中,大海接連受到村長、會計、村民的侮辱,並且在最信任的曾經愛人那裡也未得到任何安慰,萬念俱灰的大海回到家准備拿起槍進行反擊,在回家的途中,村子路口搭建的舞台上正在上演晉劇《林沖夜奔》,劇中林沖正在念白:“俺林沖,一時忿怒,拔劍殺死……且往梁山去著!”電影近乎直白地使大海這個人物戴上了林沖的“臉譜”,在鑼鼓聲中,戲曲中的林沖和現實生活中的大海一起“被逼上了梁山”,大海拿出了櫥櫃裡的獵槍,像林沖肩挑紅纓槍一樣扛起槍出門,這時開場的《鍘判官》的音樂再次出現,是對大海接下來行為的一個主觀層面上的預告。在電影結尾處,出獄后的小玉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山西找工作,打算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古老的城牆根,一群面無表情的老少在圍看晉劇《玉堂春》,擠在人群中的小玉或許聽不懂那些古音,但舞台上判官的發問“蘇三,你可知罪”顯得格外刺耳,令人不寒而栗。鏡頭接著定格於看戲的人群,安靜有力地結束。電影用傳統的晉劇片段完成了首尾呼應,把古人的故事和當代的事件糅合一起,用傳統的敘事手段講述了發生在當代的故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