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期

新媒體科學傳播親和力的話語建構研究【2】

管靜
2016年01月18日14:52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三、新媒體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建構的途徑

(一)基於互聯網的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建構途徑

第一,互聯網語境中的“人機界面”表述思維。科學傳播模式在互聯網媒介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發生變化,在互聯網語境中,科學傳播話語中的說教和權威模式逐漸弱化,呈現方式變得更加人性化,越來越能滿足受眾對科學信息的需求。以果殼網的“為什麼單身女性也愛看《爸爸去哪兒》”為例,在這篇科普文章中,人機界面的表述思維良好地彰顯出來,人與電腦在進行交流時,通過設問的方式將傳播中的對話關系確認,從而形成了一種虛擬關聯,再加上《爸爸去哪兒》節目的吸引,會有大量的受眾點擊文章並閱讀,從而達到科學傳播的目的。第二,生活語境中的“話語印象”表述思維。對於受眾來說,生活語境屬於身邊的語境,受眾更為熟知,此種語境中的話語具備更強的親和力。科學傳播話語在構建的過程中,可以與現實生活相連接,由此來增強話語的親和力。⑤第三,心理語境中的“以人為本”表述思維。話語表達中,如果與心理語境相分離,那麼話語表達的意義將會失去,在心理語境中,話語者的心理因素全部包含在內,比如情感、信念等。對於互聯網的受眾來說,心理語境虛擬與現實交織,因此在科學傳播的過程中,應合理地運用情感色彩,消除受眾心理的抗拒和防備,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達到預期中的科學傳播效果。第四,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微語言”。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微”力量,比如微博、微信等,擴大傳播的范圍,提升傳播的親和力,增強傳播效果。

(二)基於移動終端的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建構途徑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智能手機瀏覽新媒體中的各種信息內容。目前,我國的手機網民數量正在逐步增加,佔據總網民數量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未來的科學傳播中,移動終端將會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建構中,手機端也應該充分關注。⑥書籍為傳統科學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移動終端出現之后,這種印刷式的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電子書獲得科學知識,而在建構移動終端電子書語言親和力的過程中,科普文章的篇幅應該短小精悍,並配以精美的圖片,提升傳播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利用動畫短片、網上虛擬博物館等形式來進行科學傳播。在特定的群體中,移動終端科學傳播話語親和力的構建具有獨特的優勢,可充分地滿足受眾的科學信息獲取需求。

結論

總之,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科學傳播的話語發生了變化,新媒體可以通過話語親和力的建構,提升科學傳播的傳播效果,滿足受眾的需求,從而收獲良好的社會效益。

注釋:

①姜飛.從媒體(media)轉向媒介(medium):建構傳播研究內生話語系統[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4):35-42,109

②李凌燕.新媒體語境下流行語的生成傳播機制及規范策略[J].學海,2014(6):85-90

③周裕瓊,齊發鵬.策略性框架與框架化機制:烏坎事件中抗爭性話語的建構與傳播[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8):46-69,127

④苗偉山,賈鶴鵬.社交媒體中轉基因食品的媒介框架研究——基於美國YouTube視頻網站的案例分析[J].科普研究,2014(5):14-23

⑤李凌燕.新媒體語境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建構策略[J].社會科學輯刊,2015(1):23-27

⑥陳岳芬,李立.話語的建構與意義的爭奪——宜黃拆遷事件話語分析[J].新聞大學,2012(1):54-61

(作者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