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怎樣把新聞寫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

——關於新聞採寫的一些思考

蔣劍翔
2016年01月28日10:16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摘要:新聞到底怎麼寫,唯有勤觀察、勤思考,抓細節、抓特色,時刻看到那個“不一樣”,筆下寫出那個“不一樣”,新聞也許才會有受眾,才會有吸引力。

關鍵詞:新聞﹔文化﹔細節﹔發現﹔眼光﹔吸引力

中圖分類號:G212.2 文獻標識碼:A

魯迅先生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① 新聞作品也是文章。水無常形,文無定法。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也同樣沒有一篇相同的新聞。新聞怎麼寫,怎樣把新聞寫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我做了20多年黨報記者,也一直在摸索中。最近整理過去的新聞作品,陸陸續續寫了一些札記,也算是一些思考。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標簽和名片

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切入點是什麼?是文化。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也是文化。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標簽和名片。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廣義的文化,覆蓋物質、制度、精神幾個層面,當然也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囊括在內。認識一個地方,固然可以從狹義文化切入,但更多情況下是從廣義文化感受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為期10余天的歐洲之行中,多次闡述中國文化,展示東方大國的文化底蘊,傳遞當代中國的文化價值觀,為中歐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文化橋梁,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而文化最能溝通心靈。古人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對外交流中,一方面,我們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定力,秉持包容、開放的精神,讓文化成為中國外交的鮮明特色和巨大軟實力﹔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冊“中國讀本”,每個人都是一個文化使者,有了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才能更好地搭建起溝通心靈的文化橋梁。

永州歷史文化豐厚,種類繁多,有舜文化、柳文化、理學文化、碑刻文化、瑤文化、女書文化、稻作文化等,影響廣泛而深遠,可統稱為瀟湘文化。永州是瀟湘源頭。瀟湘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與湘楚文化、湖湘文化相對應,其內容博大精深,浩瀚無邊。

2011年8月,由永州市恆遠公司設計制造的亞洲最大最先進軸伸貫流式發電機組出口泰國,泰國駐華使館商務處公使銜參贊一行來到永州,市上領導親切會見。首次見面談些什麼好呢?當然是永州文化。文化是橋梁,是最容易溝通的。就如我2001年第一次去北京拜訪梁衡,什麼也沒說,就說了柳宗元,說了《永州八記》,說了《捕蛇者說》,結果竟把大名鼎鼎的梁衡給打動了,兩個月后梁衡千裡迢迢來到了永州。文化很神奇,各地的文化都不一樣,因而永遠都是有吸引力的。

市上領導與泰國參贊談得很輕鬆,很愉悅,永州文化成了會談的主題和最大亮點。市內幾家媒體對會談進行了報道,但都是程武化的報道,無特色可言。整個會談我一直在場,並做了認真記錄,作為會談的採訪者和見証人,我覺得應該對會談作一個較為詳細、准確的報道,於是在同事發出消息之后,我頭版頭條再次推出了一篇新聞特寫《市委書記向泰國參贊“推銷”永州文化》。據說這稿子的反響比消息要好得多,幾年后還有讀者提起它。抓住文化,打出地域名片,不失是確定報道選題的最佳選擇之一,尤其有涉外報道時更應如此。

時刻看到那個“不一樣”

現在記者很多,似乎人人都可以做記者。但如何做一個好記者,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人做記者一輩子都平庸,有的人做記者三五年就頗有名氣了,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做記者究竟什麼最重要呢?有人說腿最重要,腳板底下出新聞。有人說腦子最重要,新聞都是思考出來的。有人說知識最重要,知識就是力量。有人說經驗最重要,吃一塹長一智。而我以為,記者的眼光其實是最重要的。這眼光,當然不僅僅是指眼睛,更重要的是指一個人的觀察事物的能力,一個人的評價標准,以及在某一時刻對某種事物趨勢准確預測的能力。隻有先看見了、判斷了、預測了,才有可能會寫出新聞。若沒有看見,沒有眼光,要麼熟視無睹,要麼判斷失誤,就是博士后也無法寫出好新聞的。這個眼光,不要求把事物看全、看高、看大,而是要看到事物獨特的地方,看到事物的那個“不一樣”。都是一樣的東西肯定難以成為新聞,隻有不一樣的東西才是好新聞。“不一樣的東西”有新鮮感,受眾當然喜歡。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大地上曾出現過一種“賣糧難”現象,農民種的糧食根本賣不出去。我在農村工作過,對農民“賣糧難”非常焦急,這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危及國家糧食安全。一個大熱天,我去農村採訪,跑了幾家糧庫,都是看到農民排長隊售糧。可去到一個叫長嶺鄉的地方,卻看到農民種的新糧相當走俏,幾家單位爭著收,且價格一天一個樣,節節攀高。一個地方,一邊是“賣糧難”,一邊是“賣糧貴”,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一問才知道原來“賣糧貴”綠於“優質稻”。長嶺鄉今年首次試種了800畝“湖南軟米”,並擴種湘糯、雜交糯1880畝,均獲得好收成。這些優質米省內外市場非常暢銷,是糧食經營部門的搶手貨,不貴沒有道理。同樣是種糧,因為長嶺鄉和別的地方這年種的不一樣,結果賣糧的境況也就大不一樣了。這個“不一樣”,對引導農民種植優質品種、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抓住這個“不一樣”,我迅速寫出一篇非常實在的特寫《長嶺鄉,優質稻走俏》,不僅本報加編者按發了頭條,還被省報發在了報眼。於“賣糧難”中發現“賣糧貴”,你看看,僅僅因為抓住了一個“不一樣”,新聞寫出來就是“不一樣”。

有人說新聞是一門關於發現的學問,我非常贊同。有發現才會有新聞,沒有發現新聞無從談起。做記者需要十八般武藝,更需要一雙慧眼,能夠從平常中發現不平常,從一樣中發現不一樣。隻有時刻看到那個“不一樣”,我們的新聞才會有受眾,才會有吸引力。時刻看到那個“不一樣”,既是記者的能力表現,同時也是記者的職責所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