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遠去的年俗記憶 守護民俗文化的根【3】

2016年02月29日16:39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遠去的年俗記憶 守護民俗文化的根

  老年的期盼:團圓是福 常回家看看

  鍋內散發的濃濃餃香味,讓兒女們找回了家的感覺。旺旺的火焰,預示著日子紅紅火火。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葛放攝

  春節,以親情為導航,引導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是傳統民俗文化動員最廣泛群體的精神力量。鄉情,變成了年味,你在城裡,他在心裡,雖然沒有約定和宣誓,但那是一家人最親密的時候。

  對於年邁的父母,“年味”變成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熱鬧味,以及充滿歡歌笑語的團圓味......

  家住陝西渭南農村的朱先生今年已81歲,5個兒女都在外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以前過春節,兒女們很少回家過年。朱先生向記者回憶道:“那是2012年,老伴突然得半身不遂,從此臥床不起。一次,我電話中隨便給孩子們說,你們將快成沒爹沒娘的孩兒了。誰知,年底春節一到,孩子們像是約定好似的,幾個兒子全部帶著妻兒回家過年,女兒們春節后也帶著丈夫孩子回來看望父母。你不知道,那年是我倆過得最有味的春節,兒孫滿堂,熱熱鬧鬧!”“從那以后,每個春節,孩子們都回來,也許是兒女們盡孝,老伴的身體恢復得很好。”提及春節,朱老先生手舞足蹈,幸福寫滿了臉龐。

  不僅僅父母們盼兒女們回家團圓,其實,春節也是兒女們容易感受親情的時候。網友陳xiaokaun說:“跨年時候,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那時候剛好我在浦東金橋實習,我媽第二天早上看新聞后給我打電話,我手機放宿舍未及時接聽,等我回去時候,發現有爸媽未接來電67個,然后我打回去發現關機,我也沒在意,下午五點多老媽來電了,才接電話老媽就哭了,問我在哪兒,然后一直罵,才知道那時他們已經從南寧飛到了上海。”經過那次事,才真正懂得父母對兒女的牽挂。

  “剛上大學時,要去長沙,其實離家也就六七個小時的火車,坐高鐵就兩個小時,但是在去長沙前幾天,我爸突然好像開玩笑一樣說,要不和你媽一起去長沙找一份工作,租一間房子?有種瞬間淚奔的感覺……現在寒假又快過完了,好好陪陪爸媽吧。”網友何夕kingsley提醒到。

  “怎麼又要走了,不能多待一天?”大年初四,臨別,70歲老母親的一句話,讓老家河南泌陽農村的徐先生淚流滿面,他9歲的兒子拉著奶奶的手,難舍難分。徐先生的父親在一旁自言自語道:“你們一走,家又冷清了。”

  “這一走,下一次啥時候回來?”有一年,記者回老家過年,回城時,媽媽一直送出村外很遠,臨別一問,弄得記者熱淚盈眶。

  聽到記者採訪年味的話題,來自四川的76歲曹先生拉著記者的手說:“總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父母是你花心思最少花時間最少卻最愛你的人。”此時,一旁的老伴隨之哼起《常回家看看》這首歌: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