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廣西期刊傳媒集團順勢而為,做優質的精神產品

本報記者 鄭海鷗
2016年03月17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順勢而為,做優質的精神產品(面對面)

  近日,廣西期刊傳媒集團在桂林正式挂牌成立,這讓持續陷於“嚴冬”多年的中國期刊業,感到了一絲暖意。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共停辦68種期刊,創刊於1979年的老牌期刊、最高發行量曾達58萬冊的《青年一代》也黯然退出市場。此后兩年多時間裡,《風尚周報》《風尚志》《都市主婦》《壹讀》等報刊相繼停刊。進入2016年,“壞消息”並沒有停止——《瑞麗時尚先鋒》紙質版休刊、《外灘畫報》停刊……據2015年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3至2014年間,我國期刊整體銷售量在逐年下降,2013年環比下降5.66%﹔2014年上半年下降了1.64%,下半年下降了6.98%。

  置身嚴冬,又作為一家身處少數民族地區的期刊出版單位,廣西期刊傳媒集團何以實現了“逆生長”?面對市場的考驗和新媒體的沖擊,期刊出版單位如何才能順勢而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廣西期刊傳媒集團總經理沈偉東。

  記者: 您以為,我國期刊業之所以遭遇發展“危機”,其問題在哪?

  沈偉東:我國近萬種報刊,基本分散在數千家出版單位,應該說,報刊業目前主要呈現兩個不足:一是報刊資源重復構建,出版單位集約化弱,欠缺應對市場的規模﹔二是報刊業難以在當下媒體傳播環境下抵擋新興媒體的強烈沖擊。

  此時,全行業隻能把自身發展置於全國新聞出版改革中、置於市場的沖擊下,積極應對困境,實現改革轉型。期刊同仁應該立足傳統期刊出版,努力做有文化影響的精神產品﹔致力於整合重組、融合發展,建設規模化、集約化、全媒體傳播的期刊傳媒集團,才能使自己成為不懼風雨、生命力頑強的“好種子”。

  記者: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通過市場經營發展起來的期刊集團,廣西期刊傳媒集團的期刊經營總量佔廣西期刊的一半以上。之所以能“逆市上揚”,集團積累了哪些有益經驗?

  沈偉東:期刊出版的重點不是傳播知識,而是傳遞文化影響,傳遞思考社會和人生的方式,所以在發展規劃及實際工作中,應特別為讀者做好服務。比如,2015年9月,集團與內蒙古民族青少年雜志社簽署協議,無償轉讓中文少兒教輔期刊版權給對方,並將增強現實技術方案對接移植到蒙文版期刊《花蕾》上,介紹給廣大蒙語讀者。

  其實,心裡有讀者,讀者心裡才有你。20多年來,我們與幾十萬讀者進行了交流,與教育行業相關協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100多所高校、1000多所小學保持了緊密聯系。使這種聯系更加緊密的“黏合劑”是期刊關注民生的情感溫度,我們把人格培養、品質塑造、心理疏導、思維訓練等素質培養融入少兒期刊中,打造了《作文大王》《求學》雜志等品牌,長時間對讀者形成了良好的影響。我們集團裡有一位員工,每次說起當年還是《作文大王》的讀者時與“阿木老叔”的信件來往,仍然十分感動。

  記者:面對電子閱讀等新媒體的沖擊,期刊企業該如何應對?

  沈偉東:應該說,新媒體帶來了挑戰,但也充滿機遇,關鍵在於期刊出版單位能否順應發展潮流,實現自我蛻變。簡單來講,就是讓期刊的影響力不止是一份期刊本身。多年來,廣西期刊傳媒集團進行了多種探索,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2014年,我們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共建了媒體融合產業發展基地和數字媒體創意中心﹔2014年開始策劃制作微紀錄片、微專題片,還研發了一系列APP游戲﹔在少兒期刊中使用了增強現實技術,加深傳統紙質內容的閱讀體驗﹔旗下《規劃師》網站正積極探索構建全國建筑規劃行業大數據庫……

  目前,廣西期刊傳媒集團立足期刊主業,積極推動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集團正策劃面向各國青少年書法愛好者的全媒體項目,將通過舉辦書法網絡大賽,拍攝“書法在民間”系列微電影,研發並運營“晒書法”APP、微網站及微信公眾平台,實現書法傳統文化在互聯網環境下全媒體、多終端傳播。

  如果說中國期刊業正面臨寒冬,那麼廣西期刊傳媒集團的挂牌成立,也許能帶來一點春天的信息。這顆厚厚雪被下埋藏著的種子,正頑強萌發。

(責編:燕帥、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