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逆流而上不是沒有可能
最近幾年,聽到的多是對報業“下滑”“持續下滑”“斷崖式下滑”的描述,再看到“逆勢上揚”這個詞,心裡總歸是欣喜的。盡管不能把這種增長理想化地看作是整個行業開始擺脫困境的征兆,但畢竟也為艱難突圍中的報業增添了幾分信心。
記得轉型剛開始被提及之時,有一句話在多個場合被使用,大意是想表達報紙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這句看似絕望的話似乎描述了當時傳媒行業面對危機來臨時的束手無策。明明知道日子不好過,卻不知道該走向何方。
如果說不斷停刊的報紙是在沖擊報人發展的信心,也許對未來的迷茫才是壓垮報業的最后一根稻草。慶幸的是,經歷了撕心裂肺的陣痛,真正走進傳說中的“寒冬”,報業的發展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這種信心不是簡單地來自於幾家報業集團提供的數據。就在前幾天,《新京報》公布的第一季度增長的數據就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而在全國,有代表性的自然不僅僅是這幾家。
綜觀整個傳媒行業,在經歷了前幾年被網絡新媒體“當頭一棒”的沖擊急速下滑之后,手忙腳亂中的布局似乎顯示出了一些成績。比如,融合的基本思路、大致方向、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多元產業的開發和挖掘正在進行﹔媒體的體制機制改革也在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趨勢……可以說,在轟轟烈烈的媒體融合變革中,很多人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在與一位資深老報人閑聊的時候問及報業的未來,他的觀點直接卻坦誠——毫無疑問,在這次行業變革中會有相當一部分報紙死去,在此之后,整個傳媒行業將完成一次相對徹底的洗牌。
看他淡然的態度,心裡忽然有了一絲釋然。一直以來,很多人聽到有報紙停刊似乎就感覺整個行業要垮塌,聽到廣告收入下滑就認為飯碗要被砸,聽到有人跳槽離開就有朝不保夕的錯覺。其實,仔細想想,或許就像那位老報人所言,這應該是行業由傳統作業走向現代化運行的必經之痛。有死去的沒錯,但死去的大多也處於行業的最末端。優勝劣汰,本就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生存規則。收入結構改變意味著報紙要調整發展模式,有人離開更是促進社會人才流動的良性循環……關鍵在於,面對變革,你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和恰當的調整。
就像有句話所說,“成功的理由總是相同的,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看看那些“逆勢上揚”的代表吧,從他們的行動中總能找到些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思路。逆流而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