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與寫作》>>2016年·第5期

如何建構當代中國新聞輿論生態【3】

胡 鈺
2016年06月08日11:18 | 來源:新聞與寫作
小字號

三、把握建構新聞輿論生態的著力點

建構明朗、積極的新聞輿論生態,要做到精准有力,要從當代新聞傳播的新變化、新特征、新規律出發,選好著力點。

1.變革新技術條件下的新聞生產手段和機制

在大量新技術投入新聞傳播的條件下,在媒介融合不斷加劇的條件下,新聞生產手段和機制應進行大變革。

運用新技術生產新聞。無人機技術的興起帶動了無人機新聞的發展,相比過去記者隻能在新聞現場架起照相機和攝像機拍攝,無人機讓記者有了更開闊、更靈活的拍攝視角,獲得更好的新聞場景。傳感器技術正在成為獲得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將傳感器應用到新聞報道中,使得記者更快捷、更准確地獲得數據,並在此數據基礎上形成報道。虛擬現實技術給用戶創建了逼真的虛擬世界,在報道中運用這一技術幫助記者更生動地還原事件,使受眾獲得“親臨現場”的浸入式體驗。

推動新聞生產流程再造。傳統的報社以單一的報紙為載體,新聞生產流程完全以報紙出版為中心,即使報社的網站也是以報紙出版的節奏為依據,而在全媒體條件下,一家新聞媒體可以擁有報紙、雜志、網站、手機報、微博、微信、客戶端、電子屏等多終端,為此,新聞生產流程要進行改造,才能使各種媒介深度融合。

突出新聞內容的視覺化。在移動化、碎片化的新聞閱讀行為中,視覺化的傳播內容越來越有吸引力,一圖勝千言,可視化新聞制作成為新聞生產中的一大亮點。許多原本需要大量文字表達的復雜的事實、觀點等,通過“一張圖看清”的方式,做到了簡潔、清晰的傳播。

打造移動新聞終端的制高點。以智能手機、平板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主的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高度普及的個人配置,也成為當代公眾獲取新聞的“器官”。因此,圍繞移動終端打造有吸引力的新聞客戶端,成為新聞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手段。

2.確立新媒體傳播中的新聞倫理

以自主化、微傳播為特征的新媒體傳播,讓數億網民成為新聞人,社交媒體中網民個體的自生產、再傳播成為普遍行為。自媒體增強了自我存在感,帶來了自我賦權與社會賦權,粉絲量、點擊率成為衡量自媒體影響力的主要標志。

從工具理性的角度看,這種活躍度體現了技術進步的作用﹔從價值理性的角度看,這種活躍度存在行為失范的隱憂。事實上,新媒體新聞傳播行為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以及追求同步時效的特征,逐步讓傳統的新聞“把關人”理論失效,帶來新聞傳播權力的濫用,如何確立新媒體傳播中的新聞倫理的內涵,越來越迫切。在新媒體新聞傳播中,一些核心的倫理理念應該明確樹立並形成共識。

尊重客觀事實。在新媒體中傳播新聞,每個網民都是“總編室”和“把關人”,要對信息源和新聞事實進行判斷,在真實性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傳播。

尊重知識產權。新聞內容作為新聞傳播中的核心資源,凝結了原創者的勞動,應予以充分尊重。這種尊重體現在新聞作品的署名權上,即凡轉發新聞內容一定要注明作者及其機構名稱﹔也體現在新聞作品的收益權上,即如果點擊率帶來傳播平台的收益,應該與內容提供者分享。

尊重個人隱私。要增強隱私保護意識,既避免無意識地泄露他人隱私,更要防止濫用互聯網“人肉搜索”傳播、歪曲他人隱私。

尊重司法獨立。要避免成為新媒體輿論場中的“道德法官”,以自媒體發表個體情緒化意見干擾司法進程。應堅持“講事實、慎定論”的原則,尊重和維護司法體系,堅持理性傳播。

尊重社會公益。新聞不僅是商品,更是公共品,要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優先目標。新媒體新聞傳播不能搞“有償新聞”“有償不聞”,不能降低格調追求點擊量。

尊重國家利益。新媒體新聞傳播打破了國別界限,成為國際傳播平台。新媒體中的傳播者要有鮮明的國家立場,自覺維護國家尊嚴,堅決不傳播否定、丑化中國領導人、中國政策、中國歷史等新聞內容。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