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6期

社交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場新變化【2】

趙前衛
2016年06月28日08:5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四、輿情反轉頻現

輿情反轉是指一件事情發生后,輿情指向因為新的事實出現或其它原因而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如2015年發生的成都男司機打女司機一案,一開始,網友一致譴責男司機,當完整的視頻出現后,網友發現女司機有過錯在先,而且女司機在接受採訪時不承認自己有錯,於是輿情開始轉向,矛頭指向了女司機,甚至被網友人肉搜索。社交媒體時代類似輿情反轉的案例層出不窮,如雲南導游辱罵游客、安徽女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女子被狗咬傷謊稱救人騙捐,輿情反轉已成為一種傳播現象,並影響著受眾的心理。最近發生的熙和酒店女生遇襲事件,事件發生后,其中一種聲音是呼吁大家冷靜,坐等新聞反轉,見過了太多輿情反轉劇的網民,已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

輿情反轉頻繁出現,根源在於新聞報道本身的反轉,而以真實為生命的新聞報道,為什麼頻頻失范,一方面在於媒體競爭加劇,新媒體的應用日益普遍,尤其是傳統媒體的微博、微信為了第一時間發布信息,對信息的把關不嚴,“搶發頭條”成為記者潛意識的新聞理念,速度超越了准確。另一方面,社交媒體普及,方便快捷的發布方式,現場當事人或圍觀者能在第一時間發出事實或觀點信息,最早發出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輿情的走向。個人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的信息,往往又成了傳統媒體報道的信息源,而來自自媒體的曝料很多沒有經過核實就直接出現在報道中,這導致了更大范圍的誤導。

輿情反轉現象頻繁的出現,給網絡輿論場中的公眾心理造成陰影,患上“反轉恐懼症”,不敢相信媒體報道,又不知道能去相信誰,陷入一種無助與虛無。輿論反轉積極的一面,是真相最終還是會呈現,社會輿論也能根據事實及時糾偏,體現了網絡輿論場的自我淨化能力。

五、輿論引導對象的世代斷裂

移動社交媒體時代,傳播權力的去中心化,普通個人傳播權的回歸,網絡輿論場眾聲喧嘩,輿論引導越來越難,輿論引導的對象從以前比較明晰的單位人、社會人,向現在角色模糊的自媒體網民轉變。前互聯網時代,輿論引導系統有豐富的渠道和完善的組織形式,對輿論引導的對象、方法和內容也駕輕就熟,基本上可以做到輿論一律。但在移動社交媒體時代,人人享有傳播權,擺脫了傳播束縛的民眾,投身到社交媒體平台,急於擺脫傳統的教化式的引導,擺脫舊有的思想觀念,標新立異,解構一切。移動社交媒體時代面臨的更大的問題在於,出生於不同年代的網民,因成長環境、媒體接觸行為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研究認為,不同移動互聯網世代之間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約的現象。“70后、80后、90后、00后,各‘后’之間以自己的時代為中心劃圓,相互戒備甚至有時相互敵視。帶來一個個斷裂的社會族群,由於這些斷裂的社會族群之間是不通約的,你唱你的,我說我的,彼此沒有共同的話語體系,不是相互傾訴和對話,而是戴著面具、先設性的刻板印象隔空喊話、互相質疑、互相辱罵乃至相互怨恨,進一步增加了移動互聯網社會的斷裂和眾聲喧嘩。[3]”移動互聯網上不同世代之間的這種隔閡,對輿論引導帶來了挑戰,要對不同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以前一招通吃的做法,在移動網絡輿論場中失靈。如何對社交媒體上的網民進行有效地輿論引導。是擺在輿論研究者面前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企鵝智酷.2016年微信數據報告[EB/OL].http://toutiao.com/a62 64270972040986882/

[2]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5年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EB/OL].http:// yuqing.people.com.cn/n1/2015/1224/c401685-27972437.html.

[3] 喻國明,李彪.從70后到00后.移動互聯時代的網民世代分析[EB/OL].喻國明微信公號,https://mp.weixin.qq.com/.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